第6課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6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一、目標與分析

依據(jù)程標準和教科書,確定本的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提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發(fā)動,國民經(jīng)濟的全面調整,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鄧稼先、王進喜、焦裕祿等先進人物的卓越貢獻等基本史實。
(2)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識讀歷史圖片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辯證分析歷史問題和借鑒歷史的能力。
【分析】通過以上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讓學生了解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大躍進”時壁畫的分析和對焦裕祿等先進人物圖片的解說,熟練掌握識讀歷史圖片的基本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逐步培養(yǎng)其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安排學生前搜集有關本的資料,作為堂教學內容的補充
(2)實施探究式學習,掌握合作式學習的方法。
(3)通過學生自我展示,播放多媒體影片等相關形式完成對學生的人格熏陶。
【分析】落實過程方法目標,通過堂學習和后活動了解1956—1966年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提倡學生在進行探究學習的同時,加強同學間的合作意識,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培養(yǎng)其對歷史的理解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了解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盡管在探索中出現(xiàn)了嚴重失誤,但是,由于黨和人民的艱苦努力,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仍取得了巨大成就。
(2)認識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xiàn)出的先進人物,如鄧稼先、王進喜、焦裕祿等,他們?yōu)槲覈纳鐣髁x建設事業(y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分析】通過落實該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歷程。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對鄧稼先、王進喜、焦裕祿等先進事跡的演講,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教學策略

1.本內容決定了本節(jié)教學宜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討論、合作找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出現(xiàn)嚴重失誤的原因。其模式為“自學探究—交流討論—提煉總結”。
2.采用情境引導的教學方法。有條的學校利用多媒體播放鄧稼先等先進人物的錄像片段,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認識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跡。
3.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自編提綱卡,把握本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等基本史實,提高學生總結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教學主要圍繞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曲折過程及建設成就展開的。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出現(xiàn)失誤的原因,通過讓學生搜集有關的外資料,觀看有關的錄像或圖片,在教師的指導下找出:關于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全班交流,得出結論。為了提高學生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本的知識體系,可以采取學生編寫提綱卡的方式,概括鞏固知識,培養(yǎng)探究和合作的意識。
本教學程序框架:

四、教學引入

方法1

情境導入

播放中共八大的錄像片斷:1956年9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出席代表1 026人,候補代表107人,代表全黨1 073萬黨員。毛澤東在大會上致開幕詞,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報告,周恩關于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設的報告。引導學生思考: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引入新。

方法2

圖片導入

引導學生觀察本中關于“大躍進”的壁畫,并閱讀畫面左上角的詩: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師:這是我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躍進”時期出現(xiàn)的壁畫,類似的宣傳內容還有很多。“大躍進”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下發(fā)動的呢?它造成了怎樣的結果呢?引入新。

方法3

歌曲引入

播放歌曲《勞動號子》,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受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工人階級的勞動氣勢,由此引出本內容。

方法4

復習導入

讓學生回憶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在經(jīng)濟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學生回答后,然后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到1966年,是我國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10年,這個時候,由于缺乏經(jīng)驗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遇到過嚴重困難,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由此引入新。

方法5
故事引入

利用“鄧稼先關心祖國建設”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師:像鄧稼先這樣海外歸的學子,大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那么“社會主義建設是怎樣蓬勃開展的?又有哪些失誤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

五、重點解決和難點突破

本的重點是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出現(xiàn)嚴重失誤的原因是本的難點。
通過學生對學習材料的分析,用列表的形式,歸納總結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史料,小組探究討論,找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出現(xiàn)嚴重失誤的原因。

活動內容1
師生互動與新知識建構過程的案例
讓學生認真閱讀“建設成就和模范人物”一段,在小組互講,全班交流,最后師生共同得出結論: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并涌現(xiàn)出許多模范人物。
指導學生觀看與有關的圖片,了解模范人物的事跡,以“我心中的XXX”為題開展模范人物的事跡交流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引導學生思考:我國在出現(xiàn)嚴重失誤的十年間,社會主義建設仍取得顯著成就,根本原因何在?這說明了什么?通過小組討論,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是曲折的,雖然一度遇到挫折,但是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熱情卻是空前高漲的。涌現(xiàn)出像鄧稼先、王進喜、焦裕祿等千千萬萬的實干家,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才會取得顯著的成就。
【評析】
通過學生對學習材料的分析,自主歸納較淺顯的問題,讓學生充分討論,合作找出社會主義建設取得成就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的情感。

