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
1沁園春雪 雪[1]2
2雨說8
——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3
3 *星星變奏曲13
4 *外國詩兩首3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22
5 敬業(yè)與樂業(yè)3
6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1]31
7 傅雷家書兩則3
8 *致女兒的信43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3
9 故鄉(xiāng)51
10 *孤獨之旅3
我的叔叔于勒75
12 *心聲3
青春隨想93
13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3
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104
15 *短兩篇3
16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116
好讀書 讀好書3
17 智取生辰綱123
18 *楊修之死3
19 范進中舉[1]136
20 *香菱學詩[1]3
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158
21陳涉世家[1]3
22唐雎不辱使命169
23 *隆中對[1]3
24 *出師表[1]176
25 詞五首3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188
1沁園春雪 雪[1]
(1936年2月)
毛澤東
在風雪彌漫的北國,一位偉人,登高望遠,詩興勃發(fā)。在那恢宏的氣勢里,在那壯美的意境中,你能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懷?
北國[2]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3];
大河上下[4],
頓失滔滔[5]。
舞銀蛇,
原馳蠟象[6],
欲與天公[7]試比高。
須[8]晴日,
看紅裝素裹[9],
分外妖嬈[10]。
江如此多嬌,
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11]。
惜秦皇漢武[12],
略輸[13]采[14];
唐宗宋祖[15],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16],
成吉思汗[17],
只識彎弓[18]射大雕[19]。
俱往矣[20],
數(shù)風流人物[21],
還看今朝。
--------------------------------------------------------------------------------
[1] 選自《毛澤東詩詞集》(中央獻出版社1996年版)。沁園春,詞牌名。
[2] 〔北國〕指我國北方。
[3]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這里是無邊無際的意思。
[4] 〔大河上下〕指黃河的上上下下。
[5] 〔頓失滔滔〕指黃河因結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氣勢。
[6] 〔舞銀蛇,原馳蠟象〕群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蠟象,白色的象。原,作者自注指秦晉高原。
[7] 〔天公〕指天
[8] 〔須〕等到。
[9] 〔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紅裝,原指婦女的艷裝,這里指紅日照耀著大地。素裹,原指婦女的淡裝,這里指白雪覆蓋著大地。
[10] 〔妖嬈(ráo)〕嬌艷美好。
[11] 〔折腰〕鞠躬,傾倒。
[12] 〔秦皇漢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
[13] 〔輸〕和下的“遜”,都是差、失的意思。
[14] 〔采〕和下的“風騷”,本指辭藻。這里用概括廣義的化,包括政治、思想、化在內。風騷,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
[15] 〔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
[16] 〔一代天驕〕指稱雄一世的人物。天驕,“天之驕子”的省略語。漢朝人稱匈奴單于(chányú)為天之驕子,后稱歷史上北方某些少數(shù)民族君主為天驕。
[17] 〔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鐵木真。
[18] 〔彎弓〕拉弓。
[19] 〔雕〕一種兇猛的鳥,飛得又高又快,不易射中,古人常用“射雕”比喻善射。
[20] 〔俱往矣〕都已經過去了。俱,都。
[21] 〔風流人物〕這里指能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人物。
研討與練習
一 發(fā)揮想像,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詩人筆下的北國雪景圖,并談談你的感受。
二 仔細體會“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含義。
三 下面這首詞的內容也與雪有關。反復朗讀這首詞,說說它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情與景是怎樣交融的。如有條,外抄錄或背誦毛澤東的其他詩詞,與同學交流心得。
減字木蘭花 廣昌路上
(1930年2月)
毛澤東
漫天皆白,
雪里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
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
贛江風雪彌漫處。
命令昨頒,
十萬工農下吉安。
讀一讀,寫一寫
妖嬈 風騷 紅裝素裹 一代天嬌
2雨說
——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
鄭愁予
詩人筆下的雨,被賦予了生命的靈性,她是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淅淅瀝瀝、綿綿密密的雨點是她探訪大地的殷勤腳步。朗讀這首詩,讓霏霏細雨飄進你的心田。
(雨說: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場
等待久了的魚塘和小溪
