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分)
【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孟子
•
告子下》)
【乙】王育少孤貧,為人傭,牧羊豕①,近學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書生抄書。后截蒲②以學書,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將鬻③己以償,于是郭子敬聞而嘉之。代育還羊豕給其衣食令育與其子同學。育遂博通經(jīng)史,仕偽漢,官至太傅。
(《太平御覽
•
學部》)
【丙】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
”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其后四,越復伐吳。吳士民罷弊,輕銳盡死于齊、晉。而越大破吳,因而留圍之三,吳師敗。終滅吳。
(
節(jié)選自《史記》
)
【注釋】①豕(
sh
ǐ):豬。②蒲:水楊樹。③鬻(
y
ù):賣。
15
.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每句斷兩處。
(4
分
)
⑴代
育
還
羊
豕
給
其
衣
食
令
育
與
其
子
同
學。
⑵置
膽
于
坐
坐
臥
即
仰
膽
飲
食
亦
嘗
膽
也。
16.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3
分
)
A
.“人恒過”中的“過”和“其主笞之”中的“笞”用法相同,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
B
.
“生于憂患”、“于是郭子敬聞而嘉之”、“輕銳盡死于齊、晉”中的“于”意思不同。
C
.“必先苦其心志”和“乃苦身焦思”中的“苦”
都可翻譯為“使……痛苦”。
D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中的“則”、“育遂博通經(jīng)史”中的“遂”和“乃苦身焦思”中的“乃”都可翻譯為“于是、就”。
17.
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
分
)
⑴育常有暇拾薪,以雇書生抄書。
▲
⑵女忘會稽之恥邪
?
▲
18.
【乙】文中的王育坎坷成才的經(jīng)歷可以用【甲】文中“
▲
”來概括;【丙】文故事可以用成語
▲
來概括其主要內(nèi)容。
(4
分
)
19.
【甲】文中列舉的六個歷史人物,同【乙】文中的王育、【丙】文中的越王勾踐在經(jīng)歷上的共同點是什么?【甲】【乙】【丙】三文給了你什么啟示?
(5
分
)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5.
⑴代育還羊豕
/
給其衣食
/
令育與其子同學。⑵置膽于坐
/
坐臥即仰膽
/
飲食亦嘗膽也。
(
共
4
分。斷一處得
1
分
) 16.D (3
分
) 17.
⑴王育時常一有空閑的時間,就收集柴草(賣掉),請書生幫他抄書。⑵你難道已經(jīng)忘記了在會稽山上所遭受的恥辱了嗎
? (
共
4
分。每句
2
分
)
18.
生于憂患
臥薪嘗膽
(
共
4
分。每空
2
分
) 19.
在經(jīng)歷了艱難困苦之后才成就不平凡的事業(yè)。啟示:逆境使人成才。我們應該不怕困難,敢于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憤學習,取得成功。
(
共
5
分。共同點
2
分,啟示
3
分,意思相近即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28126.html
相關閱讀:《憶與歐陽公戲語》閱讀答案及翻譯
《活板》片段閱讀答案
“昔有富人,癡無所知”閱讀
《虎丘記(布席之初,唱者千百)》閱讀答案
《東方朔救乳母》閱讀答案(湖北省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江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