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12頁,其中第42,43 題為選考題,其它題為必考題。滿分300 分,考試用時150 分鐘。
2.考生一律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3.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 卷(140 分)
一、(每小題4 分.共14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庫蓄水量變化的重要指標(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為某水庫各月水量盈余率統(tǒng)計表。讀下表完成1~2題:
1.下列關于水庫儲水量說法正確的是 ( )
A.12月份水庫的儲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庫的儲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庫的儲水量最小 D.8月份水庫的儲水量最大
【答案】B
【解析】從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可知,當水量盈余率 1時,流入量等于流出量;當水量盈余率小于1時,流入量小,流出量大,水庫水量減少;當水量盈余率大于1時,流入量大,流出量小,水庫儲水量增多:3月水庫總儲水量最大。
2.該水庫最有可能位于 ( )
A.西歐地區(qū) B.東南亞地區(qū) C.地中海地區(qū) D.中亞地區(qū)
【答案】C
【解析】假設水庫每月的流出量是不變的,該水庫4-8月水量盈余率在1以下,說明河流流水量小。北半球地中海氣候符合這一特征。
高房價和擁堵的交通備受城市居民關注。圖甲是我國某城市平均房價等值線(單位:元/m2)分布示意圖。圖乙是該城市某一區(qū)域不同時間的地鐵使用量統(tǒng)計圖。
據(jù)此回答3~4題。
3.圖甲中P處房價明顯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依山傍水鄰近風景區(qū),環(huán)境優(yōu)美
B.附近有公路線交匯,交通便捷
C.接近文化區(qū),有眾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D.地勢平坦,有工廠在此集聚
【答案】:D
【解析】:工廠聚集地環(huán)境污染較嚴重,環(huán)境條件較差,所以房價不可能偏高。答案:D
4.圖乙反映的地區(qū)最可能是圖甲中的( )
A.M B.F C.O D.P
【答案】:A
【解析】:圖乙顯示,該區(qū)地鐵早上乘客以流入為主,傍晚乘客以流出為主,說明該區(qū)白天人口多,夜間人口少,這是中心商務區(qū)人口流動的典型特征。答案:A
近年來,我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工程中,采用了質量很好的透水磚,這給城市帶來了諸多方面的環(huán)境效益。據(jù)此回答5~6題。
5. 城市中以往多采用釉面磚、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質鋪設地面,這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主要危害有
①阻斷了大氣降水直接補充地下水的途徑
②冬季雨雪天氣極易使地面結冰,引起交通和出行困難
③影響了城市植被的生長
④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氣的干燥程度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6.除了鋪設透水磚以外,下列哪些做法對改善我市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直接影響
A.拓寬馬路寬窄 B.推廣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
C.擴大郊區(qū)發(fā)展花卉、蔬菜的生產(chǎn)規(guī)模 D.增加高耗能工業(yè)
油菜是我國分布最廣的油料作物。下圖是油菜在同一時期不同地區(qū)的生長狀況圖,讀圖回答7~8題。
7.圖中甲地的油菜生產(chǎn)的水源主要來自于
A.河流水 B.土壤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8.乙地種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區(qū)的主導因素是
A.地勢相對平坦 B.熱量條件好 B.土壤肥沃 D.灌溉便利
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勘探隊員觀察到,甲處有一自北向南流的河流,東岸沖刷嚴重;某日,國際標準時10∶50時,該地鉆孔處旗桿的影子縮為一個點。讀圖完成9~10題。
9.該地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西半球
C.一年中可能有兩次太陽直射
D.盛行風為東北風
10.有關該地的判斷正確的是
A..四個鉆孔都可能鉆到地下溶洞
B. 乙處巖石可能為變質巖
C.甲處河流不可能有地下水補給
