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導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導學案
一、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增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和我們是中國公民的自豪感。
2、在行使權利時,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視他人的權利,要維護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規(guī)定。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人民、公民、我國國體等概念的理解、辨別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我國國家性質(zhì)和人民的范疇,懂得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區(qū)別,知道公民權利受法律確認,理解我國公民權利得以實現(xiàn)的法律保障體制的主要內(nèi)容。
二、重點: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公民權利的法律保障體制。
三、教學難點:公民和人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四、知識鏈接:
材料一:分析國徽圖案
材料二:(1)含義不同
公民是指取得某國國籍,并根據(jù)該國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在我國,公民的概念與國籍相一致,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所以,確定是不是我國公民的惟一條件,是看他是否取得了中國國籍。人民是指國有的主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民有著不同的含義。在我國現(xiàn)階段,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2)范圍不同
公民的范圍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人民卻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其他敵對分子不屬于人民,但屬于公民。
(3)性質(zhì)不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關于人民
人民是個政治概念,是相對“敵人”而言的。人民這個概念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如,我國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以及代表這些階段的國民黨反動派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在社會主義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廣大人民群眾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廣大人民群眾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主體。此外,人民有時也泛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運用“人民”概念時,注意不要與“公民”概念混淆�!肮瘛北取叭嗣瘛钡姆秶鷱V泛,通常具有一國國籍的人就是該國公民。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人民的范疇較過去更為廣泛,它不僅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而且還包括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統(tǒng)一的愛國者。敵人只占全國人口的極少數(shù),即那些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材料三: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節(jié)選)
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
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處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第三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材料四: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
人身權利??生命健康權;自由權;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隱私權
家庭婚姻權利??家庭生活;結婚自由;離婚自由
受教育的權利??教育;
經(jīng)濟生活??財產(chǎn)所有權、繼承權、消費者權益
政治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材料五:課本第二框例題
五:學法指導
1、出示相關資料,幫助學生對國家、人民、權利進行理解。
2、聯(lián)系實際說明行使權利的方法
六:導學過程:
(一)預習
(二)小組合作探究、展示
結合材料一討論:我國的國家性質(zhì)(暢所欲言話主人: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那么,你感受到或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體現(xiàn)出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結合材料二討論:我國現(xiàn)階段人民的構成;人民和公民的區(qū)別(人民具體包含哪些人?作為中學生的你是人民的一員嗎?人民與公民是一回事嗎?)
結合材料三討論:你說我說話維權:怎樣保障公民權利?
(法律確認、保障權利)
結合材料四討論:公民權利大搜索:①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可分哪幾類?
②下列公民權利分別屬于公民基本權利的哪一類?
生命健康權、自由權、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隱私權??( )
家庭生活、結婚自由、離婚自由??( )
教育??( )
財產(chǎn)所有權、繼承權、消費者權益??( )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結合材料五討論:舉例說明:怎樣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
七、六、小結反思
反思一:中學生享有哪些權利;二是中學生應怎樣正確行使權利;三是中學生應怎樣正確維護權利。
八、快樂達標
1、“錦秀河山收拾好,萬民盡做主人翁�!辈牧现小叭f民”是指( )
A全體公民 B在我國工作的人 C我國全體人民 D在我國出生的人
2、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公民都享有權利和自由,這表明我國公民權利的( )
A平等性 B法定性 C廣泛性 D全民性
3、下列關于公民行使權利的說法中,錯誤的有( )
①貧困生張某向學校申請減免雜費②陳某叫哥哥把欺負自己的高年級同學打傷③李某購物時總要向店主索要發(fā)票④林某初中畢業(yè)后與他人合伙開賭場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4、如今校園內(nèi),加入“手機一族”的中學生日漸增多。但有的同學卻在上課時間用手機玩游戲、發(fā)短信,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受到老師的批評。這一事實說明,公民在行使權利時( )
①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權利②要限制在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范圍之內(nèi),不得超越合法權利的范圍③要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做到權利和義務的統(tǒng)一④要堅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王某潛入鄰居郭某家尋找其丟失的自行車,被郭某當場抓住。郭某沒有將王某送到派出所,而是將他關押起來進行審問。請分別對王某和郭某的行為進行評析。


附:知識提綱 我國的國家性質(zhì)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我國現(xiàn)階段人民的構成
一框 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動搖
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公民基本權利的涵義
法律確認、保障權利 人民和公民的區(qū)別
法律保公民權利

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十分廣泛
二框 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 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
要尊重他人的權利
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正確行使權利 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nèi)行使權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63699.html

相關閱讀:第一課 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閿涙碍婀伴弬鍥у敶鐎瑰湱鏁辨禍鎺曚粓缂冩垹鏁ら幋鐤殰閸欐垼纭€閻氼噯绱濈拠銉︽瀮鐟欏倻鍋f禒鍛敩鐞涖劋缍旈懓鍛拱娴滄亽鈧倹婀扮粩娆庣矌閹绘劒绶垫穱鈩冧紖鐎涙ê鍋嶇粚娲?閺堝秴濮熼敍灞肩瑝閹枫儲婀侀幍鈧張澶嬫綀閿涘奔绗夐幍鎸庡閻╃ǹ鍙у▔鏇炵伐鐠愶絼鎹㈤妴鍌氼洤閸欐垹骞囬張顒傜彲閺堝绉圭€氬本濡辩悮顓濋暅閺夛拷/鏉╂繃纭舵潻婵婎潐閻ㄥ嫬鍞寸€圭櫢绱濈拠宄板絺闁線鍋栨禒鎯板殾 bjb@jiyifa.com 娑撶偓濮ら敍灞肩缂佸繑鐓$€圭儑绱濋張顒傜彲鐏忓棛鐝涢崚璇插灩闂勩們鈧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