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我校開展了“讀教學專著,走成長之路”的教師讀書活動。期間,我讀了張文質(zhì)的《教育的十字路口》一書。書中寫的都是一個個教育故事,從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我感受到他對教育的一絲絲憂愁,他就一個站在教育十字路口的人,為我們指引著方向。
“教育就是反思與行動,愛撫與照料,對話與合作,引導與建構,促進與生長,教育就是互動與相互成全。以追求完整人性為目標的教育,以人性的不完整作為關注的起點,在這里,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獨特性而賦予了主體的價值,并因此成為責任的主體,主體意識的萌發(fā)恰似教育促進人的發(fā)展的基本點。”書中的這兩段話揭示了教育的本質(zhì),那么誰來進行教育呢?自然是教師。教師的責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們每一個做教師的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zhì)。加強業(yè)務學習,多學習理論知識,記好筆記,認真寫心得體會。要認真?zhèn)湔n、上課,同時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對照新課改精神,明確不足,找準差距,爭取提高。要學會“關注、尊重每一個學生,相信、善待每一個學生,用心聆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之門。”
書中最讓我欣賞的,是作者提出了基礎教育中的10個人文關鍵詞:自主、互動、開放、質(zhì)疑、活力、寬容、同情、愛、覺悟、生命。人文精神是當代基礎教育變革的價值背景和追求目標,這些名詞在教育改革實踐中被賦予了堅實、豐富、深刻的精神內(nèi)涵。尊重生命,愛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充滿活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duhougan/673757.html
相關閱讀:三角龍之陣讀后感600字
朝花夕拾讀后感600字
一輩子走好一條路?讀后感600字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后感600字
《拿來主義》讀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