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觀察下面圖片上的信息,判斷這幅宣傳畫制作和張貼的時間是( )。
A. 1978年 B.1998年 C.2006年 D.2008年
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具有轉折意義的偉大決策是 ( )。
A.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
B.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C.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
D.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改革轉到城市改革上來
3.國外一位學者提出了“21世紀始于中國的1978年”的觀點,某中學歷史學習小組借用這句話設計了右邊這張主題演講的圖片。1978年中國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結束
C.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4.某陳列館舉辦“建國后農村生產關系變革”圖片展,F有以下四幅圖片,請按時間順序排列 (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⑧①②④
5.暑假學校組織同學們到安徽省某一紀念館(如右圖)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由此我們可以判定他們此行的主題活動是為了感受( )。
A.打響農村改革的“第一槍” B.吹響對外開放的號角
C。開始國企改革的試點 D.素質教育喜結碩果
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一一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1988年設立的海南省屬于這一格局中的( )。
A.經濟特區(qū) B.沿海開放城市 C.沿海經濟開放區(qū) D.內地
7. 2012年是改革開放34周年。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以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改革成效顯著,其產生的深遠影響在今天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向。該影響應該是( )。
A.解決農民溫飽問題 B.廢除舊體制
C.農村向著專業(yè)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fā)展 D.使農民收入大大增加
8.“南海吹來改革風,九天降下開放雨”,這是一副廣為流傳的對聯(lián)。它反映的史實不包括( )。
A.當時中共中央的主要領導人提出“兩個凡是”的方針
B.我國在沿海地區(qū)設立經濟特區(qū)
C.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D.鄧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
9.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有一個關鍵詞注定讓人們無法忘記,那就是“經濟特區(qū)”。30多年來,它在我國經濟發(fā)展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下列不屬于我國首批經濟特區(qū)的是( )。
A.深圳 B.廣州 C.汕頭 D.珠海
10.(2011.河北)“經濟特區(qū)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外資企業(yè)不單為中國政府提供大量稅收,還為中國引入先進生產管理技術……”材料論述了經濟特區(qū)( )。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發(fā)展的過程 D.發(fā)揮的作用
11.原蘇聯(lián)總理雷日科夫在評價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時說:“中國的經濟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中國正在沿著一條正確的道路穩(wěn)步前進!边@條正確的道路是( )。
A.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B.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2.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團結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②幫助少數民族地區(qū)發(fā)展經濟 ③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④在國家機關統(tǒng)一使用漢字與普通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八年級某班同學準備策劃主題為《中國人民的兒子一一鄧小平》的圖片展。右圖可歸入下列哪一欄目?答案是( )。
A.少年出洋覓真諦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撥亂反正倡改革 D.一國兩制定回歸
14.(2011.山東濱州)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边@個“富有想象力”的中國領導人是( )。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胡錦濤
15. (2011.江蘇淮安)相對于我國大陸地區(qū)來講,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特別”主要是指( )。
A.由中英聯(lián)合管理 B.社會制度不同,高度自治
C.由中葡聯(lián)合管理 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轄
16.小芳同學整理所學知識,制成如下知識卡片。如果要給卡片一個名稱,最合適的是( )。
名稱:
內容: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1999年12月20日,澳門政權交接儀式
A.民族工作成就 B.外交工作紀事 C.思想文化成果 D.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
17.鄧小平指出,實現祖國統(tǒng)一應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當前,在這一方針指導下我國已成功解決了( )。
A.臺灣問題 B.港澳問題 C.落后問題 D.發(fā)展問題
18. 2011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雙方都認為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政治基礎是堅持( )。
A.和平統(tǒng)一方針 B.通郵、通航、通商政策 C.互補互利原則 D. 一個中國原則
19.右邊漫畫中的一位“母親”懷抱中有兩位“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位“孩子”回來。據所學知識,你判斷這位“孩子”很可能是( )。
A.香港 B.澳門 C.臺灣 D.西藏
20.昔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如今“輕輕一撥號,頻頻傳佳音”。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所體現的基本方針是( )。
A.和平方式解放 B.“一國兩制” C.“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D.八項主張
二、非選擇題(第21題18分,第22題14分,第23題12分,第24題16分,共60分)
21.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會議,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樹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它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 <中共黨史的80件大事》
(1)在這次會議以前,由于“左”的指導思想,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出現了一些嚴重失誤。這些失誤主要有哪些?(6分)
(2)這次會議后,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其“偉大的歷史作用”是什么?(4分)
材料二
(3)比較材料二中的兩幅圖片,說明深圳發(fā)生了怎樣的巨大變化?發(fā)生這種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隨著我國農村和城市的巨大變化,20世紀末,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有了什么新發(fā)展?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鄧小平理論反映的是中國和世界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歷史,是對中國和國際社會這一段歷史的科學判斷和把握!多囆∑嚼碚摪l(fā)展》-書對于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進行研究,主要從鄧小平理論的萌芽、醞釀、形成、豐富和發(fā)展、進一步發(fā)展和體系化,以及鄧小平理論歷史地位的確立等幾個部分進行了闡述。
請完成:
