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一中2015——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年級歷史試題第Ⅰ卷(共60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把相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小題2分,共30題)1、閱讀周朝分封制的規(guī)定與周天子的實力表格,從中你可以獲得的正確歷史信息有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畝150千畝100千畝60千畝軍隊六軍三軍三軍一軍①分封制在保證周王室強大的條件下進行的 ②分封制調整了奴隸主貴族在財產和權力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過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進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長達數(shù)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fā)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發(fā)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B.焚書坑儒實行思想控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3、有史家認為:從秦漢起,官僚體制就是中國制度的核心問題,而這個核心問題又可以分成兩個大的子問題,一是官僚的選拔問題,二是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隋唐時期統(tǒng)治者解決“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題的重要舉措是A.廢分封置郡縣 B.建立法律體系 C.確立三省六部制 D.實行科舉制4、有人評價說,宋朝一代,官員多如天上銀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說,宋朝一代,目不見官。導致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員人浮于事 B.北宋科舉考試的發(fā)展 C.北宋強化中央集權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訓5、下列有關科舉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是一種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選官制度 B.有利于世家大族壟斷官場 C.保證了專制政府行政人員的來源 D.為行政效率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 6、明朝的內閣距離皇帝寢宮1000米,清朝的軍機處距離皇帝寢宮只有50米。政務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寢宮的這一過程,從本質上體現(xiàn)了A.皇宮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斷提高 C.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D.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7、下列圖片能作為說明古希臘民主制度產生原因的資料的是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8、在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進程中,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視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婦女的政治地位 B.從治“公民”到治“萬民”C.不斷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權向所有的人開放9、“第五表:凡以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或對其家屬指定監(jiān)護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边@項表文反映出羅馬法A. 嚴格保護私有財產 B.規(guī)定犯罪要負刑事責任C.體現(xiàn)出公共意志的本質 D.重視監(jiān)護人的權利10、比較下列兩幅圖,兩種制度的最本質區(qū)別在于A.左圖反映了中國的民主,右圖反映了美國的民主B.左圖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民主,右圖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C.左圖反映了封建君主專制,右圖反映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D.左圖的官員都是任命的,右圖的官員都是民選的11、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被眾多的歷史學家稱為“英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對英國的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一百多年后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轉變的界標。有人評論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法案時說:“英國比歐洲任何國家也許更接近于革命!边@主要是因為A.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B.明確規(guī)定了限制國王的條款 C.工人階級和下層群眾獲得了普選權D.工業(yè)資產階級在議會取得了更多席位,確保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的穩(wěn)定 12、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準生效的美利堅合眾國聯(lián)邦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制定后多年來附有26條修正案,迄今繼續(xù)生效。下列有關美國1787年憲法的評述,正確的是①體現(xiàn)了孟德斯鳩的分權理論 ②體現(xiàn)了中央集權的原則 ③反映了州權至上的精神 ④體現(xiàn)了民主和分權權衡的原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近代美、德、法三國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頒布了本國憲法。三國憲法的相同點主要有①政權組織實行責任內閣制 ②都實行資產階級代議制 ③議會一般實行兩院制 ④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從適應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看,下列著作最具有進步意義的是: A.《海國圖志》 B.《農政全書》 C. 《資政新篇》 D.《天朝田畝制度》15、有學者指出:“一部中國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國文明轉型史,而這個轉型運動是有其明顯的階段性的。甲午戰(zhàn)爭便是一極重要的階段——它標志著一個階段的結束和另一階段的開始!