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仿相效_相仿相效的意思_相仿相效的故事_相仿相效造句_相仿相效

編輯: 詞語庫 關鍵詞: 成語故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成語名字】相仿相效
【漢語拼音】xiāng fǎng xiāng xiào
近義詞】:相互模仿、亦步亦趨
反義詞】:自主創(chuàng)新
【成語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中卷:“遂以蕪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強之說,傾詐之謀,攻伐之計。”
【成語解釋】互相模仿效法。
【相仿相效造句】技術落后,沒有創(chuàng)新,只能對別人的產品相仿相效,缺乏活力。
【相仿相效的成語故事
《傳習錄》中卷: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術昌?酌霞葲],圣學晦而邪說橫,教者不復以此為教,而學者不復以此為學。霸者之徒,竊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內濟其私已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蕪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強之說,傾詐之謀,攻伐之計。
譯為:自夏商周三代之后,王道衰落而霸道盛行。孔子、孟子去世后,圣學顛覆而邪說橫行,教的人不肯再教圣學,學的人不肯再學圣學。行霸道的人,竊得與先王相似的東西,借助外在的知識來滿足私欲,天下的人競相模仿他們,圣人之道因此被叢生的荊棘阻塞了。人與人之間彼此效法,每天所關心的只是富強的技巧、傾詐的?謀和攻伐的戰(zhàn)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80271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