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二生物下學期期末模擬試題(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Ⅰ卷 (共50分)
一、(下列各題均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1.果蠅剛毛(R)和截毛(r)這對相對性狀是由X和Y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可發(fā)生該等位基因分離的細胞是(  )
①初級精母細胞、诖渭壘讣毎、鄢跫壜涯讣毎
④卵原細胞、菥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2.如圖所示為某高等生物細胞局部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如果1 代表Y染色體,則形成該細胞的場所是精巢
B.該生物細胞中,染色體最多有8條
C.要鑒定圖中1的主要成分,理論上選用的鑒定試劑是雙縮脲試劑和甲基綠
D.如果a上某點有基因B,a′上相應位點的基因是b,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變
3.下列為卵巢中一些細胞圖像,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圖中所示細胞分裂具有連續(xù)性,則順序依次為甲→丙→乙→丁
B.若乙的基因組成為AAaaBBbb,則丁的基因組成為AaBb
C.與乙相比丁細胞染色體數(shù)減半,所以它一定為卵細胞
D.甲、乙、丙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組數(shù)依次為4、2、1
4.某同學利用紅色彩球(標記D)和綠色彩球(標記d)進行“性狀分離比模擬實驗”的過程中進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錯誤的做法是( )
A. 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兩種彩球各10個
B. 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兩種彩球各10個
C. 在每次隨機抓取彩球之前搖勻小桶中的彩球
D. 在抓取10次后統(tǒng)計分析彩球組合類型比例
5.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 ,不正確的是(  )
A.在DNA分子結構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一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堿基
B.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 *** 段,一個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個基因
C.一個基因含有許多個脫氧核苷酸,基因的特異性是由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的
D.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一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或2個DNA分子
6.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一個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則該片段(  )
①攜帶遺傳信息、谏厦嬗忻艽a子 ③能轉錄產生RNA
④能進入核糖體、菽苓\載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7.如圖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某兩個階段的示意圖,圖丙為圖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圖。對此分析合理的是(  )

A.圖甲所示過程主要發(fā)生于細胞核內,圖乙所示過程主要發(fā)生于細胞質內
B.圖中催化圖甲、乙所示兩過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圖丙中a鏈為模板鏈,b鏈為轉錄出的子鏈
D.圖丙中含有兩種單糖、五種堿基、五種核苷酸
8.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甲??????→ATP、酶、原料乙
A.若甲是DNA,乙是RNA,則此過程要以為甲模板,酶是RNA聚合酶
B.若甲是DNA,乙是DNA,則此過程要以甲為模板,酶是DNA聚合酶
C.若甲是RNA,乙是DNA,則此過程為轉錄,原料是脫氧核苷酸
D.若甲是RNA,乙是蛋白質,則此過程為翻譯,原料是氨基酸
9.下圖為人體對性狀控制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分析可得出(  )