潜闶怯伞幕M入‘五化’ 沒有‘五化’,則‘四化’往往是徒勞!边@里多出的“一化”是指A.工業(yè)化 B.科技現(xiàn)代化 C.政治民主化 D.國防現(xiàn)代化16、梁啟超評價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絕后的大意義”,“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由此推斷,梁啟超認為辛亥革命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B.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D.擴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17、1902年,北京城一茶館里四位中國人在聊天,張義說:“我參加過公車上書!崩钚琳f:“我參加過義和團運動!蓖跗秸f:“我家住在東交民巷!壁w洋說:“我在京師大學堂讀書!彼麄儺斨姓l的話不符合當時的現(xiàn)實A.王平 B.李辛 C.張義 D.趙洋18、當代學者提出了“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的觀點,這是對五四運動歷史地位的一個新提法,但究其實質,其主要認為五四運動是中國 A.舊民主主義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B. 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開端C.資產階級共和國向著人民民主專政過渡的開始D. 政治制度與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起點19、有人形象地說南京既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終點。下列能夠印證這種說法的兩個歷史片段是①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艦上簽訂不平等條約 ②洪秀全在南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③孫中山在南京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次國務會議 ④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政府“總統(tǒng)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20、臺灣22、以下三幅歷史圖片與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發(fā)展相關,根據(jù)圖片文字說明,給這三幅圖片確立適當?shù)闹黝}A.民主政治的成就 B.民族團結的力量C.改革開放產生的巨變 D.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作用23、《陜甘寧邊區(qū)憲法原則》規(guī)定:“邊區(qū)各少數(shù)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區(qū)得劃定民族區(qū),組織民族自治政權,在不與省憲抵觸的原則下,得訂立自治法規(guī)!庇纱丝芍狝.陜甘寧邊區(qū)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區(qū)B.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已經有了民族自治的設想C.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具有憲法性質的法律是《陜甘寧邊區(qū)憲法原則》D.新中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是根據(jù)《陜甘寧邊區(qū)憲法原則》實行的24、一位村長說:“現(xiàn)在做村官太累了,擔子重,壓力大。過去村委會主任是上面指派, 只要把鄉(xiāng)、鎮(zhèn)的任務完成就行了。現(xiàn)在不同了,這個職務是老百姓給的,除了上面滿意,你更得對百姓負責!币陨洗骞偃蝿盏淖兓饕且驗檗r村 A.實行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B.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國家領導體制 C.堅持和加強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 D.健全和發(fā)展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25、根據(jù)中國國情, 黨和政府在某些地區(qū)先后設立了民族自治區(qū)、 經濟特區(qū)和特別行政區(qū)。三者的共同之處是A.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統(tǒng)一管轄和行使主權B. 都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不同的社會制度C. 都實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體制 D. 都有較大的自治管理權和行政主權26、觀察下列同新中國外交政策相關的圖片,這些圖片表明 圖1 毛澤東會見斯大林 圖2 毛澤東會見尼克松 圖3 鄧小平會見戈爾巴喬夫A.中國始終貫徹同美蘇和平共處的政策 B.冷戰(zhàn)時期美蘇在戰(zhàn)略上都需要中國C.外交政策要根據(jù)國際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 D.中國始終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27、2010年在中國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上海愈來愈成為世人矚目的城市。這個城市在20世紀曾經 ①揭開了中美關系正;男缕 ②成功舉辦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③成為第一批對外開放的窗口 ④創(chuàng)立上海合作組織,推進了新型區(qū)域合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①28、《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文本用的是荷蘭紙張、德國墨水、法國印森堡裝訂,附著意大利制作的飄帶。A.說明它采用了各國最先進的技術 B.象征著六國的合作.說明文本制作工序復雜 D.體現(xiàn)了各國間的分工一位學者認為:“除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體系!辈⒄J為:“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將是經濟流通、無止境地解決技術問題、環(huán)境問題,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費者需求之滿足!鄙鲜稣f法應出現(xiàn)于何時?A.英國光榮革命成功時 B.兩極格局的確立 C.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時 D.東歐劇變及蘇聯(lián)解體后BACCBDACACDBDC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ABDDBABAACDBDB二、 非選擇題(40分)31.答案:(1)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內蒙古包頭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293187.html
相關閱讀: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