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知識點:范縝的《神滅論》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神滅論》:
南朝范縝所著駁斥佛教論點的著名論作。范縝是著名的無神論思想家。他針對當時王公貴族及士人百姓的崇佛,寫出了《神滅論》對之進行駁斥!渡駵缯摗啡墓30條,主要論點有:
(1)針對佛教宣傳的人死后靈魂離開肉體的論點,提出了“形神相即”的觀點,認為兩者不可分離。
(2)提出了精神是活人的“質(zhì)”所特有的,只有活人的形體才有精神作用!渡駵缯摗孵r明的唯物主義傾向,尖銳的批駁了佛教的形神分離、形亡神不滅的觀點。





《神滅論》的實質(zhì):
《神滅論》的實質(zhì)是用唯物主義思想來反對佛教。提出物質(zhì)與精神的統(tǒng)一性來駁斥佛教的“靈魂不滅,輪回轉(zhuǎn)世”的觀點。



比較范縝《神滅論》王充的《論衡》:



北周武帝的滅佛運動:
北朝后期,北周有僧尼二百多萬人,北齊有僧尼三百多萬人。僧尼有免役調(diào)、租稅的特權(quán),寺院經(jīng)濟嚴重影響了官方利益,“國給為此不足,王用因茲取乏”。滅佛運動是北周武帝的改革重要措施,他下令沒收寺院財產(chǎn),讓僧尼還俗,還焚燒佛經(jīng)、搗毀佛像。增加了勞動人手和財政收入,有利于社會生產(chǎn)的發(fā)展。但是滅佛運動過于絕對化,使佛教文化遭到損失。



范縝:



相關(guān)初中歷史知識點:王充和《論衡》

《論衡》:
東漢王充著,85篇,20余萬言,全書貫穿著反儒、反讖緯、發(fā)迷信的精神,以唯物史觀為哲學的出發(fā)點,是一部中國古典唯物論的不朽之作。內(nèi)容十分豐富,論及天地自然、家居、圣人、吏治、富貴、讖緯、鬼神等諸多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墩摵狻芬粫诋敃r被視為“詭異”,禁止流行。直到靈帝時,才被蔡邕發(fā)現(xiàn),帶著洛陽。蔡邕不敢公開而藏于書庫。王充也被認為是離經(jīng)叛道的異端。


王充的思想理論:
王充認為,萬物由元氣構(gòu)成,元氣是一種客觀物質(zhì)。他反對天人感應說,反對有鬼論,認為精神依存于形體,“人死不為鬼”。他從無鬼論出發(fā),反對厚葬,提倡薄葬。

王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89469.html

相關(guān)閱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寒假作業(yè)答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