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xī xiào nù mà
【近義詞】:冷嘲熱諷、諷刺挖苦
【反義詞】:誠心誠意
【成語出處】宋·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贊》:“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成語解釋】嬉:游戲。比喻不論什么題材和形式,都能任意發(fā)揮,寫出好文章來。
【嬉笑怒罵造句】魯迅先生的雜文對當(dāng)時的社會冷嘲熱諷,真正做到了“~,皆成文章”。
【嬉笑怒罵的成語故事】
宋紹圣初,黃庭堅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與其黨羽認為《神宗實錄》多誣陷不實之辭,使前修史官都分別居于京城附近各處以備盤問,摘錄了千余條內(nèi)容宣示他們,說這些沒有驗證。不久,經(jīng)院受考察審閱,卻都有事實根據(jù),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黃庭堅在《神宗實錄》中寫有“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的話,于是首先盤問他。黃庭堅回答道:“庭堅當(dāng)時在北都做官,曾親眼看到這件事,當(dāng)時的確如同兒戲。”凡是有所查問,他都照實回答,毫無顧忌,聽到的人都稱贊他膽氣豪壯。黃庭堅因此被貶為涪州別駕、黔州安置,攻擊他的人還認為他去的是好地方,誣他枉法。后因避親屬之嫌,于是移至戎州。黃庭堅對此像沒事一樣,毫不以貶謫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柔意和他親近。他講學(xué)不倦,凡經(jīng)他指點的文章都有可觀之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961407.html
相關(guān)閱讀: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意思_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故事
乘人之危的意思_乘人之危的故事
前無古人的意思_前無古人的故事
民不聊生的意思_民不聊生的故事
絆手絆腳_絆手絆腳的意思_絆手絆腳的故事_絆手絆腳造句_絆手絆腳
乘人之危的意思_乘人之危的故事
前無古人的意思_前無古人的故事
民不聊生的意思_民不聊生的故事
絆手絆腳_絆手絆腳的意思_絆手絆腳的故事_絆手絆腳造句_絆手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