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在世界遺產中,差不多所有的文化遺產都承載著一部厚重的歷史,惟獨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嶄新的城市,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時,它還不到27歲。如此年輕的一座城市為何能獲此殊榮?

●巴西利亞??全球最適宜人居的地方之一

巴西的首都最早是中部海濱城市薩爾瓦多,后來遷至東南海濱的里約熱內盧。為了改變巴西的工業(yè)和城市過分集中在沿海地區(qū)的狀況,開發(fā)內地不發(fā)達的區(qū)域,從18世紀開始,巴西的行政當局一直都在認真地考慮遷都內地的問題。1891年巴西憲法規(guī)定遷都內陸。1956年巴西政府選中戈亞斯州海拔1100米的高原上的,以南緯47度,西經15度為中心,位于西部的一片小草原上的巴西利亞作為新首都,定名為巴西利亞。同年,通過競選在26幅設計圖中選中了巴西建筑師科斯塔設計的新都方案,新都方案規(guī)劃人口50萬,規(guī)劃用地152平方公里。

巴西利亞雖然地處熱帶,但由于海拔較高,因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全年氣溫在19℃~26℃之間,氣候非常宜人。同時,巴西利亞又位于托坎廷斯河、圣弗朗西斯科河和巴拉那河三河的分水嶺上,水源方便,地下水也很豐富。巴西人還利用一處新月形天然洼地建成了一座面積達4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這座人工湖是引附近幾條河水到低洼地,并修建帕拉諾亞大壩形成的,該湖也因此被命名為帕拉諾亞湖,巴西利亞就位于該湖的半島上,湖泊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張開雙臂擁抱著整個城市。波光粼粼的湖水,既調節(jié)了市區(qū)的空氣濕度,又美化了城市環(huán)境。另外,巴西人還依湖建了一座水電站,滿足城市的用電需求。優(yōu)美的帕拉諾亞湖,成為巴西人休閑游覽和水上運動的絕佳去處,一些地段的岸邊還鋪設了人工沙灘,讓人有來到海灘的感覺。巴西利亞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清新,市區(qū)綠化面積占市區(qū)總面積的60%多,人均綠地面積達25平方米。生機盎然的綠地昭示著巴西利亞旺盛的生命力。市內基本無污染企業(yè)存在。這里交通發(fā)達,高速公路和鐵路把北方的貝倫港、南方的里約熱內盧港、圣保羅連接起來,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宜人的氣候、發(fā)達的交通、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再加上巴西利亞人熱情、奔放、與人為善的人文環(huán)境,使巴西利亞成為全球最適宜人居的地方之一。

●巴西利亞??一首讀不完的哲理

巴西利亞的建筑是一首首耐人尋味的哲理詩。

巴西利亞的規(guī)劃頗具特色,城市布局骨架由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條功能迥異的軸線相交而成。從空中俯視整座城市就好像一架停泊在大地上的巨型飛機!皺C頭”是由總統(tǒng)府、最高法院和國會組成的三權廣場!皺C身”是一條長約8公里寬250米的大道!扒芭摗笔钦鞑繌V場,乳白色的政府大樓對稱排列;“后艙”是文教區(qū)、體育城、國家大劇院、電視塔等建筑!皺C尾”是為首都服務的工業(yè)區(qū)、長途汽車站、鐵路客運站等!皺C身”兩側是沿人工湖伸展出來的立交公路,沿路是呈月牙形排列著的居民住宅區(qū),如同“機翼”。飛機之外的地方是它的衛(wèi)星城。建筑布局之所以構筑成飛機形狀,是有喻意的。巴西人說它象征著巴西是一個正在起飛的國家,體現蓬勃發(fā)展的時代精神。真是巧奪天工、寓意深長,讓每一位了解巴西利亞的人肅然起敬。

位于機頭位置上的三權廣場是巴西首都的核心,在廣場的北、東、南三面分別是巴西的國會大廈、總統(tǒng)辦公室以及聯邦最高法院。這三幢建筑呈三足鼎立之勢,象征著三權分立的重要原則,體現出行政權、司法權和立法權之間平等又相互制約的關系。而在廣場正對著“機身”的西側,矗立著高達104米的旗桿,上面高高飄揚的是巨幅的巴西國旗。在廣場上,還有一些重要的紀念雕塑。

國會大廈是巴西利亞最具標志性的建筑。它由兩座并肩而立的28層大樓組成,兩棟大樓分別是國會的參議院和眾議院。在兩棟大樓的中間層有一通道相連,遠遠望去,整個國會大廈呈現出“H”形,H是葡萄牙文“人”的第一個字母,寓意“一切為了人”的立法宗旨。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一精神,參、眾兩院的會議大廳被刻意地建成兩只巨碗狀的奇特建筑,分立于大廈的左右。眾議院會議大廳是個仰天的“大碗”,因為眾議院開會是向公眾開放的,所以碗口朝上,意味著“開放”,象征著廣泛聽取民意。參議院的會議大廳則是個倒扣的“大碗”,參議院審議的議題常常涉及國家機密,很多情況下是不能夠對外公開的,故“碗口倒扣”含有“閉門開會”之意,同時也表示集中大眾意見。巴西人能夠運用這樣美妙簡潔的建筑語言,將政治含意闡述得如此明了而又深刻,在當今世界上也是不多見的。巴西聯邦最高法院大樓前有一尊人像雕塑,它端莊而坐,手持利劍,用布蒙著雙眼,寓意法院執(zhí)法公正,認法不認人。在巴西利亞陸軍司令部前的廣場上,坐落著每年國慶游行的閱兵臺。閱兵臺的造型就是巴西軍官佩劍的“劍柄”樣式,而閱兵臺前高高的旗桿仿佛是“刀鞘”,兩者合一就是一把佩劍,其寓意不言而喻。更有意思的是,閱兵臺的造型具有特殊的聲學效應,站在閱兵臺上輕輕呼喊一聲,就能產生強烈而連續(xù)不斷的回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914602.html

相關閱讀:大氣環(huán)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