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垃圾資源化》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指導思想

 

化學與生活模塊主要是通過具體的生活現(xiàn)象、事實,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應用化學知識去解釋和解決相關的生活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學到化學知識,而且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和觀念,提高自身的基本素養(yǎng)。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位于選修1化學與生活模塊第四章第三節(jié),前兩節(jié)已經學習過的改善大氣環(huán)境和愛護水資源與本節(jié)構成當前環(huán)境保護的三大主題。對于增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有著重要意義。

 

2.學生分析

 

此前,學生已在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課題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和必修2第四章第二節(jié)《環(huán)境保護與綠色化學》專門學習過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同時在之前的化學學習中不斷認識到化學與環(huán)境有著重要的關系。

 

但是,要保護環(huán)境,除了改進工藝少制造垃圾外,對于不可避免產生的垃圾該怎樣處理,對于身邊的很多垃圾其實就是資源等問題,大多數學生還是不太了解;同時,學生頭腦中意識更深的可能是化學會造成環(huán)境問題,對于化學在解決環(huán)境問題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了解不多;要實現(xiàn)垃圾資源化的重要前提是對垃圾進行的合理分類,但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對垃圾的分類意識及對分類方法的認識明顯不夠。

 

三、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廢舊圓珠筆資源化過程中有機物大分子高溫下能裂化、裂解成有機小分子的知識。

 

(2)了解廢舊電池處理廠從廢舊電池中提取金屬的相關化學知識。

 

(3)認識各種垃圾分類回收的標志。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三種常見垃圾資源化的過程,了解垃圾資源化的一般流程即分類收集──分析成分──化學工藝──目標資源。

 

(2)通過對廢舊圓珠筆用途的探討,體會組成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這一基本化學規(guī)律的應用。

 

(3)通過對分類回收垃圾桶使用方法的討論,掌握對日常垃圾簡單進行分類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三種常見垃圾資源化的過程,認識到垃圾資源化的重要意義。

 

(2)通過對廢舊圓珠筆及廢舊電池資源化過程的詳細了解,認識到化學在垃圾資源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通過對我國垃圾處理現(xiàn)狀及世界各國對垃圾資源化所作努力的了解,增強投身環(huán)保事業(yè)的信心。

 

四、教學過程

 

流程圖:

 

 

 

教學過程: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化學與生活》模塊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中的現(xiàn)象緊密聯(lián)系,恰當地融人化學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切忌局限于教材的內容。本節(jié)課設計的過程中選取了洛陽同學熟悉的素材,使同學們更加容易意識到環(huán)保就在我們身邊;同時,本節(jié)課設計過程中有意突出化學在環(huán)保方面的貢獻,目的使同學們對于化學學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7596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