活動內容2
小組合作學習案例
安排學生前搜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時期的圖像和資料,在上利用多媒體展示。
師:由這些資料,你了解到了什么?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
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
生:“三面紅旗”這張圖片上,群眾高舉著“總路線萬歲”、“大躍進萬歲”、“人民公社萬歲”這三條標語在示威游行。由此可見,當時社會“左傾”錯誤思想特別嚴重。
生:還有“肥豬賽大象”這張壁畫,太不切合實際了,簡直是吹牛。
師:這叫“浮夸風氣。”
生:由這張壁畫“全社殺一口”這句詩,還可以知道當時采用的是人民公社化制度。
師引導:“足夠吃半年”顯然是什么“風”?
生:共產(chǎn)風。
生:我認為當時人民的生產(chǎn)氣勢特別高漲,為什么1958年到1960年糧食卻連年減產(chǎn)呢?
生:人民公社大搞“一平二調”,大刮“共產(chǎn)風”,嚴重挫傷了社員的積極性。
生:1959—1961年我國發(fā)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這是造成我國經(jīng)濟困難的原因。
生:蘇聯(lián)政府背信棄義撕毀合同,撤走專家,也在客觀上加重了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困難。
師:說得對!我國1958年提出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盡管反映了個別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jīng)濟落后的愿望,而在實際當中卻以“一天等于20年”的速度發(fā)展經(jīng)濟,與客觀經(jīng)濟規(guī)律相悖離,結果會適得其反。
生:當時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起步階段,各方面基礎都很薄弱。制定這樣不切實際的目標,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
師: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chǎn)風”,這種“左”傾錯誤的結果,造成了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的嚴重失誤,使國家和人民面臨建國以前所未有的嚴重經(jīng)濟困難。那么出現(xiàn)這些嚴重失誤的原因在哪兒呢?
引導學生閱讀有關內容,自主找出并歸納總結。
生(學生看書):黨和政府對當時我國國情認識不夠,缺乏建設經(jīng)驗。
生:對社會主義建設太急于求成,而且建設政策也忽視了客觀經(jīng)濟規(guī)律,結果社會主義建設走了很大的彎路。
【評析】
發(fā)揮多媒體資優(yōu)勢,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情境中人人參與探究活動,培養(yǎng)其積極思維的情感。

活動內容3
編寫提綱卡,概括本的知識點
第一階段:
師:中共“八大”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中共“八大”后十年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出現(xiàn)了嚴重失誤,但仍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國家全面調整國民經(jīng)濟,恢復發(fā)展生產(chǎn),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各條戰(zhàn)線涌現(xiàn)的模范帶頭人物又有誰呢?我們在閱讀教科書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可得出結論。
學生閱讀、討論,最后形成較統(tǒng)一的觀點。
第二階段:
師:通過討論,大家都知道了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也知道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及模范人物。下面,我們需要將以上的重點內容再概括,簡單明了地說明問題,即編寫內容提綱卡片,完成后上交。
編寫提綱卡片的要求:
1.題目: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類別:知識;
2.高度精煉;
3.包含時間、人物及重要歷史事;
4.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

附學生編寫的提綱卡一份:
題目: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類別:知識
探索的歷程時間事
1956年中共八大 確定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
1958年黨中央 提出總路線
1959年始黨中央 發(fā)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61年春黨和政府 調整國民經(jīng)濟,恢復發(fā)展生產(chǎn)
建設成就工業(yè)產(chǎn)
品增長大慶油田
建成電子工業(yè)原子能工業(yè)航天工業(yè)
代表人物大慶石油工人 王進喜
兩彈元勛 鄧稼先
縣委書記 焦裕祿

備注:*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逐步滿足人民
日益增長的物質和化需要。
*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評析】
采用編寫歷史學習卡片的形式,把握重點內容,并深入理解本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和提高其概括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拓展

拓展專題
我國經(jīng)濟建設中曾出現(xiàn)的問題

一、閱讀下面材料,結合你的外知識,開展探究活動
材料:1958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舉行擴大會議,提出1958年鋼的產(chǎn)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達到1 070萬噸;并決定在農(nóng)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會后,在全國很快形成了全民煉鋼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高潮,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chǎn)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打亂了正常的經(jīng)濟建設秩序,浪費了巨大的人力和資,造成了國民經(jīng)濟比例的嚴重失調。
(《鄧小平選》第二卷)
二、活動指導
1.確立題:從“大躍進”運動的發(fā)展,談我國經(jīng)濟建設中出現(xiàn)的問題。
2.活動方法:由個人或小組收集資料,進行分組討論,整理概括出主要觀點。
3.活動匯報:組織學生上交流和分析,教師要加以引導和補充。
三、探究過程
師:1958年,黨中央發(fā)動了“大躍進”運動,使得“左”的錯誤在全國各地嚴重泛濫,給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造成嚴重影響,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談一談對“大躍進”的認識。
生:“大躍進”是片面追求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計劃指標。
師:請舉例說明。
生:在工業(yè)上,提出“以鋼為綱”的錯誤指導思想,要求1958年鋼產(chǎn)量指標比1957年翻一番。
生:為達到這一目標,在全國范圍掀起以煉鋼鐵為中心的群眾運動。
生:大煉鋼鐵毀掉了不少林,而且產(chǎn)品合格率很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
生:大煉鋼鐵還影響了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造成國民經(jīng)濟比例嚴重失調。
師:你們了解得真多!它還有什么表現(xiàn)?
生:在農(nóng)業(yè)上,對糧食產(chǎn)量估計嚴重浮夸,宣傳“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
生:許多省宣布自己是畝產(chǎn)“千斤省”,有的地方聲稱畝產(chǎn)“萬斤”,甚至“十萬斤”。
師:為什么出現(xiàn)如此荒唐的現(xiàn)象呢?
生(學生看書):主要原因是對我國的基本國情認識不足。
生:缺少建設社會主義的經(jīng)驗,又急于求成。
生:忽視客觀的經(jīng)濟規(guī)律。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大躍進”運動是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嚴重失誤,使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的經(jīng)濟困難,因此我們今天要吸取歷史的教訓,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按客觀經(jīng)濟規(guī)律辦事,建設好我們的國家。
【評析】
鼓勵學生認真閱讀,提高其從材料當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過強化歷史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38111.html

相關閱讀:第16課 難忘九一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