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我有機會與學生們共同探討、研究,達到教學相長。下面我就如何引導學生從知之到好之,從好之到樂之,提高初中地理課堂實效性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基礎
進入初中,學生學習的科目增多了,有的學生對地理不重視,老師遇到這樣的問題難免會生氣,但發(fā)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很逆反,老師某一句無意的牢騷就有可能會引起全班同學的不滿。其實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教師應當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告訴每名同學地理學科的重要性,既沒有讓課堂上開小差的同學難堪,又能使全班同學引以為戒。初中生的年齡段就注定思想波動非?,思想工作可能得長期反復強調。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關鍵
思想工作能夠讓學生認識地理學科的重要,但怎樣才能讓學生把這一科學好呢?這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了,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許多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對火山、地震、宇宙、星空、月相、外星生命等地理學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不防在授課前吊吊他們的胃口,告訴他們這些知識都屬于地理學科的范疇,想了解嗎?就要先夯實基礎,把我們初中階段的知識學扎實,有的時候總讓他們望梅止渴也不是辦法,不防在課堂上適當提供一些相關資料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分組探究式教學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良方
在多數(shù)同學對地理學科已經略有興趣的基礎上,讓同學們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個小組,自選組長負起責任,在課堂上合作探究,難點問題老師適當點撥,給每名同學展示的機會,把各組探討結果匯總,教師負責總結,最后進入以小組為單位的“當堂知道”競賽,把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知識以題目形式再現(xiàn),成績累計。由于十三四歲的孩子都很爭強好勝,不服輸,都想贏,這樣組長就會在賽前督促每名組員掌握當堂知識點,避免丟分。不論哪個小組分低了,組員都會給答錯題的同學壓力。久而久之學生們自然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跟上老師的步伐,提高了分析、歸納、總結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在學習上更加自信。
四、教學導學案的充分應用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捷徑
學生分好了小組,必須及時給他們分配任務,這樣的任務需要在教學導學案中體現(xiàn),我所設計的學案一般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項目是教學目標,讓每名同學在閱讀教材之前都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知道我們要做什么、學什么、會什么,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都不很多,現(xiàn)在的孩子又一個賽一個的聰明,完全可以學精學透。第二部分為自主學習,把書上重要知識點,以填空、選擇等形式呈現(xiàn),旨在讓同學們重讀教材,形成知識網絡。第三部分是合作探究,這里題目的設置大多為讀圖分析題,這樣的題目對于初學者都是有相當難度的,小組的合作就會發(fā)揮極大的優(yōu)勢,組內每名同學各有分工,各顯所長,經過多次磨合后,同學們的合作意識逐步提升,同時體會個人成就感。
五、分組競賽,及時反饋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保障
在大班型的課堂教學中,學案制的應用有可能會引起個別同學開小差,游離于課堂以外,這時老師的調控就要起到相當作用。怎樣能讓每名同學都開心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分組競賽、及時反饋是我在課堂常用的對策。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可塑性極強,同時又爭強好勝,把他們分成小組進行競賽,練習題均為本課內容,只要認真學習就不會為本組丟分,這種情況下,每名同學都會為本組的成績而努力,做到堂堂清,自然就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總之,地理課堂教學要提高實效性,需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把他們吸引到課堂中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5606.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之巴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