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著種子
牧場枯黃失去牛羊的蹤跡
當魚塘寒淺留滯著游魚
小溪漸漸喑啞歌不成調子
雨說,我了,我探訪四月的大地
我了,我走得很輕,而且溫聲細語地
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
我呼喚每一個孩子的乳名又甜又準
我了,雷電不喧嚷,風也不擁擠
當我臨近的時候你們也許知悉了
可別打開油傘將我抗拒
別關起你的門窗,放下你的簾子
別忙著披蓑衣,急著戴斗笠
雨說:我是到大地上親近你們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帶著春的洗禮
為什么不揚起你的臉讓我親一親
為什么不跟著我走,踩著我腳步的拍子
跟著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將潤如油膏
去看牧場就要抽發(fā)忍冬的新苗
繞著池塘跟魚兒說聲好
去聽聽溪水練習新編的洗衣謠
雨說:我了,我的地方很遙遠
那兒峰聳立,白云滿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們一樣地愛玩
可是,我是幸運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著長大的
第一樣事,我要教你們勇敢地笑啊
君不見,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啊
石獅子見了我笑出了淚啊
小燕子見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樣事,我還要教你們勇敢地笑
那旗子見了我笑得嘩啦啦地響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聲音就有了
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說,我了,我了就不再回去
當你們自由地笑了,我就快樂地安息
有一天,你們吃著蘋果擦著嘴
要記著,你們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
[1] 選自《鄭愁予詩的自選I》(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0年版)。鄭愁予,臺灣詩人。
[2] 〔留滯〕即滯留,停留不流通。
[3] 〔洗禮〕基督教接受入教者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主持者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額上,或讓受洗人身體浸在水里,表示洗凈過去的罪惡。
[4] 〔忍冬〕這里指能夠忍受冬寒的意思。
[5] 〔襁褓(qiǎngbǎo。)〕包裹嬰兒的布或被。
研討與練習
一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討論下面的問題。
1.雨“說”的話主要表達了什么意思?
2.副標題為什么取做“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
二 詩中有兩節(jié)寫到了雨要“教你們勇敢地笑”,你怎樣理解這“笑”的內涵?找出這兩節(jié)詩中幾個生動傳神、極富想像力的詩句加以品評,與同學交流心得。
三 以“雨的自述”為題,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體會這兩種體裁在語表達上的區(qū)別。
讀一讀,寫一寫
田圃 喧嚷 洗禮 襁褓 溫聲細語 泣如油膏
3 *星星變奏曲
江河
詩人在靜謐的深夜遙望星空,閃爍的星星勾起了他“柔軟”的溫情與朦朧的憧憬。誰不愿意生活像詩一樣浪漫,心靈像飛一樣自由?只有經歷過心靈劫難的人,才更能體會到這種詩意人生與精神自由的彌足珍貴。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夜里凝望
尋找遙遠的安慰
誰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詩
每一個字都是一顆星
像蜜蜂在心頭顫動
誰不愿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
柔軟得像一片湖
螢火蟲和星星在睡叢中游動
誰不喜歡春天,鳥落滿枝頭
像星星落滿天空
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
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
尋求星星點點的希望
誰愿意
一年又一年
總寫苦難的詩
每一首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蓋在心頭
誰愿意,看著夜晚凍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
誰不喜歡飄動的旗子,喜歡火
涌出金黃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時候——升起
去照亮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研討與練習
一 參考下面一則材料,朗讀這首詩,細細品味:詩中的星星象征著什么?詩人反復詠嘆星星,表達了內心怎樣的渴望?
剛接到作品時我開始有一些猶疑,因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間都透著陽剛氣!x了兩遍還是找到了一些適合女性表達的東西,抒情,細膩,有濃濃的感情色彩,漸漸地深入到詩的里面,會感到其中寓意的深邃,于是,漸漸地喜歡了……我想我不僅是一個塑造聲音的誦者,一個演員,更是一個角色,一個傳達思想的哲人或導師……我站在舞臺上,我想不能有演的意識,只想著聲音怎么樣,表演怎么樣,而是發(fā)自內心的,像一個思想家那樣,通過我的朗誦向觀眾闡述一個哲理,一份感情……讓觀眾跟隨你走進詩人的心境。
(播音員丁建華談朗讀《星星變奏曲》的感受)
二 反復朗讀“誰不愿意……”至“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體會詩中描寫的情境,探究下列問題。
1.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
2.“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lián)想與類比,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
3.“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存在著怎樣的關系?詩人為什么用“閃閃爍爍”形容聲音?
