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dí huì dí yuàn
【近義詞】:報德報怨、以德報怨
【反義詞】:恩將仇報
【成語出處】《左傳·文公六年》:“夷之?,賈季戮臾駢,臾駢之人欲盡殺賈氏以報焉,臾駢曰:‘不可,吾聞前志有之曰:敵惠敵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成語解釋】報德報怨。
【敵惠敵怨造句】做人敵德敵怨都沒有錯,不要太過分就好。
【敵惠敵怨的成語故事】
《左傳·文公六年》:吾聞《前志》有之曰:『敵惠敵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夫子禮于賈季,我以其寵報私怨,無乃不可乎?介人之寵,非勇也。損怨益仇,非知也。以私害公,非忠也。譯為:我聽說《前志》上有這樣的話:‘有惠于人或有怨于人,和他的后代無關,這合于忠誠之道。’他老人家對賈季表示禮貌,我因為受到他的寵信而報復自己的私怨,恐怕不可以吧!因為別人的寵信而去報復,這不是勇敢。消減怨氣而增加仇恨,這不是明智。以私害公,這不是忠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1058935.html
相關閱讀:
損有余補不足_損有余補不足的意思_損有余補不足的故事_損有余補
生生不已_生生不已的意思_生生不已的故事_生生不已造句_生生不已
行百里者半九十_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_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故事_行
失斧疑鄰的意思_失斧疑鄰的故事
鄭人買履的意思_鄭人買履的故事
生生不已_生生不已的意思_生生不已的故事_生生不已造句_生生不已
行百里者半九十_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_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故事_行
失斧疑鄰的意思_失斧疑鄰的故事
鄭人買履的意思_鄭人買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