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受辱寫《史記》的典故:挫折其實是一種財富

編輯: 詞語庫 關鍵詞: 詞語典故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歷史典故

司馬遷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他的祖上好幾輩都擔任過史官,父親司馬談曾是漢朝的太史令。受家庭的熏陶,司馬遷立志要編寫一部全面記載歷史演變和發(fā)展的史書,留給后人。他從20歲開始游歷全國,搜集史料,為他的宏大構想做著充分的準備。

本來司馬遷的博學深受漢武帝的賞識,他繼承了父親的職務,當上了太史令。正在撰寫《史記》的時候,他卻被陷害入獄,遭受宮刑。這種刑罰對于男性的自尊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傷害,在夜里司馬遷常常難以入睡。后來,司馬遷以歷代名人鼓勵自己:周文王被關?里,寫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國被困陳蔡,編寫了一部《春秋》;左丘明眼睛瞎了,寫下《國語》;孫臏被剜掉膝蓋骨,寫了《兵法》……這些偉大著作都是作者在困苦環(huán)境中和心情郁悶時寫成的。每每想起這些,司馬遷的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這些先賢忍著痛苦奮筆疾書的情形。他常想:他們尚且如此,我為什么不能把這部史書寫成呢?

從此,司馬遷把所有的痛楚和煩惱拋之腦后,全身心投入到了《史記》的編寫中,終于完成了《史記》。

【成長心語】

面對挫折,不同的人會選擇不同的態(tài)度去對待,會以不同的方式去處理,也就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司馬遷面對屈辱和欺壓,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昂首前進,這樣的人才是大智大勇之人。

挫折是磨礪青春與生命之刀的礪石,是人生的寶貴財富。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超越自然的奇跡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xiàn)的。”巴爾扎克說:“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边@包含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挫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使人在壓力下使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得到不斷的提升,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為奪目的輝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89188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