A.過程①、②都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 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會使皮膚變白
C.1和2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個細胞中 D.老年人細胞中不含有2
10.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
①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谠松锏倪z傳物質是RNA ③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是DNA、芗毎|中的遺傳物質是RNA、菁仔虷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1.關于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的主要區(qū)別,錯誤的是(  )
A.染色體結構變異是染色體的一個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換等,而基因突變則是DNA分子堿基對的增加、減少或改變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發(fā)生基因突變,而只有真核生物能發(fā)生染色體變異
C.基因突變一般是微小突變,其對生物體的影響較小,而染色體結構變異是較大的變異,其對生物體的影響較大
D.兩者都能改變生物的基因型
12.某原核生物因一個堿基對突變而導致所編碼蛋白質的一個脯氨酸(密碼子有CCU、CCC、CCA、CCG)轉變?yōu)榻M氨酸(密碼子有CAU、CAC);蛑邪l(fā)生改變的是(  )
A.G≡C變?yōu)門=A B.A=T變?yōu)镃≡G
C.鳥嘌呤變?yōu)樾叵汆奏?D.胞嘧啶變?yōu)橄汆堰?br>13.二倍體水稻高稈對矮稈為顯性,在矮稈品種田中發(fā)現(xiàn)了一株高稈植株,用這一高稈植株進行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了多個植株,這些植株有可能是(  )
A.不能開花結籽的矮稈植株 B.能開花結籽的矮稈植株
C.能開花結籽的高稈和矮稈植株 D.能開花結籽的高稈植株
14.以二倍體植物甲(2N=10)和二倍體植物乙(2n=10)進行有性雜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擊的方法使F1的減數(shù)分裂時整套的染色體分配到同一 個配子中,再讓這樣的雌雄配子結合,產生F2。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甲和乙能進行有性雜交,說明它們屬于同種生物
B.F1為四倍體,具有的染色體為N=10、n=10
C.若用適宜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F1幼苗,則長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擊的方法導致配子中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產生的F2為二倍體
15.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的實踐活動,以下調查方法或結論不太合理的是(  )
A.調查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多基因遺傳病,如原發(fā)性高血壓、冠心病等
B.調查時應分多個小組、對多個家庭進行調查,以獲得足夠大的群體調查數(shù)據(jù)
C.為了更加科學、準確調查該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應特別注意隨機取樣
D.若調查結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發(fā)病率較高,則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16.下表表示人體組織液和血漿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shù)據(jù)。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成分(ol/L)Na+K+Ca2+g2+Cl-有機酸蛋白質
①1425.02.51.5103.36.016.0
②1474.01.251.0114.07.51.0
A.①屬于血漿,因為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B.②屬于組織液,①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②的增多
C.肝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①至少需穿過5層磷脂分子層
D.②與①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毛細血管壁的選擇透過性
17.乙酰膽堿的主要功能是從神經細胞攜帶信號到肌肉。一旦信號通過,立即發(fā)生乙酰膽堿 乙酸+膽堿。分解后的膽堿在Na+協(xié)同下運入細胞重新合成乙酰膽堿,下列敘 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發(fā)生能提高動物的適應能力 B.該酶的作用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C.乙酰膽堿經主動運輸穿過突觸前膜而傳遞興奮 D.神經毒氣與該酶結合可擾亂心肌信息傳遞
18.下圖箭頭表示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其中哪一條最為正確(  )


19.某人不小心從高處摔下,到醫(yī)院檢查,下列與確定此人神經中樞受損無關的檢查是( )
A.針刺雙腳觀察是否有反應 B.檢查血細胞的數(shù)量是否有變化
C.檢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復述醫(yī)生的一段話
20.下列哪一項是通過減少生長素產生量而發(fā)生的 (  )
A.修剪樹籬,降低其高度,可以使其枝繁葉茂
B.稻農將水稻種子置于流動的河水中一段時間,促其早發(fā)芽
C.將未成熟果實密封一段時間,果實成熟時間縮短
D.移栽樹苗之前,將部分葉片摘除,樹苗更容易成活
21.某研究性題小組的同學對植物生長素非常有研究興趣,設計了圖1、圖2所示實驗:探究單側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轉移了,還是將生長素分解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圖1可知單側光將生長素分解,從而引起胚芽鞘彎曲
B.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則單側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轉移了
C.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則說明單側光將生長素分解了
D.胚芽鞘尖端對胚芽鞘彎曲起關鍵作用
22.下列措施中符合生態(tài)學原理的是(  )
A.只要保護好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就可以全面實 現(xiàn)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B.設法提高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的效率,盡量減少甚至不使用有害農藥
C.為控制外物種入侵造成的嚴重災害,也應將其天敵共同引入
D.人類可以改造環(huán)境,從而使人口數(shù)量超越環(huán)境容納量,以緩解人口壓力
23.標志重捕法和樣方法是調查種群密度的兩種常用方法。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隨機取樣方n個,每個樣方的生物個體數(shù)量為X1、X2、…Xn,則樣方內生物個體數(shù)量的平均值為(X1+X2+…+Xn)/n
B.調查動物的種群密度時一般采用標志重捕法
C.計數(shù)時同種生物個體無論大小都要計數(shù)
D.標志重捕法中種群數(shù)量的估算公式是:標志個體數(shù)×重捕標志個體數(shù)/重捕標志個體數(shù)
24.下列實例中,屬于生物群落的是(  )
A.海洋中的全部魚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蟲
C.一棵枯樹和其上的苔蘚、真菌、昆蟲、蝸牛等全部生物
D.一個池塘中的藻類、魚類、細菌、蚌、水生昆蟲等全部生物
25.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物質循環(huán)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質流是循環(huán)的,能量流是單向的,信息流往往是雙向的
C、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級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類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傳遞有利于溝通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huán)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具有調節(jié)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作用

