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14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教案
學習目標:
1.掌握長征的原因、經(jīng)過及歷史意義;遵義會議及歷史意義。
2.討論長征精神,學習紅軍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養(yǎng)我們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人民軍隊、熱愛祖國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學習重點:長征的開始,遵義會議,長征的經(jīng)過,長征的意義,長征精神。
學習難點:遵義會議的意義,長征的歷史意義
二、前置自學:(自主學習,充分準備,牢固記憶)
1.原因:紅軍 失敗,被迫進行 。
2.開始: 年 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離開中央革命根據(jù)地 ,從 出發(fā)開始長征。
紅   、偌t軍向湘西前進,沖破了敵人的 ,渡過湘江,損失過半。
②紅軍改向貴州前進,渡過 奪取 。
軍 時間: 年 月,
2.經(jīng) ③遵義 內(nèi)容:解決了 ,取消了 。
不 會議 肯定了 , 增選 。
過 意義:遵義會議確立了 ,
怕 這次會議挽救了 。
④遵義會議以后,紅軍四渡 ,打亂了 。
遠 ⑤紅軍巧渡 ,跳出了 。
⑥紅軍強渡 ,飛奪 。
征 ⑦紅軍又翻過大 ,通過 ,進入甘肅。
① 年 月,黨中央和 方面軍 到達 革命根據(jù)地的 。
難 3.勝利 ② 年 月, 方面軍和 方面軍,到達 ,同前來的
方面軍會師.紅三大主 力回師,標志著 。
4.長征的意義: ,
。
三、展示交流(對桌相互檢查)
四、合作探究
1.今年是紀念長征勝利74周年,請回答有關(guān)長征的問題:
(1)紅軍長征的原因是什么?

(2)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的時間和地點。
[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3)長征途中,黨中央在1935年1月召開了什么會議?

(4)紅軍長征兩次會師的時間、地點、和主要部隊。

(5)簡述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2.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資源,積極發(fā)展紅色旅游,中央辦公廳、國務(wù)院辦公廳印發(fā)了《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綱要指出在今后5年內(nèi),我國將在全國范圍內(nèi)重點建設(shè)12個大紅色旅游區(qū),30條精品路線和100多個經(jīng)典景區(qū)。
結(jié)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
(1)井岡山、遵義被國務(wù)院定為紅色旅游景區(qū)的歷史依據(jù)是什么?


(2)發(fā)展紅色旅游,從發(fā)展經(jīng)濟角度看有何意義?

(3)發(fā)展紅色旅游,有利于培育偉大民族精神。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今年是長征勝利多少周年,請你談?wù)剬﹂L征精神的認識。


五 、當 堂測試
(一)選擇題:
1.某校歷史興趣小組利用假期要實地考察紅軍長征的出發(fā)地,他們應(yīng)該去 ( )
A.江西瑞金 B.貴州遵義 C.陜北吳起鎮(zhèn) D.甘肅會寧
2.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lǐng)導(dǎo)的事件是( )
A.八七會議 B.中共二大 C.遵義會議 D.三灣改編
3.長征紅軍跳出敵人包圍圈是在( )
A.四渡赤水河 B.渡過金沙江 C.強度大渡河 D.翻越大雪山
4.紅軍長征中發(fā)生的下列事件,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 ②奪取遵義 ③翻越大雪山 ④飛奪瀘定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5.長征勝利結(jié)束的標志是( )
A.遵義會議 B. 中央紅軍到達陜甘 C.飛奪滬定 橋 D.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6.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lǐng)導(dǎo)地位,主要理由是( )
A.結(jié)束了王 明“左”傾 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quán)[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C.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并將軍事指揮權(quán)交給他 D.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最高負責人
(二)材料: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請回答:(1)詩中提到的“紅軍遠征”開始于那一年?這次遠征在歷史上被稱為什么事件?

(2)后四句詩反映了這一歷史事件發(fā)展過程中哪些重大的軍事行動? [來源:學#科#網(wǎng)]

(3)詩詞中“漏”了一個重大事件,根據(jù)你的知識,應(yīng)該是哪個大事?

(4)紅軍在這次“遠征”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72461.html

相關(guān)閱讀: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