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歷史試卷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山西大學附中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高二中考試歷史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在答題紙表格內。1.斯塔夫理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寫道:“儒家首先是一個解決日常生活中各種問題的實用性道德體系!边@主要是指儒家思想A.強調禮儀和社會責任 B.強調“德治”和“君輕民貴”C.強調“仁”和“仁政” D.強調“有教無類”和“溫故知新2.下列歷史人物中,“當舉世大亂之時,不因人類之殘賊兇惡,而懷憎惡厭棄之意,且極力推明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是A.孟子 B.韓非子 C.老子 D.荀子3.《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楚威王慕莊子之名曾派人以錢財相位相邀,但莊子以祭牛為例,認為其蓄養(yǎng)多年衣著華麗無非是為了送入太廟當祭品,還不如自由自在的小豬,在污泥中自得其樂。材料反映出莊子的人生態(tài)度是A.齊物 B.逍遙 C.先義后利 D.重義輕利4.《唐律疏議》記載:“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這表明A.德禮是刑罰的本體 B.刑罰是德禮的體現 C.德禮相較于刑罰無足輕重 D.德禮和刑罰對政教皆不可缺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12.19世紀前期法國人比奧認為,《詩經》“以古樸的風格向我們展示了上古時期的風俗習尚、社會生活和文明發(fā)展程度”。他所強調的是《詩經》具有A.強大的藝術感染力B.濃厚的古典主義韻味C.質樸的現實主義色彩D.鮮明的浪漫主義傳統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曾感嘆說:“唐人詩歌,其于先世及當時事,直辭詠寄,略無避隱!奔词鼓切胺峭忾g所應知”的宮闈秘聞,詩人“反復極言”,“上之人亦不以為罪”,“今之詩人”則絕不敢如此。這段論述說明了A.唐朝詩人熱衷于描寫宮廷秘史 B.唐朝詩歌空前繁榮C.開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發(fā)展 D.詩人受人尊重的原因清人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書者甚少愛看識趣閑文者特多!边@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強C.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D.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有一位英國著名哲學家曾經明確指出:“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靈追求自由的運動。”下列言論能夠佐證這位哲學家觀點的是A.贖罪券增加的僅僅是貪婪之心 B.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師C.上帝的恩典不是賜給所有的人 D.教皇沒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權力“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是啟蒙運動的口號!边@是康德對啟蒙運動含義的理解,你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A.啟迪和開導人們的反封建意識,給黑暗中的人們帶來光明和希望B.要以人為中心考察一切,認識一切C.人生活在世界上,為人處世要有理智D.人要運用自己的理智,對世間萬物做出自己的判斷霍克海默?阿道爾諾說:“在啟蒙精神的發(fā)展過程中,總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論觀點受到毀滅性的批判。”在啟蒙運動中受到批判的理論或觀點不包括A.“一個國王、一種法律、一個信仰”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權力來自上帝”C.“哪里沒有法律,哪里就沒有自由”D.“教皇是太陽,國王是月亮,國王的權力借自教皇”智者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四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主要表現在A.宣傳發(fā)展了人文主義 B.沖擊了天主教會的束縛C.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 D.促進新的生產關系發(fā)展馬克思說:啟蒙思想家“已經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并且從理性和經驗中而不是從神學中引出國家的自然規(guī)律”。啟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經驗”基于A.君主的權力與黨派的信仰   B.權威的判斷與歷史的傳統 C.自然科學進步和資本主義發(fā)展   D.民族國家的意志與精神的寄托19世紀初期,當蒸汽機車轟鳴奔馳的時候,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還得到處給別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快:“我看到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進科技A.極大地沖擊了社會關系 B.擴大了社會交往的范圍C.改變了落后的社會制度 D.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混亂材料二 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舉賢良對策》材料三 厚斂于民以養(yǎng)禽獸,而使民饑以死,則無異于驅獸以食人矣……蓋侈用則傷財,傷財必至于害民。故愛民必先于節(jié)用。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材料四 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是故桀紂之亡,乃所以為治也,秦政、蒙古之興,乃所以為亂也!瓰槌颊咻p視斯民之水火,即(使)能輔君而興,從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嘗不背也。