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過云樓舊影錄》讀書筆記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過云樓舊影錄》
作者:王道
價格:kindle 7.99 韋力在《得書記》中曾提到過一段有關(guān)過云樓藏書的競拍往事。當(dāng)年,過云樓后人曾經(jīng)以2.16億元拍賣了所藏的宋版《錦繡萬花谷》八十卷(原為一百二十卷),讓他痛失一次機(jī)會,過云樓也從此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
過云樓的主人顧家是蘇州的名門望族。有多望呢?顧氏源自越王勾踐的十三世孫,封地為顧余,今蘇州吳縣會稽郡,興望于兩晉南北朝,到了顧文彬這一代已是清晚期。顧文彬是顧家的靈魂人物,他早年是道光年間進(jìn)士,咸豐年間的漢陽知府(市長),同治年間道臺(省與市長之間的四品官),后厭倦官場,稱病回家,做起經(jīng)營。顧文彬很有才,自幼喜愛書畫,嫻于詩詞,酷愛收藏,精于鑒別書畫。顧文彬曾耗資20萬兩白銀,在明代尚書吳寬舊宅遺址上營造九年,建成蘇州怡園,園中花草石亭精致非凡,后又在顧家大宅中修建過云樓,專用于書畫收藏。 “廿二日晴……近日有人攜示小松為錢梅溪畫《梅花書屋圖》卷,長不及三尺,后有陳曼生、汪劍潭一詩一詞,索價百元,可謂望天討價,余還價十二元!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以七十元得青藤、八大、南田三冊,皆精絕,價又便宜,近日得意事也!
……
當(dāng)年,顧文彬津津樂道地在日記中記錄著自己的收藏趣事…… 顧文彬在晚年時(同治年間),請人捏的泥塑像,維妙維肖,是個可愛的小老頭形象。 過云樓之名取過眼云煙之意。蘇東坡喜愛收藏,但將其收藏譬之為“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因此“欣然接之,去而不復(fù)念”。因為顧文彬極喜愛蘇東坡,他曾在所著的《過云樓書畫記》自敘中,這樣寫道:“書畫之于人,子瞻氏目為煙云過眼者也。余既韙其論,以名藏秘之樓,則羅而儲焉,記而存焉,適然之遇已而,殆無容心”。他還規(guī)定了十四條收藏禁忌,例如“霾天”、“穢地”、“燈下”、“酒邊”、“映摹”、“強(qiáng)借”、“拙工印”、“凡手題”(是在說乾隆嗎?)、“循名遺實”、“重畫輕書”、“改裝因識舊觀”、“耽異誤珍贗品”、“習(xí)慣鉆營之市儈”、“妄摘瑕病之惡賓”等,也可見小老頭之可愛和可敬之處。相傳,過云樓有一間密室,最珍貴的書畫都藏于其中,不得人見。想去看過云樓的藏書絕非易事,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可外出借閱,只能在樓中觀看,且不可帶筆墨紙硯,看來顧家人一直堅守著祖訓(xùn)。 顧文彬規(guī)定過云樓的樓主之位需品德高尚,才學(xué)兼?zhèn)渲藫?dān)當(dāng),然而,最有希望繼承顧文彬衣缽的三子顧承卻四十多歲就病逝,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讓顧文彬傷痛不已。顧承生前最愛彈奏的蘇東坡的“玉澗流泉”古琴傳給了其子顧鶴逸,顧鶴逸一生不仕,專心于書畫,擴(kuò)充了過云樓書藏范圍,使過云樓的收藏達(dá)到鼎盛。然而,到了民國,戰(zhàn)亂紛飛,家國不興,日本學(xué)者的貪婪窺望,都讓顧家難以擺脫。顧鶴逸之子顧公雄帶著家人四處逃難,雖竭盡全力地轉(zhuǎn)移和保護(hù)收藏品,但到了大文革時代,最終還是沒能逃出星散的宿命。最后一代樓主顧公碩,顧鶴逸最小的兒子,因不堪忍受屈辱,投湖自盡。
顧家宅院及過云樓舊影
如今顧家的后人早已不在蘇州居住,鐵屏巷的大宅被各種霸占,過云樓也已人去樓空。那把“玉澗流泉”的古琴雖仍在顧氏后人的手上,但怡園中的坡仙琴館早已聽不到顧家的琴音。顧家的收藏一部分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一部分散落民間,一部分被顧氏后人拿去拍賣換金。過云樓歷經(jīng)150多年,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真的也只是如煙云之過眼。 蘇州的園林都極為精致,我也是去過怡園的,但當(dāng)年不知道怡園的故事,只是走馬觀花,如果知道,我應(yīng)該會在坡仙琴館旁的廊下坐坐吧,感受一下顧氏留給后人的記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dushubiji/1019189.html

相關(guān)閱讀:《理想點亮人生》讀書筆記500字
讀書筆記300字10篇精編
幼兒美術(shù)教育隨筆
《禮物》讀書筆記
《草房子》讀書筆記10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