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學科強調注重基礎,把那些最重要、最基本的主干知識作為高中物理的主要內容,同時,高中物理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增加了近代物理的內容。物理網為大家推薦了第一學期高二物理學科寒假試題,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2016學年第一學期高二物理學科寒假試題
一、選擇題
1.如圖為A、B兩物體在同一地點沿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由圖可知:
A.A出發(fā)時間比B早5s; B.15s末A、B兩物體的位移相同;
C.10s末A、B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 D.15s內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m。
2.如圖所示,兩個質量都是m的小球A、B用輕桿連接后斜放在墻上處于
平衡狀態(tài).已知墻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 現將A球向上移動一小段距離。兩球再次達到平衡,那么將移動后的平衡狀態(tài)和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比較,地面對B球的支持力N和輕桿上的壓力F的變化情況是( )
A.N變大,F變大 B.N不變,F變小 C.N不變,F變大 D.N變大,F變小
3如圖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夠長的傳送帶以恒定的速率v1沿順時針轉動,傳送帶右側有一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塊以初速度v2沿直線向左滑向傳送帶后,經過一段時間又返回光滑水平面,此時其速率為v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v1v2,則v3=v1
C. 只有v1=v2時,才有v3=v1 D. 不管v2多大,總有v3=v1
4.一吊籃懸掛在繩索的下端放在地面上,某人站在高處將吊籃由靜止開始豎直向上提起,運動過程中,吊籃的機械能與位移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 段圖像為直線, 段圖像為曲線, 段圖像為水平直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 過程中,吊籃所受的拉力均勻增大
B.在 過程中,吊籃的動能不斷增大
C.吊籃在 處的動能可能小于 處的動能
D.在 過程中,吊籃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
5.(單選)宇航員抵達一半徑為R的星球后, 做了如下的實驗:取一根細繩穿過光滑的細直管, 細繩的一端拴一質量為m的砝碼, 另一端連接在一固定的拉力傳感器上, 手捏細直管掄動砝碼, 使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 若該星球表面沒有空氣, 不計阻力, 停止掄動細直管, 砝碼可繼續(xù)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做完整的圓周運動,如圖所示, 此時拉力傳感器顯示砝碼運動到最低點與最高點兩位置時讀數差的絕對值為F. 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 根據題中提供的條件和測量結果, 可知()
A. 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 B. 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
C. 該星球的質量為 D. 該星球的質量為
二、實驗題
6.某同學用如圖甲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安裝打點計時器時,紙帶的兩個限位孔必須處在同一 線上;
(2)接通電,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后,松開
(3)將紙帶上打出第一個點記為0,并在離0點較遠的任意點依次選取幾個連續(xù)的點,分別記為1,2,3,.量出各點與0點的距離h,算出各點對應的速度,分別記為 至 ,數據如下表:
代表符號
數值(m/s)2.802.993.293.393.593.78
表中有一個數據有較大誤差,代表符號為 。
(4)修正數據后,該同學計算出各點對應速度的平方值,并作v2h圖象,如圖乙所示,若得出的直線斜率為k,則可測出重力加速度g= .與真實值相比,測出的g值 .(填偏小或偏大)
7.如圖所示,是用頻閃照相研究平拋運動時拍下的照片,背景方格紙的邊長為L=0.1m,A、B、C是同一小球在頻閃照相中拍下的三個連續(xù)的不同位置時的照片,(g取10m/ )則:
(1)頻閃照相相鄰閃光的時間間隔T=_______▲_________s;
(2)小球水平拋出的初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三、計算題
8.如圖所示,坡度頂端距水平面高度為h,質量為 的小物塊A從坡道頂端由靜止滑下,從斜面進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時無機械能損失,為使A制動,將輕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長線M處的墻上,一端與質量為 的擋板B相連,彈簧處于原長時,B恰位于滑道的末湍O點.A與B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結合在一起共同壓縮彈簧,已知在OM段A、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其余各處的摩擦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物塊A在與擋板B碰撞前的瞬間速度v的大小;
(2)彈簧最大壓縮量為d時的彈簧勢能 (設彈簧處于原長時彈性勢能為零).
9.如圖,傳送帶AB水平部分長度 =10m,長 =5m的水平面BC緊密相切傳送帶AB于B點,水平面的右端C點平滑連接一豎直面內固定的光滑半圓軌道,半圓軌道的半徑R=0.5m.傳送帶始終以 =6m/s的速度沿順時針方向運轉.一質量m=0.1kg的小滑塊無初速的放到傳送帶的A端,滑塊經過C點滑上光滑半圓軌道,已知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2,滑塊與水平面BC間的動摩擦因數 =0.1.取g=10m/ .求:
(1)滑塊在傳送帶AB上運動產生的熱量.
(2)滑塊經過C點時對半圓軌道的壓力大小.
(3)滑塊離開半圓軌道最高點拋出落到水平面BC上的位置與C點間的距離S.
10.雨滴在空中下落時,由于空氣阻力的影響,最終會以恒定的速度勻速下降,我們把這個速度叫做收尾速度.研究表明,在無風的天氣條件下,空氣對下落雨滴的阻力可由公式f= CSv2來計算,其中C為空氣對雨滴的阻力系數(可視為常量),為空氣的密度,S為雨滴的有效橫截面積(即垂直于速度v方向的橫截面積).
假設雨滴下落時可視為球形,且在到達地面前均已達到收尾速度.每個雨滴的質量均為m,半徑均為R,雨滴下落空間范圍內的空氣密度為0,空氣對雨滴的阻力系數為C0,重力加速度為g.
(1)求雨滴在無風的天氣條件下沿豎直方向下落時收尾速度的大小;
(2)若根據云層高度估測出雨滴在無風的天氣條件下由靜止開始豎直下落的高度為h,求每個雨滴在豎直下落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所做的功;
(3)大量而密集的雨滴接連不斷地打在地面上,就會對地面產生持續(xù)的壓力.設在無風的天氣條件下雨滴以收尾速度勻速豎直下落的空間,單位體積內的雨滴個數為n(數量足夠多),雨滴落在地面上不反彈,雨滴撞擊地面時其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計,求水平地面單位面積上受到的由于雨滴對其撞擊所產生的壓力大小.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第一學期高二物理學科寒假試題,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343489.html
相關閱讀:甘肅省民樂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