第Ⅱ卷 非選擇題(26~31題,共50分)
26.(18分)如圖1表示某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圖2表示該果蠅所產生的一個異常生殖細胞,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1)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X染色體上的W基因在__________期形成兩個W基因,這兩個W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發(fā)生分離。
(2)若一個精原細胞的一條染色體上的B基因在復制時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中一個A替換成T,則由該精原細胞產生的精細胞攜帶該突變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3)基因B-b與W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精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在次級精母細胞中性染色體組成為______ __。
(5)圖2所示的是一個異常的精細胞,造成這種異常的原因是在該精細胞形成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在圖3中繪出與該精細胞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另一個精細胞的染色體組成。
(6)若該果蠅的后代中出現(xiàn)了一只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可育雌果蠅,該果蠅性成熟后與一只正常雄果蠅交配,后代可能出現(xiàn)________種性染色體組成,分 別是________ ____。(不考慮染色體異常導致的致死現(xiàn)象)
27.(18分)下圖是大白鼠細胞內某生理過程示意圖,下表是其曲細精管細胞中存在的兩種水通道蛋白AQP7和AQP8的部分比較。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比較項目AQP 7AQP8
多肽鏈數(shù)11
氨基酸數(shù)269263
RNA1 5001 500
對汞的敏感性對汞不敏感對汞敏感
睪丸中表達情況成熟的精細胞中表達初級精母細胞到精細胞中表達
(1)圖示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在大白鼠細胞中可進行該生理過程的結構有________,在圖中方框內用“→”或“←”標出該過程進行的方向。
(2)丁的名稱是________,它與乙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3)圖中甲的名稱為________,其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
(4)從AQP7和AQP8在睪丸中的表達看,細胞分化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的結果。
(5)控制AQP7的基因中堿基的數(shù)目至少為________個(不考慮終止密碼子)。
(6)在AQP7和AQP8合成過程中,與核糖體結合的信使RNA堿基數(shù)目相同,但AQP7和AQP8所含氨基酸數(shù)目不同,原因是(不考慮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所引起的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白鼠汞中毒后,對初級精母細胞和精子的影響,哪一個更大些?________。
28.(8分) 某雌雄異株二倍體植物為XY型性別決定,該植物有藍花和紫花兩種表現(xiàn)型,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體上)、B和b(位于義染色體)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素形成的生物化學途徑如右圖所示,即紫色素的形成與酶A強烈相關,但酶A的生成過程會被酶B強烈抑制。
現(xiàn)用藍花雄株( )與某紫花雌株雜交,F(xiàn)1中的雄株全為紫花。請回答下列問題:新標第 一 網(wǎng)
(1) 親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F1中的雌株表現(xiàn)型為_______。
(2) 若該藍花雄株( )與另一雜合紫花雌株雜交,則F1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
(3 )若將上述兩親本的體細胞雜交,培育出新植株,新植株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體細胞有_______個染色體組 ,理論上新植株開花的顏色為______________。
(4)圖中紫色素的形成過程說明基因可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進而控制生物性狀。
29.(19分)為研究高等動物的神經調節(jié),科學家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在蛙的坐骨神經表面放置兩個電極,連接到一個電表上(電表指針偏轉方向代表電流方向)。靜息時,電表沒有測出電位差(如下圖中①所示)。若在圖①所示神經右側的相應位置給予一適當?shù)拇碳,則電流表指針偏轉的順序依次為B→________。

