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閱讀答案(湖北省咸寧市2015中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課內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 6-9 小題。( 13 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 ? 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
6-9
小題。(
13
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
?
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
?
,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然不動,
?
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記》)
6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
分)
A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涼)
B

聞水聲,如鳴?環(huán),心樂之
(以……為樂)
C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憂傷的樣子)
D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居住)
7
.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
A

不可知其源


真無馬邪?
B


其境過清


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C


記之而去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D
.心樂之
小大之獄
8
.對課文理解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第一段作者圍繞著“石”來寫,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去領略不同的景致。
B
.第二段寫了游魚、陽光和影子,動靜結合,展現(xiàn)生動的畫面,目的是表現(xiàn)魚的活躍、可愛。
C
.作者感情隨景而變,由樂而憂。
D
.柳宗元被貶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認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實作者筆下的小石潭風景如畫,如果我們能跨越時空到此一游,或許會流連忘返。
9
.翻譯下面句子。(共4
分,共2
小題,每小題2
分)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6
.D
(居:停留)(3
分)
7
.B
(A
代小溪;語氣副詞 C
于是、就;竟然 D
代詞;助詞“的”) (3
分)
8
.B
(目的不是表現(xiàn)魚的活躍、可愛,而是要表現(xiàn)人的快樂。)(3
分)
9
.①向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斗”“蛇”1
分,句意1
分,共2
分)
  ②小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條,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許”1
分,句意1
分,共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98999.html

相關閱讀:閱讀《故鄉(xiāng)》中關于“楊二嫂”的幾段文字(江蘇蘇州中考)
初中生易混淆字詞練習
?重慶B卷中考閱讀《愛蓮說》
《童趣》語段閱讀答案
《范進中舉》《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