(1)請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什么是鄧小平理論。(2分)
(2)在這本書里,我們會了解到鄧小平理論在形成和確立的過程中分別與哪些重要會議有關,請根據提示寫出會議的名稱。(6分)
①最早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②確立了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③把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作為黨的行動指南:
(3)在這本書中,可能會提到鄧小平的哪些經典語錄,請試著寫出兩句來。(4分)
(4)當今黨和政府正高舉著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請結合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談一談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2分)
23.某學校以“團結統(tǒng)一,中華振興”為主題,設計了以下幾個欄目。其中“探究園地”中有一些問題需要你幫助解答。
【經典之音】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歌曲《愛我中華》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雖然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七子之歌》
歌曲《愛我中華》體現了我國怎樣的民族關系?歌曲《七子之歌》反映了什么?(4分)
【郵票集錦】
(2)有一位集郵愛好者說:“要舉辦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郵票展,這兩枚郵票不可或缺!闭埬阏f一說這是為什么。(4分)
【熱點追蹤】
2010年12月21日,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兩會恢復協(xié)商以來的第六次會談。陳云林與江丙坤分別作開場發(fā)言。在發(fā)言中,陳云林與江丙坤都就兩年多來的兩岸協(xié)商作了簡要總結,分別對兩岸醫(yī)藥衛(wèi)生合作協(xié)議以及投資保障等議題作了闡述,還論及推動兩岸文教交流和明年的兩會協(xié)商工作等內容。
(3)“江陳會談”在臺北的舉行有何重大實際意義?(2分)
(4)通過上述材料及問題,你能得出哪些認識?(2分)
24. 2012年是改革開放34周年,某歷史興趣小組準備舉辦一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果展覽,請你協(xié)助小明同學完成以下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展覽一:追根溯源
改革開放這一重大戰(zhàn)略決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哪次會議上作出的?這次會議有什么重大意義?(4分)
(2)展覽二:領袖風采
要展示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的光輝形象,應選擇以下哪幅圖片(2分)( )。
(3)展覽三:農村巨變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生產隊收入對比表請問農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2分)
(4)展覽四:開放窗口
“特區(qū)是一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國決定設立經濟特區(qū)。請寫出我國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qū)。(4分)
(5)展覽五:統(tǒng)一大潮
上述圖片表明哪兩個地區(qū)歷經百年滄桑,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我國為解決臺灣問題提
出了怎樣的基本方針?(4分)
第三、四單元測評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
1.D 圖片中關鍵信息是“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所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應是2008年。
2.B本題的關鍵詞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發(fā)生于1978年.A項是中共十四大的內容,C、D兩項都出現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3.D
4.D聯(lián)系所學可知,③發(fā)生最早,④發(fā)生最晚,據此直接確定D項正確。
5.A6.A
7.C 隨著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我國農村開始向專業(yè)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fā)展。
8.A“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黨的主要領導人錯誤地堅持“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導致各項工作徘徊不前。1978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B、C、D三項都屬于我國改革開放的表現。
9.B 1980年,我國首先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立四個經濟特區(qū).1 984年又開放了廣州、上海等14個沿海開放城市。
10.D 從“成功吸引外資,為中國政府提供稅收,引入先進生產管理技術”等信息判斷,這是經濟特區(qū)創(chuàng)立后帶來的影響,即發(fā)揮的作用.選D項。
11.B 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為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旗幟,后被稱為鄧小平理論,并被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12.A
13.D圖片中的主要人物是鄧小平與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1984年鄧小平會見撒切爾夫人時就中國收回香港主權問題進行會談,因此正確答案為D項。
14.B
15.B根據“一國兩制”的構想,港澳回歸后,享有高度自治權,原有的社會制度不變。
16.D 17.B 18.D
19.C西藏在1 951年獲得和平解放,與漫畫無關:香港、澳門是漫畫中“母親”懷抱中的兩個“孩子”,而另一位“孩子”是臺灣。所以選C項。
20.C
二、非選擇題
21.參考答案:(1)“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
(2)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yè)生產得到很大發(fā)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
(3)由落后的小城鎮(zhèn)發(fā)展成繁華的現代化城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在深圳建立了經濟特區(qū),實行對外開放。
(4)鄧小平理論(或回答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成為黨的指導思想。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22.參考答案:(1)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①中共十二大;②中共十四大;③中共十五大。
(3)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符合題意即可)
(4)鄧小平理論的提出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是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是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等。(符合題意即可)
23.參考答案:(1)體現了我國各民族之間團結、互助、友愛的民族關系。澳門要求回歸到祖國的懷抱。(2)1997年香港和1 999年澳門回歸祖國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現之一。(3)有利于加強兩岸之間經濟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有利于早日實現祖國的統(tǒng)一;進一步加強了大陸與臺灣人民之間的聯(lián)系。(4)實踐證明,我國的民族政策與國家統(tǒng)一的方針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的民族、騰飛的民族;實現祖國統(tǒng)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是歷史的必然等。(言之有理即可)
24.參考答案:(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2)圖2(3)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4)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5)香港和澳門。“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8478.html
相關閱讀:初中歷史知識清單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