依據(jù)所觀測到的電流表指針偏轉情況,繪制出的電流變化情況曲線是下圖中的________。

該實驗表明:在一個神經元內,興奮是以________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
(2)某反射弧結構完整,效應器為骨骼肌?蒲腥藛T用電極分別刺激傳入 神經和骨骼肌,同時用電流表分別記錄傳出神經的電流變化情況,則兩次電流表的偏轉情況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分離獲得兩個蛙的心臟:第一個蛙心臟帶有完整神經,第二個蛙心臟通過手術剔除全部神經。將兩個蛙心臟都裝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持續(xù)刺激第一個蛙心臟的神經幾分鐘,發(fā)現(xiàn)心跳加速;隨即將其中的任氏液吸出并轉移到第二個未被刺激的蛙心臟內,發(fā)現(xiàn)后者的跳動也加速了。實驗中的“任氏液”相當于蛙體內的________(填成分名稱),以維持蛙心臟正常的生理功能。根據(jù)該實驗,可以作出的推斷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8分)生產實踐中總結出“根深葉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寶貴經驗,即根必須生長得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長。請回答:
(1)根尖是植物細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細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運輸,能夠抑制側根向周圍生長,促進主根向更深的土層生長;蔬菜育苗移栽時,切除主根,可促進側根生長。以上現(xiàn)象說明根具有____________現(xiàn)象。
(2)在用IAA處理插條生根時,如果IAA的濃度較低,適合采用__________法處理插條,此時室內的環(huán)境最好是遮陰且____________,以保持IAA溶液的較低濃度。
(3)IAA除具有促進生根的功能外,還具有防止脫落的功能。某研究結果如圖所示。據(jù)圖可知,IAA對脫落的效應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4)脫落的生物化學過程主要是水解離層的細胞壁和中膠層,使細胞分離。與脫落有關的酶類較多,其中______________是較為關鍵的。
31.(9分)下表是生態(tài)學家對某棄耕多年的荒地進行調查后,繪制的其中一條食物鏈的3個營養(yǎng)級(植物、田鼠、蛇)的能量分析表。(單位:J/h2.a):
營養(yǎng)級同化能量未被利用能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釋放量凈生產量
A2.48×10112×10111.2×10103.6×10102.12×1011
B2.4×1076×1054×1052.3×1071×106
C7.46×1082.4×1076×1067.16×1083×107
(1)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 J/h2.a,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 (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陽能。
(2)請就表格中研究的對象用箭頭和字表示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碳元素流動模型。

(3)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
(4)該荒地的群落演替類型為 。
(5)由于某些原因導致蛇的數(shù)量大量減少,造成鼠災泛濫。生態(tài)學家繼續(xù)研究了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田鼠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規(guī)律,構建了如下的 數(shù)學模型,請完成下表:

構建數(shù)學模型的一般方法 構建田鼠種群增長模型的主要步驟
I.觀察對象,搜集現(xiàn)實信息I.田鼠繁殖能力很強,在最初的一個月內,種群數(shù)量每天增加1.47%
Ⅱ.提出合理的假設Ⅱ.
Ⅲ.根據(jù) ,用適當?shù)臄?shù)學形式對事物的性質進行表達Ⅲ.Nt=No•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數(shù)量,t表示天數(shù),入表示倍數(shù),No表示最初的田鼠的數(shù)量。)
Ⅳ.通過進一步實驗或觀察等, 對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Ⅳ.觀察統(tǒng)計田鼠數(shù)量,對自己所建立的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


生物試題(二)參考答案
第Ⅰ卷 選擇題(共50分)
1-5 BBDDA 6-10 CCCCC 11-15 CAACA 16-20 CCDBA 21-25DBDDC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
26. (1)間 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 (2)1/4 (3)基因的自由組合 這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染色體上 (4)XX或YY (5)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一對姐妹染色單體(或者Y染色體)沒有分離 如圖所示
(6)6 XXX、XXY、XX、XY、XYY、YY

29. (1)A→B→C(→B) C 局部電流(或電信號) (2)偏轉 不偏轉 (3)組織液(或內環(huán)境、組織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 神經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后, 會分泌某種化學物質,引起心臟興奮而加速跳動
30.(1)頂端優(yōu)勢 (2)浸泡 空氣濕度較高 (3)IAA的施用部位和IAA的濃度 (4)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43067.html

相關閱讀:生物選擇題題型解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