三 試仿照這首詩的“如果……如果……”或“誰不愿意……誰不愿意……”的句式寫幾句詩,表達一種企盼。
4 *外國詩兩首
面對大自然,詩人有唱不完的歌。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敏銳地捕捉到兩種極為平常的昆蟲的叫聲,發(fā)出“大地的詩歌從不會死亡”的感嘆;而在俄國田園詩人葉賽寧的筆下,夜是那么靜謐、美好,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蟈蟈與蛐蛐
濟慈
大地的詩歌從不會死亡:
當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
隱藏在陰涼的林中,就有一種聲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上飄蕩,
那就是蟈蟈的樂音。∷鼱幭
沉醉于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
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常得疲勞了,
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大地的詩歌呀,從沒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
一片寧靜,從爐邊就彈起了
蛐蛐的歌兒,在逐漸升高的暖氣,
昏昏欲睡中,人們感到那聲音
仿佛就是蟈蟈在草茸茸的上鳴叫。
夜
葉賽寧
河水悄悄流入夢鄉(xiāng),
幽暗的叢林失去聲響。
夜鶯的歌聲沉寂了,
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夜臨,四下一片靜,
只聽得溪水清清的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大河銀星萬點,
小溪銀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閃著銀色光芒。
夜臨,四下一片靜,
大自然沉浸在夢鄉(xiāng),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研討與練習
一 《蟈蟈和蛐蛐》一詩中,詩人把夏天蟈蟈的“樂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兒”稱為“大地的詩歌”,你是怎樣理解的?
二 反復朗讀《夜》,完成下列各題。
1.用你自己的話,描繪一下詩中所寫的夜景。
2.這首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3.這首詩與郭沫若的《靜夜》給你的感受有什么異同?
三 從下面兩題中選做一題。
1.以“大地的詩歌從不會死亡”或“大地的詩歌呀,從沒有停息”為題,寫一段抒情性的字。
2.去感受夜色,寫一篇抒情短或幾行小詩。
蟈蟈與蟋蟀
濟慈
大地富詩意,綿綿無盡期:
日炎鳥倦鳴,林蔭且棲息。
竹籬繞綠茵,芳草新刈齊;
其中忽有聲,繞籬悠悠起——
原是蟈蟈歌,歡樂渠為首;
仲夏多繁茂,泛若不系舟,
享之不能盡,歌不知愁;
偶然有倦意,野草叢中休。
大地富詩意,綿綿永不息:
冬夜洵凄清,霜天多岑寂,
此時有灶爐,火焰暖人心。
蟋蟀乘雅興,引吭吐妙音;
主人嗒然坐,似眠又似醒,
莫非蟈蟈歌,自遠青。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雨的訴說
我是快樂而沉靜的雨。我從天空中飄落,伴著我歡快的足音,花草蕩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著自然清新的空氣,將溫柔的胸脯輕輕地貼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拔伊耍伊司筒辉倩厝。”我用靈動的聲音、奇異的形體和清透的心靈向你訴說,不知道你是否讀懂了我—雨的心曲?
一、聽聽我的足音
你聽到的雨聲其實就是我用生命敲擊世界的聲音,我滴落在屋檐瓦楞之間,花草樹木之中,江河湖海之上。不同的敲擊聲混合在一起,便組成了一首最有情味的詩。這首詩對于你未見得很熟悉,因為你可能還沒有練就一對善于聆聽自然的耳朵,還沒有習慣用心靈去讀自然的詩。所以,請你靜下心,閉上眼睛,在夏日的午后,在涼涼的秋夜,在茂密幽靜的竹林,在悠長寂寥的小巷,聽我纖細的足音,聽我深深的呼吸……然后,把你聽到的或記憶中的最動人的雨聲描述給別人聽,告訴他們你是在怎樣的一種環(huán)境和心境下聽到的我。也可以用錄音機留下我不盡相同的腳步聲,邊播放邊描述。
二、說說我的功過
自古以,人們說起我時,心情總是極為復雜的。在干旱少雨的時候,我是人們熱切企盼的天使,希望我能如期而至;在淫雨霏霏的時候,我又成了造成洪澇災害的罪魁,人們怕我泛濫成災,沖毀橋梁、農田,所以壘壩筑堤。請你查找資料,為我列出數(shù)條“罪狀”,并簡要陳述理由,以便令我心服口服,改正缺點。
三、讀讀我的韻味
“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蔽也坏珴补嗔撕堂纾帨炝嘶覊m,也浸潤了古今中外人墨客多情的心。所以我的身影一再出現(xiàn)在各類學作品中。雖然,這些作品的情調不同,但作家們都一致地把我看做是烘托氣氛、抒發(fā)情感的得力助手。請你找出一些寫雨景、抒雨情的好作品,在班里召開一個配樂詩朗誦會(有條也可以配上圖片或電視畫面),然后歸納一下,學家在我的身上常常寄托一些什么樣的感情?其中哪種感情最能引起你的共鳴?只有回答出這樣的問題,你才真的讀懂了我—雨的心曲。
我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會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情致,請你選擇一個季節(jié)中的我作為描寫對象,抓住帶給你的某一種突出的感覺,寫一篇抒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36615.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