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請回答:(1)材料一認為天下得失的關鍵因素是什么?為此,孟子提出了怎樣的政治主張?(2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張?其積極意義是什么?此時儒學地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出現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8分)gkstk(3)材料三中朱熹認為愛民的關鍵是什么?這一時期儒學的地位如何?(3分)(4)據材料四,指出黃宗羲評價天下治亂的標準是什么?為此他提出了什么理論、觀念?根據所學知識,指出明末清初黃宗羲等進步思想家對儒學發(fā)展的影響。(5分)(5)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階段的儒學家治國理念的共同之處。(1分)從儒學地位的變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認識?(2分)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宋代)士大夫家以藏書名者,所在多有!渥罡徽,至逾十萬卷,蓋超過于宋之館閣矣。”――摘自柳詒征《中國文化史》圖為中國、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較圖材料三 這種特色,不僅在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學等自然科學各分支中表現出來,在工程技術、農學、醫(yī)藥學等方面更突出地顯示出來。譬如,就我國古代的物理學而言,力學知識是與農耕技術、都邑建筑、鐵制工具、各種原動力和簡單機械的應用、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選配等緊密相連的;聲學知識是與樂器制造、音樂娛樂活動、禮樂制度的推進、特殊需要建筑的建造以及軍事活動等緊密相關;熱學與物性學知識則與冶煉業(yè)和煉丹術、火藥、火箭的研制,氣象、氣候的觀測以及日常生活等相聯系電學與磁學知識則與雷電現象的觀察、防避,冶鐵業(yè)的發(fā)展,地形測量,航海事業(yè),軍事,醫(yī)學以及日常生活等緊密相關光學知識則與古鏡研制、照相、火的利用、自然現象的觀察、對天然晶體的考察等息息相連。――摘自袁運開《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歷史概貌及其特征》指出材料一所述的歷史現象并說明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2)據材料二,比較并指出3-15世紀和15世紀后兩個時期中西科技成果比較的走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5世紀以后中國科技發(fā)展走勢的原因。28.人文精神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材料二 圖1是中古時期的《三女神》畫像。中古時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縛,人們并不欣賞人體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單調、僵硬且面無表情。圖2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女神》畫像。作品極力贊揚人體之美,將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材料三 啟蒙運動時期著名思想家的言論:伏爾泰: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項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盧梭:人生來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說是自由的動物。那么,人民的自由雖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賜予的,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從圖1到圖2作品特征的差別,反映了當時歐洲社會思潮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簡析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分)(3)據材料三,概括啟蒙運動對人文精神的新發(fā)展。(4分)(4)談談人文精神的不斷發(fā)展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影響。(3分)目的:限制君權,施行仁政。(2分) 地位:成為封建正統思想(或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 根本原因:董仲舒新儒學適應了漢武帝強化中央集權的需要。(2分)(3)關鍵:薄斂節(jié)儉。(1分) 地位:南宋后,逐漸成為長期占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2分)(4)標準:百姓的憂樂。(1分) gkstk主張:限制君權,言論自由(或天下為主,君為客)。(2分)影響:批判繼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煥發(fā)新的生機。(2分)(5)理念:以民為本(或關注民生)。(1分)認識:儒學的發(fā)展不斷適應統治者和時代的需要(或與時俱進)。(2分)27.(14分)(1)現象:宋代士大夫大量藏書。(2分)原因:宋朝時活字印刷術的出現,使書籍得以大量印制,為士大夫藏書提供了方便。(2分)(2)走勢:3-15世紀中國科技領先于西方,15世紀以后中國科技逐漸落后于西方。(2分)原因:小農經濟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科技發(fā)展缺乏社會推動力; 科舉制阻礙了大多數讀書人對科技進步的追求; 重農抑商政策和明清海禁政策則阻隔了中西文化交流; 傳統“重道輕器”觀念也對知識分子產生了負面影響。(6分,答出三點即可)(3)特色:經驗性、描述性、實用性與本土化。(2分)28.(15分)(1)強調人的價值和作用。(2分)(2)變化:從服膺宗教神學到提倡人文主義。(2分)原因:14世紀以來,資本山西省山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歷史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242081.html

相關閱讀: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四次月考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