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預覽:
《陳毅市長》導學案(一)
教師寄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學習目標:1、了解文章作者及寫作背景、識記字詞。
2、整體把握劇情,了解劇中的矛盾沖突。
3、理解舞臺說明的重要作用。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創(chuàng)作背景
1949年5月27日,冒險家的樂園--上海解放了,雖然我們都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取得了完全的勝利,但所接管的是國民黨及反動派留下的一個爛攤子。當時工廠大半關閉,商店紛紛關門,秩序混亂,垃圾成山,城市面臨斷糧,斷煤的威脅。在黨的領導下,陳毅依靠上海各階段群眾的支持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使上海的局面有了根本改觀。作者選取這一段時間作為歷史背景,抓住了在上海這個特定環(huán)境中陳毅與各種人物的關系,創(chuàng)作了話劇《陳毅市長》,以此作為對解放上海三十周年的紀念。
2、作者簡介
沙葉新,當代劇作家,回族,江蘇南京人。代表作有《陳毅市長》《尋找男子漢》《假如我是真的》等。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偌 駑 羹 撳 秉 賜 喏______ 慚zuò______ wǎng____駕
2、釋詞:
閉門羹-- 無事不登三寶殿- 弩鈍-- 大而化之之謂圣--
枉駕-- 才疏學淺-- 深居簡出--
3、再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1)、劇中的矛盾沖突是誰與誰之間矛盾沖突?具體而言?
(2)、兩人之間矛盾的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和解決充滿了戲劇性,可以分為幾個回合?這場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謂波瀾迭起,一波三折,具體劃分戲的情節(jié)。
(3)、在展開矛盾沖突的過程中,作者設置了一個非常有趣的重要的道具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的字條,作用是什么?
(4)、課文開頭的舞臺說明文字有什么作用?
(二)
教師寄語:學者以無知為最大恥辱,我一定要問個明白。
學習目標:1、領會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
2、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3、理解劇本主旨。
學習過程:
一、溫故知新
簡介作者
二、精讀課文,討論研究
(一)讀開端部分(從開頭到齊仰之請陳毅進屋)思考:
1、齊仰之接電話的一段臺詞有什么特點?從中可以初步看出齊仰之怎樣的性格特征?
2、這可咋個辦?真是個怪人!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齊仰之的怪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從這些方面,可以進一步看出齊仰之是個什么人?
3、我就不相信,偌大一個上海我都進得來,這小小一扇門我就進不去。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表現(xiàn)出陳毅的什么性格?
4、文中齊仰之說自己從來不過問政治,他是真的不問政治,不問世事嗎?
(二)讀發(fā)展部分(打量房間到齊仰之又請陳毅坐下),思考:
1、陳毅進門后,打量房間,引用劉禹錫《陋室銘》里的名句,有何用意?
2、我以為,齊先生雖是海內(nèi)聞名的化學家,可是對有一門化學齊先生也許一竅不通。陳毅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
3、齊仰之破倒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三)讀高潮部分(好到是個催化劑),思考:
1、陳毅為什么把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比作化學這樣比喻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展開有什么作用?
2、齊仰之的一段話充分表達了他怎樣的性格?
3、語段中化學比喻_________堿性的比喻_______中和比喻_____
(四)讀結尾部分(笑到最后),思考:
1、這場戲的結尾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2、沒關系,沒關系在修辭上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達作用?
3、陳毅由原來的幽默風趣轉為和緩,坦誠,表現(xiàn)了什么?
三、課堂總結
1、陳毅、齊仰之分別是怎樣的人?
2、本文的寫作特色有哪些?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158283.html
相關閱讀:初中二年級寒假計劃(初二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