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10---14
,14
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0
~
14
題。
(
14
分)
【甲】
公
與之乘
,
戰(zhàn)于長
勺。
公
將鼓之
。
劌曰:
“
未可
。
”
齊人三
鼓。
劌
曰:
“
可矣。
”
齊 師敗績。公
將馳之。
劌曰:
“
未
可。
”
下
視其轍,
登軾
而望之,曰:
“
可矣。
”
遂逐齊
師。
既克,公
問其故
。對曰:
“
夫
戰(zhàn),
勇氣也
。一鼓作氣
,再而衰
,三
而竭。
彼竭我
盈,
故
克之。夫大
國,難測
也,懼有
伏焉。吾
視其轍亂
,望
其旗靡,故
逐之。
”
(節(jié)選自《
曹劌論戰(zhàn)》
)
【乙】宋公①
與楚人期②
戰(zhàn)于泓③
之陽,楚人濟④
泓而來,有司⑤曰:
“
請迨⑥
其未畢濟而擊之。
”
宋公曰:
“
不可。
”
既⑦濟,未畢陳⑧
,有司復(fù)曰:
“
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
”
宋公曰:
“
不可。
”
已陳,然后襄公鼓之,宋師大敗。(節(jié)選自《公羊傳》)
【
注釋
】
①
宋公:
即宋
襄公,
國
。
②期:
約定
時日。
③泓
:水名
,今
河南
柘城西
。④濟
:過
河。
⑤有司
:
專
門管
理某
種事
情的官
,
這
里指
宋國
的子魚
。
⑥
迨:
趁著
。
⑦既
:
盡
,
完了
。
⑧陳
:
通
“
陣
”
, 這里
是擺
好戰(zhàn)
斗隊
列的
意思
。
10
.解釋下
列句子中
加著重號
的詞。
(
2
分)
⑴彼竭我盈
,故克
.
之
克
:
⑵
然后襄公
鼓
.
之
鼓
:
1
1
.
下
列句子
中的
“
于
”
與例句中
的
“
于
”
意義
和用法不
.
同
.
的一項是
(
3
分
)
……
【
】
例句:公與
之乘,戰(zhàn)
于
.
長勺。
A
.駢死于
.
槽櫪之間
(
《馬說》
)
B
.行者休于
.
樹
(
《醉翁
亭記》
)
C
.未嘗不嘆息
痛恨于
.
桓
、靈也(
《出師表》
)
D
.能謗譏
于
.
市朝(
《鄒忌諷
齊王納諫
》
)
12
.把下列
句子翻譯
成現(xiàn)代漢
語。
(
4
分
)
⑴
一鼓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
。
譯文:
⑵
請迨其未
畢濟而擊
之。
譯文:
13
.有人說
魯莊公
“
鄙
”
,也有
人說
“
不
鄙
”
。你
同意
哪種說法?
請簡述理
由。
(
3
分
)
答:
14
.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后,你認為宋國大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答:
【答案】
10
.
(
1
)戰(zhàn)
勝(攻破
)
(
2
)擊鼓
進軍(答
成
“
擊鼓
”
也算對)
1
1
.
C
(
A
B
D
三項均為介出
處所,可
譯為
“
在
”
;
C
項為介出對
象,可譯
為
“
對
”
)
12
.
(
1
)第一次擊鼓
時士氣振作
起來
,第
二次擊鼓時
士氣就衰減
(減
弱)了,
第三次擊鼓 時士氣就耗
盡(枯竭
)了。
(
2
)請趁著
楚軍還沒
有全部渡
過河的時
候就攻
打他
們。
13
.
示例一:
魯莊公
“
不鄙
”
。
(
1
分)盡管魯莊公缺乏軍事才能,但他能夠禮賢下士,虛心
求 教,聽取正確的意見,最終取得長勺之戰(zhàn)
的
勝利。因
此
,魯莊公
“
不鄙
”
。
示例二:魯
莊公
“
鄙
”
。
(
1
分)戰(zhàn)
前不知道
如何準備
,臨戰(zhàn)不會
正確指揮
,戰(zhàn)后不
知何 以取勝。因
此,魯莊
公
“
鄙
”
。
14
.宋襄公
沒有聽取
有司的正
確意見,
沒有把握
有利
的戰(zhàn)機。
(答成
“
宋襄
公沒有聽
取有司的
正確意
見
”
或
“
宋襄
公沒有把握
有利的戰(zhàn)
機
”
也算對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90536.html
相關(guān)閱讀:《陶庵夢憶序》閱讀
《樵髯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朱熹《讀書之法》閱讀答案及翻譯
歐陽修《養(yǎng)魚記》《醉翁亭記》比較閱讀答案附翻譯
學(xué)好文言文的方法指導(d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