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古詩文比較閱讀:曹操《觀滄!贰冻鰩煴怼贰敦懹^政要?誠信》(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比較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 24-----28 題。( 18 分) (甲)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 比較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24-----28
題。(18
分)
(甲)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觀滄海》)
(乙)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選自《出師表》)
(丙)貞觀初,有上書請去①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對曰:“臣居草澤,不②的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 不畏雷霆,直言進諫,則是③正人,順情阿旨,則是佞人。”太宗謂④封德彝曰: “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⑤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

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如此,豈可堪為

教令?”謂上書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詐道訓(xùn)俗,卿 言雖善,朕所不取也。”

(選自《貞觀政要•誠信》)
【注釋】:①、佞臣者:奸佞的臣子。②、的知:確切知道。③、正人:正直的人。④、封德彝:人名,太宗身邊大臣。⑤、人庶:人臣庶民。

、魏武帝:曹操。

、教令:教化,命令。
24
、下列句中加點此意義相同
的一組是(

(3
分)
A.
有上書請去
佞臣者
則有去
國懷鄉(xiāng),懷禪畏饑(《岳陽樓記》)
B.
流水清濁,在其源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記》)
C.
深鄙
其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師表》)
D.
朕欲使大信
行于天下
犧牲玉錦,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劌論戰(zhàn)》)
25
、下列句中的“以”與“以告先帝之靈”中“以”意義相同
的一項是(
)(3
分)
A.
皆以為賢
B.
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
C.
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
D.
不欲以詐道訓(xùn)俗
26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4
分)
(1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甲文中描寫水
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
”、“_______
_______
”,它們表現(xiàn)大海的遼闊壯美;丙文中“流水清濁,在其源也”也是寫水的,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

28
、曹操歷來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乙文中的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別是如何評價他的?讀了《觀滄!泛,你認為曹操是怎樣的一個人?
(4
分)

答:



參考答案:
24

B
25
、
B
26
、(
1
)希望陛下把完成討伐奸賊,復(fù)興漢朝王業(yè)的任務(wù)交給我(
2
)這猶如源頭混濁卻希望水流清澈,是沒有道理的。

27
、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運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議論,說明君王的以身作則重要。

28
、諸葛亮稱其為“賊”,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詭詐”(用自己的話說亦可)

曹操是個具有宏偉的政治抱負、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并且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的人。

附:【丙文翻譯】貞觀初,有大臣上書(給太宗)請求去除奸佞的臣子,太宗問上書者:“我所任用的,都是賢臣,你知道誰是奸佞小人嗎?”上書者回答說:“臣下居住在荒野之地,不能確切知道誰是奸佞小人,請陛下佯裝大怒來測試大臣們,若能不畏懼陛下的怒氣,誠摯直率地進言進諫的人,就是正直的人,逢迎諂媚順從陛下意旨的,就是奸佞小人。”太宗對封德彝說:“水流的清澈與混濁,(原因)在它的源頭;实凼浅脑搭^,臣民就像水流,皇帝自己都做欺詐的事,卻想讓臣下的行為直率誠摯,這猶如源頭混濁卻希望水流清澈,是沒有道理的。我一直因為魏武帝多做詭詐的事,非常鄙視他的為人,像這樣,怎么能夠作為教化命令?”對上書人說:“我要讓全天下都講求信義誠信,不想用欺詐的方法教化民眾,你所說的雖然很好,但我不能聽信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60296.html

相關(guān)閱讀:《海瑞清廉》閱讀答案
《與朱元思書》和《小石潭記》比較閱讀答案
“太祖時,宋白知舉”閱讀答案
《秦西巴縱?》閱讀答案
《太平廣記》閱讀答案及翻譯(?寧波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