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年級第二次月考歷史試題 命題人:師 瑩 第Ⅰ卷(選擇題,共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齊景公向孔子請教如何為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高興地說:對呀,要不這樣,即使有很多糧食,我還能吃得著嗎?這說明孔子提倡 梁啟超在論及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時,指出“蓋權臣之消長,與專制政體之進化成比例,而中國專制政治之發(fā)達,其大原因有二,一由于教義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劃!辈牧现小敖塘x之浸淫”指的是A.統(tǒng)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維護自己統(tǒng)治 B.宗教使人民喪失了反抗精神C.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 D.中國專制意識根深蒂固 趙鼎新在《東周戰(zhàn)爭與儒法國家的形成》中指出“漢武帝所努力締造的政體,究其實,是在意識形態(tài)層面上將儒家學說作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礎,而在具體實踐層面上則將法家學說作為統(tǒng)治權術來運用”。結合材料法正確的是 ①漢武帝治國施政之術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②“獨尊儒術”并不意味著完全杜絕他學說③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的精神工具④儒家思想從此淪為法家思想的附庸,其“仁政”被剔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還有正義,在力量之上還有良心,在權力之上還有天在臨鑒。宣傳君主政令失誤、不尊道德、不行仁義,天就會以災異示警,其實就是在權力已經無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個權力更加無限的天。這帶來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專制制度空前加強 B.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的新發(fā)展C.制約了君主的專制權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顏習齋儒者卻習成婦女態(tài),甚可羞。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對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對這句話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貼切的是A.儒家關注人事人倫而敬遠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講求民主民權C.儒家重視自然科學和自然規(guī)律 D.儒家思想始終排斥佛教道教思想民國時期的軍事理論家蔣歐洲近代史之曙光,發(fā)自兩大潮流:其一,希臘思想復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復活。這兩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運動 文藝復興B.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 啟蒙運動D.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赫?喬?韋爾斯認為:“他們反對教皇不是因為他是世界的宗教領袖,而是因為他們不是這樣的領袖;因為他本應該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見宗教改革從本質上說是 A.反封建的政治斗爭 B 反教皇的宗教斗爭 C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11.歷史學家陳寅恪指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毕铝惺穼嵖梢宰糇C這一觀點的是 ①完善科舉程序 ②創(chuàng)立行省制度 ③強化文化政治 ④世俗文學興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網]” ②“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雹堋皩ひ捯挘淅淝迩,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盇.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13.中國古代文學表達的主流形式經過了以下變遷: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下列對不同時期文學主流形式變遷趨勢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A.逐漸貴族化、高雅化 B.逐漸復雜化、思想化C.逐漸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學形式由落后到先進14. 《史記》記載:“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之二月乃盡!蔽鳚h時期,為了改變這一情況而出瑚的重要發(fā)明是A造紙技術 B.雕版印刷術技術 D.活字印刷術他提出兩個名的原則,“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1909年,在人們紀念的名著《動物學哲學》出版 100周年時,巴黎植物園向各界募捐,為建立了一塊紀念碑。.柏楊先生在《中國人史綱》中說:“(清政府如同)被擊敗的末期癌癥的老拳師,在觀察對手優(yōu)點時,不歸功于對手的強壯如牛,反而歸功于對手有一幅漂亮的拳擊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觀點的是A.李鴻章 B.鄭觀應 C.康有為 D.孫中山鄧小平說:“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yè)!备母镩_放以來,我國政府為推進教育發(fā)展采取的最大舉措和取得的成就有23.1957年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題為“高等工業(yè)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問題”的文章,對清華大學的教學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見,與清華園內的潮流向背,引發(fā)了一場歷時三個月的大辯論。清華報刊連篇累牘地刊登批判錢偉長的文章,并最終把他打成了“右派”。這在當時違背了A.“百花齊放”的方針 ? B.“百家爭鳴”的方針 C.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學術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張 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論,這三大理論被寫入黨章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分別是在哪些會議上?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七屆二中全會、C.七屆二中全會、八大、十六大 D.大、十 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是一部與傳統(tǒng)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貫穿始終的情節(jié)線索。下列作品與《追憶逝水年華》風格一致的是 .《西風頌》? B.《等待戈多》?C.《D.《》技術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材料《尚書》中日食記錄;《竹書紀年》中記載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太陽黑子《春秋》中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新星記錄;僧一行開普勒指出行星沿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行;伽利略自制天文望遠鏡,證明新天文學正確性; 布魯諾指出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無限的;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材料中國古代在經驗技術的發(fā)展水平上遠遠超過西方,但為什么近代科學卻首先在西方誕生,而中國反而遠遠落在西方后面呢?這是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科學技術發(fā)展史研究中重點探討的問題,在史學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依據材料回答,古代中國與西文學研究有何差異?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27.(1分)近代西方科技、思想、文化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由于牛頓證明了地上的力學也能應用于天上的星球,從而昭示了一種簡單而統(tǒng)一的自然規(guī)律的存在,整個思想界不禁為之亢奮。人們因此發(fā)現(xiàn),原來整個錯綜復雜、撲朔迷離的自然界,不過是按某種法則運轉的巨大的機械裝置,而其中并沒有上帝的地盤。于是傳統(tǒng)的宗教信仰被動搖了,唯物主義思潮開始盛行。到18世紀后半期,歐洲的知識精英大多已對基督教持懷疑態(tài)度,此情況在法國尤其突出。極富玄想天分的法國人還自然地由自然界聯(lián)想到人類社會。既然自然界有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那么人類社會也決不會例外。 孟德斯鳩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圖確定支配人類社會的一般規(guī)律(規(guī)律和法,在包括法文在內的主要西方語言中本來就是同一個詞)。啟蒙思想家們在牛頓革命的啟發(fā)、激勵下進行的種種思考,在歷史上曾起過非常積極的作用!R克盎主編《世界文明史》 我們人類的骨肉都是用同樣的物質造成的,我們的靈魂都是天主賜給的,具備著同等的機能和一樣的效用。 ——薄伽丘《十日談》 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康德根據社會契約,全體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體就可以規(guī)定什么是應該做的,同時又沒有權利要求別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這是使政治體得以活動與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權利;主權者在創(chuàng)立政府時賦予君主的,也正是這種權利。 ——盧梭根據材料一簡要概括牛頓的物理學成就及對法國思想界的影響。(3分)材料二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在當時有何積極意義?與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將人文主義發(fā)展到怎樣的高度?(6分)(3)材料四敘述了盧梭哪些思想主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以盧梭為代表的啟蒙思想家與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歐洲文學和美術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分)材料四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胡適《介紹我自己的思想》材料五 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fā)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據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關系問題上的主要觀點。王韜評論他“實倡先聲”的含義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陳獨秀認為“西洋文明輸入吾國”后,國人的“覺悟”經歷了三個階段,請指出是哪三個階段,并結合史實簡要說明(6分)(3)據材料二歸納胡適的主要觀點。這一思想觀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4)毛澤東對外來文化的觀點是什么?運用這一觀點,他在20世紀20年代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論?(4分)(5)綜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看法的發(fā)展趨勢。(2分) 2013—2014學年度高二第二次月考歷史考試參考答案選擇題(共25小題,每體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B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歷史試題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14066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