D.鐵礦礦體形成時間比斷層晚
11.根據(jù)上表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鋼鐵工業(yè)的原料指向型變?yōu)閯恿χ赶蛐?B.工業(yè)生產(chǎn)自動化程度提高
C.鋼鐵工業(yè)對原料的利用率不斷提高 D.工業(yè)新采用的原料越來越多
第II卷(非選擇題160分)
36.(26 分)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右圖是秘魯年降水量分布圖(單位:mm³),左圖是秘魯人口、礦產(chǎn)、河流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秘魯先后完成了馬赫斯及首都利馬等多條調水工程
(1)讀圖簡單概述秘魯年降水量分布規(guī)律。(6分)
(2)說出厄爾尼諾現(xiàn)象發(fā)生年份當?shù)貪O業(yè)減產(chǎn)還是增長,以及減產(chǎn)或增產(chǎn)原因是什么?。(8分)
(3)分析秘魯修建這些調水工程的主要原因。(12分)
37.(20分)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離不開能源。人類通過自己的生產(chǎn)活動從自然界獲取物質和能量。根據(jù)所給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每單位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DP)的一次能源消費量:以美國為 1,我國為 2.3,日本為 0.47,印度為1.3。我國石油、天然氣生產(chǎn)成本高于大多數(shù)國家;噸煤成本高于美國。
材料二:據(jù)《中國環(huán)境報》2004 年2 月18 日載:我國從1993 年起成為石油凈進口國,1999 年石油總消耗的22%為進口石油,到2010 年該數(shù)字預計達到40%。
材料三: 10 億千瓦時發(fā)電量所需勞動力數(shù)量比較表
煤炭、核能發(fā)電 太陽能發(fā)電 風電場 100?116 人 248 人 542 人
(1)隨著社會和科技發(fā)展,從第 次科技革命以來,與煤炭相比,石油作為能源有什么優(yōu)點?(6分)
(2)根據(jù)材料一、二分析判斷,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國際大型石油公司將進入中國市場,我國能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6分)
(3)根據(jù)材料三和我國國情,有專家建議,我國應大力發(fā)展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其主要理由有哪些?(8分)
42.(10分)地理選考題(請在以下A、B、C三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選,判作所做第題計分)
A 環(huán)境保護
材料: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其浮在空中很難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會對人體后,大量PM2.5被吸入人體后直徑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fā)多種疾病。
回答下列問題:降低PM2.5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B 自然災害:
2014年1月11日上午,云南省鎮(zhèn)雄縣果珠鄉(xiāng)高坡村趙家溝村民小組發(fā)生特大山體滑坡災害,總計約21萬立方米的滑坡體從陡坡上傾瀉而下,將趙家溝14戶民房損毀掩埋,造成46人死亡2人受傷。
簡述我國西南地區(qū)地質災害頻發(fā)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C 旅游地理
右圖為武夷山的鳥瞰圖,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其丹霞地貌主要是由紅色砂巖組成。
(1)武夷山位于哪兩個省之間?是什么走向?
(2)構成武夷山巖石的類型屬于( )
A.花崗巖 B.沉積巖 C.玄武巖 D.變質巖
42A環(huán)境保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55325.html
相關閱讀:2013高二地理上冊期中調研檢測試卷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閿涙碍婀伴弬鍥у敶鐎瑰湱鏁辨禍鎺曚粓缂冩垹鏁ら幋鐤殰閸欐垼纭€閻氼噯绱濈拠銉︽瀮鐟欏倻鍋f禒鍛敩鐞涖劋缍旈懓鍛拱娴滄亽鈧倹婀扮粩娆庣矌閹绘劒绶垫穱鈩冧紖鐎涙ê鍋嶇粚娲?閺堝秴濮熼敍灞肩瑝閹枫儲婀侀幍鈧張澶嬫綀閿涘奔绗夐幍鎸庡閻╃ǹ鍙у▔鏇炵伐鐠愶絼鎹㈤妴鍌氼洤閸欐垹骞囬張顒傜彲閺堝绉圭€氬本濡辩悮顓濋暅閺夛拷/鏉╂繃纭舵潻婵婎潐閻ㄥ嫬鍞寸€圭櫢绱濈拠宄板絺闁線鍋栨禒鎯板殾 bjb@jiyifa.com 娑撶偓濮ら敍灞肩缂佸繑鐓$€圭儑绱濋張顒傜彲鐏忓棛鐝涢崚璇插灩闂勩們鈧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