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bù yǐ cí hài zhì
【近義詞】:不以詞害志
【反義詞】:詞藻華麗
【成語出處】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成語解釋】辭:文辭;志: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原意是不因?yàn)橹活櫸霓o而損害了對內(nèi)容的理解。后也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不以辭害志造句】好的文章一定要表述準(zhǔn)確,不以辭害志。
【不以辭害志的成語故事】
《孟子·萬章上》:故說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如以辭而已矣,《云漢》之詩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遺。”信斯也,是周無遺民也。譯為:所以解說詩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于詞句而誤解詩人的本意。要通過自己讀作品的感受去推測詩人的本意,這樣才能真正讀懂詩。如果拘于詞句,那《云漢》這首詩說; “周朝剩余的百姓,沒有一個(gè)留存。”相信這句話,那就會(huì)認(rèn)為周朝真是一個(gè)人也沒有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1035910.html
相關(guān)閱讀:
畢恭畢敬典故故事及意思出處
古貌古心_古貌古心的意思_古貌古心的故事_古貌古心造句_古貌古心
撅坑撅塹_撅坑撅塹的意思_撅坑撅塹的故事_撅坑撅塹造句_撅坑撅塹
保國安民意思出處及典故故事-
不貪為寶的意思_不貪為寶的故事
古貌古心_古貌古心的意思_古貌古心的故事_古貌古心造句_古貌古心
撅坑撅塹_撅坑撅塹的意思_撅坑撅塹的故事_撅坑撅塹造句_撅坑撅塹
保國安民意思出處及典故故事-
不貪為寶的意思_不貪為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