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我們走路時看到什么 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我們走路時看到什么

裘山山

⑴晚上出去辦事,往返大約6
公里,決定走路去。

⑵走路好處多,健身,環(huán)保,還可以觀察生活

⑶想起那本暢銷書,《當我們跑步時我們談論些什么》(
村上春樹)
,我也來仿一個,當我們走路時,我們看到

⑷些什么。其實沒有“們”,就是我。但加個“們”顯得氣壯。

⑸一出院門就看到遛狗的人。每次看到遛狗的人,我都糾結,喜歡狗,卻擔心狗的主人不講文明。我已經遇見幾次了,狗主人看到自己的狗狗擺了一堆便便在路上,卻假裝沒看見,破壞環(huán)境不說,還敗壞我們養(yǎng)狗人的名聲,真是可恨。還好,今天這個狗狗,一路撒歡,沒有作案。也許已經作案我沒看見?眼不見心不煩吧。

⑹穿進一條小巷時,又見到了那個散發(fā)寬帶廣告的小伙子。每次見到這樣的人我也糾結。原來嘛,擺擺手就過去了,后來被兒子教育了一次,就糾結了。若干前,我跟兒子走在街上,他一路走一路接過各種廣告。我批評他,說你又不需要,接過來干什么?浪費紙。他說,人家站在街邊半天了,遇到的都是你這樣的人,一張也發(fā)送不出去,心里什么滋味兒?接過來是對他勞動的尊重。我頓時無語。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并且不是只有一種態(tài)度是正確的。所以我現在每次遇到都要想:接還是不接?當然,通常還是沒接,習慣了。接過來我就要找垃圾箱。據說有一個人,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律接,拿回家放著,底一起賣給收廢品的,可以賣10
塊錢。這也是一種態(tài)度。

⑺出小巷口,就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賣影碟的三輪車。我時常在他那里買碟,便習慣性地朝他車上瞟了一眼,他一下看到我了,大聲說,嗨!有新來的諜戰(zhàn)片!我簡直是,瀑布汗。他怎么能,這么大聲地,朝一個中婦女喊:有諜戰(zhàn)片!果然,旁邊就有人詫異地看我,我連連說,改天改天。趁著夜色速速離去。

⑻走過去好一會兒我還在想,他怎么知道我喜歡諜戰(zhàn)片。渴窃陂L期的工作中觀察出來的嗎?難不成也上過我的博客(
因為我只在博客上說過喜歡諜戰(zhàn)片?現在雖然諜戰(zhàn)片鋪天蓋地,但質量實在不敢恭維,我已經連續(xù)4
部只看了個開頭就打住了。其他題材臭了還能將就,諜戰(zhàn)片臭了讓人無法容忍,感覺拿我們當傻子。

⑼走出小巷上大路,過十字路口。是紅燈,我站下來等。兩個老外站到我的身邊。我立即擔心起來,因為我常常看到一些路人在遇紅燈時,等一會兒就不耐煩了,綠燈還沒亮就迫不及待地過馬路。于是我懷著一顆拳拳的愛國之心,暗暗祈禱路人不要急于過馬路闖紅燈,丟咱國的臉。還好,祈禱有效,大家果然是等綠燈亮了才過馬路的。

⑽但后來再過馬路時,又看到了闖紅燈的情景。我知道原因:這條路是主干道,人行橫道的紅燈時間比較長,車過完還是紅燈,人們就不耐煩了,潮水般地涌過去,只剩我一個人跟個傻子似地站在原地。不知這個問題以后會怎么解決。

⑾辦完事后,天黑盡了,寒氣也起來了,街上的行人漸漸稀少。

⑿忽然聽到歌聲。我馬上想,會不會是那天那個姑娘?走近一看,果然是。十幾天前,我跟女友散步路過這里,看到她。她大概20
歲左右,手里拿著麥克,地上放著簡易音響和一個盒子,盒子里是一些零錢。盒子下壓著一張大白紙,上面寫的什么我沒看,估計是她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旁邊還擺放著她的學生證和團員證。那天,我沒怎么猶豫,就從包里拿了錢放進盒子里。女友也拿了。我當時想,無論什么原因,她這么做都是不得已,

⒀而且,她的歌兒唱得還不錯。

⒁可是今天再看到她,心里有點兒不是滋味?磥硭@樣做,不是為了救急,而是當作了職業(yè)。我直直地走了過去,沒再掏錢。但走過去之后我又批評了自己:就算她把這事當成職業(yè),也無可指責啊。她給大家唱歌,應該算街頭藝人。她賣藝,并沒賣身,理應受到尊重。如果下次我遇到她,我就付錢,我聽到了她的歌聲,在寒冷的冬夜里。

⒂當我們走路時,我們看到些什么?我們從他人的生活中,看到了我們自己。


1.
作者在走路時看到了不同的事情,請閱讀⑸-⑽自然段,請概括相關事情。(3
分)


2.
第⑹段中作者講述了兒子教育我的故事,從敘述敘述方式上說是A:
順敘B:
倒敘C:
插敘D:
補敘。請結合內容分析其作用。(4
分)


3.
閱讀第⑿--
⒁段,請分析一下“我們從他人的生活中,看到了我們自己。”的含義?并結合你的實際情況進行理解。(7
分)



答案:

1.

①穿進一條小巷時,見到散發(fā)寬帶廣告的小伙子,而感到糾結。②出小巷口,聽到賣影碟的三輪車沖我喊,而自覺驚訝。③走出小巷上大路,因怕外國人看到中國人闖紅燈,而暗暗祈禱。

2.C
插敘。作用:交代了自己糾結的原因;論證了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并且不是只有一種態(tài)度是正確的;與后面所舉的有人把收來的別人“尊重”當作廢品賣掉,形成對比,突現了自己的習慣也是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

3.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觀察與評價他人的。(1
分)

對于別人的行為有時很同情如“那天,我沒怎么猶豫,就從包里拿了錢放進盒子里。女友也拿了。” (1
分)有時卻很冷漠“我直直地走了過去,沒再掏錢。”主觀意識很強。(1
分)

但是對于自己的想法與決定不一定是正確的,也許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如果下次我遇到她,我就付錢,我聽到了她的歌聲,在寒冷的冬夜里。” (1
分)

“他人的生活中”往往有自己的影子,要以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對方的所作所為,少一些誤解,多一些理解。尊重對方的勞動、選擇等。(3
分)(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但要把握作者的設身處地這一原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25496.html

相關閱讀:親情 閱讀答案
簡單的希望 閱讀答案
《雪地賀卡》導學案
母親的三句話 閱讀答案
老樹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