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小編準備了高二化學下冊化學反應速率課時檢測,希望你喜歡。
一、單項選擇題
1.同質量的鋅與酸反應制備H2,欲使反應速率最大,下列條件中最佳組合是()
①純鋅粒 ②粗鋅片 ③0.01 molL-1鹽酸
④0.01 molL-1硫酸 ⑤98%硫酸 ⑥加熱 ⑦用冰水冷卻
A.①③⑦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⑤⑥
1題變式
1-1.用鐵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下列措施不能使氫氣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熱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濃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鐵片,改用鐵粉
1-2.(濟寧期末)硫代硫酸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為: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下列各組實驗中最先出現(xiàn)渾濁的是()
實驗反應溫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V/mLc/molL-1V/mLc/molL-1V/mL
A2550.1100.15
B2550.250.210
C3550.1100.15
D3550.250.210
2.2SO2(g)+O2(g) 2SO3(g)是制備硫酸的重要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催化劑V2O5不改變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
B.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反應速率一定增大
C.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將縮短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
D.在t1、t2時刻,SO3(g)的濃度分別是c1、c2,則時間間隔t1~t2內,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為v=c2-c1t2-t1
3.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A、B、C三種氣體,保持一定溫度,在t1~t4時刻測得各物質的濃度如下表。據此判斷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測定時刻/st1t2t3t4
c(A)/molL-16322
c(B)/molL-153.533
c(C)/molL-112.533
A.在t3時刻反應已經停止
B.A的轉化率比B的轉化率低
C.在容器中發(fā)生的反應為:2A+B 2C
D.在t2~t3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1t3-t2 molL-1s-1
4.對已達化學平衡的下列反應:2X(g)+Y(g) 2Z(g)。減小壓強時,對反應產生的影響是()
A.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5.(哈三中月考)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N2(g)+3H2(g) 2NH3(g) 0,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10 s內,c(H2)下降了0.75 mol/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v1大于0.025 mol/(Ls)
B.氫氣的起始瞬時速率為0.075 mol/(Ls)
C.10秒內氨氣的平均速率為0.05 mol/(Ls)
D.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v1增大,陰影面積減少
6.在恒溫恒容下,某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H2 2H。若反應物的濃度由0.1 molL-1降到0.06 molL-1需20 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 molL-1需要反應的時間為()
A.等于18 s B.等于12 s
C.大于18 s D.小于18 s
二、雙項選擇題
7.等質量的鐵與過量的鹽酸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進行反應,測定在不同時間t產生氣體體積V的數據,根據數據繪制得到下圖,則曲線a、b、c、d所對應的實驗組別可能是()
組別c(HCl)/molL-1溫度/℃狀態(tài)
12.025塊狀
22.530塊狀
32.550塊狀
42.530粉末狀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8.(臨沂模擬)一定條件下在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2 mol O2,發(fā)生反應2SO2(g)+O2(g) 2SO3(g),進行到4 min時,測得n(SO2)=1.2 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進行到2 min時,容器中n(SO3)可能為0.5 mol
B.當v(SO2)?v(O2) ?v(SO3)=2?1?2時該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
C.溫度升高時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D.4 min內氧氣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 molL-1min-1
三、非選擇題
9.一定溫度下,在2 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
(1)從反應開始到10 s時,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_____,X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少了________,Y的轉化率為________。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3)10 s后的某一時刻(t1)改變了外界條件,其速率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下圖所示:
則下列說法符合該圖象的是____________。
A.t1時刻,增大了X的濃度
B.t1時刻,升高了體系溫度
C.t1時刻,縮小了容器體積
D.t1時刻,使用了催化劑
10.向一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g)+B(g) 3C(g),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1所示,其中t0~t1階段c(B)未畫出。圖2為反應體系中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且t2、t3、t4各改變一種不同的條件。
(1)若t1=15 min,則t0~t1階段以C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v(C)=________。
(2)t3時改變的條件為_________,B的起始物質的量為________。
(3)t4~t5階段,若A的物質的量減少了0.01 mol,而此階段中反應體系吸收能量為a kJ,寫出此條件下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1.某實驗小組為確定過氧化氫分解的最佳催化條件,用如圖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反應物用量和反應停止的時間數據如下:
MnO2時間H2O20.1 g0.3 g0.8 g
10 mL 1.5%223 s67 s56 s
10 mL 3.0%308 s109 s98 s
10 mL 4.5%395 s149 s116 s
分析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相同濃度的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隨著二氧化錳用量的增加而________。
(2)從實驗效果和綠色化學的角度考慮,雙氧水的濃度相同時,加入________g的二氧化錳為較佳選擇。
(3)該小組的某同學分析上述數據后認為:當用相同質量的二氧化錳時,雙氧水的濃度越小,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少,亦即其反應速率越快的結論,你認為是否正確?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 (提示:H2O2的密度可認為近似相等)。
12.(廣東高考)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劑,可將CO2和H2O(g)轉化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時,在不同催化劑(Ⅰ、Ⅱ、Ⅲ)作用下,CH4產量隨光照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1)在0~30小時內,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和vⅢ從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反應開始后的12小時內,在第________種催化劑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將所得CH4與H2O(g)通入聚焦太陽能反應器,發(fā)生反應:CH4(g)+H2O(g) CO(g)+3H2(g),該反應H=+206 kJmol-1。
①畫出反應過程中體系能量變化圖(進行必要標注)。
②將等物質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 L恒容密閉反應器,某溫度下反應達平衡,平衡常數K=27,此時測得CO的物質的量為0.10 mol,CH4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已知: CH4(g)+2O2(g)===CO2(g)+2H2O(g) H=-802 kJmol-1
寫出由CO2生成CO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解析:解題過程中,要明確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溫度降低,反應速率減慢,B項正確。
答案:B
1題變式
1-1.解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溫度、濃度,還有固體顆粒的表面積等。不用稀硫酸改用98%濃硫酸,雖然濃度增大了,但濃硫酸使鐵鈍化,不能產生氫氣。
答案:B
1-2.解析:題意可知稀硫酸的用量相等,從溫度角度看C、D較高,從Na2S2O3的用量看D較多,故選D項。
答案:D
2.解析:催化劑能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的速率,A項錯誤;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通過濃度改變來體現(xiàn)的,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濃度不一定增大,如恒容下充入惰性氣體,速率并沒有增大,B項錯誤;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小,延長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C項錯誤;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來表示,D項正確。
答案:D
3.解析: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反應沒有進行到底,所以這是一個可逆反應,反應方程式為2A+B C,t3時刻達到了平衡而不是反應終止,A、C錯誤;達到平衡時,A轉化了2/3而B轉化了2/5,B錯誤。
答案:D
4.解析:減小壓強,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大的方向移動。
答案:C
5.解析:v(N2)=13v(H2)=130.75 molL-110 s=0.025 mol/(Ls),算得的是平均速率,起始時反應物的濃度大,正反應速率大于平均速率,A、C項正確,B項錯誤;升高溫度,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動,v1增大,陰影面積表示減小的氮氣的濃度,D項正確。
答案:B
6.解析:假設反應為勻速,需0.06-0.0240.1-0.0620 s=18 s,而實際是隨著濃度的降低速率在減小,所以需要的時間大于18 s。
答案:C
二、雙項選擇題
7.解析:化學反應速率與溫度、濃度和固體物質的表面積的大小有關,實驗1的鹽酸的濃度最小,反應的溫度最低,所以化學反應速率最慢;由于實驗3的反應溫度比實驗2的反應溫度高,所以反應速率實驗3大于實驗2;而實驗4和實驗3雖然濃度相同,但反應的溫度不同,物質的狀態(tài)也不相同,所以不能比較。
答案:AC
8.解析:平衡時n(SO3)=0.8 mol,因為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故前2 min,反應速率大于平均速率,故前2 min的n(SO3)0.4 mol,A正確;該反應速率比未體現(xiàn)出反應方向,B錯誤;溫度升高,正、逆反應速率都要增大,C錯誤;4 min內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 molL-1min-1,D正確。
答案:AD
三、非選擇題
9.解析:(1)分析圖象知:c(Z)=1.58 mol-0 mol2 L=0.79 molL-1,
v(Z)=0.79 molL-110 s=0.079 molL-1s-1,
c(X)=1.20 mol-0.41 mol2 L=0.395 molL-1。
Y的轉化率(Y)=1.00 mol-0.21 mol1.00 mol100%=79.0%。
由各物質轉化的量:X為0.79 mol,Y為0.79 mol,Z為1.58 mol可知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 1 2,則化學方程式為X(g)+Y(g) 2Z(g)。
(3)由圖象可知,外界條件同等程度地增大了該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增大X的濃度、升高體系溫度均不會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速率,A、B錯誤。由(1)中的解析可知,該反應為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縮小容器體積或增大壓強,均可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應速率,C正確。D使用催化劑可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速率,D正確。
答案:(1)0.079 molL-1s-1 0.395 molL-1 79.0%
(2)X(g)+Y(g) 2Z(g)
(3)CD
10.解析:(1)由圖1可知,在t0~t1階段C的濃度由0.3 molL-1到0.6 molL-1,則v(C)=0.3 molL-115 min=0.02 mol/(Lmin)。
(2)由該反應方程式2A(g)+B(g) 3C(g)可知減小壓強或取出部分平衡混合氣體,可同等程度地減小正、逆反應速率。在t0~t1階段,c(A)減少了0.2 molL-1,則c(B)減少了0.1 molL-1,故B的起始濃度為0.4 molL-1+0.1 molL-1=0.5 molL-1,物質的量為0.5 molL-12 L=1 mol。
(3)由題意知t4~t5階段A的物質的量減少0.01 mol,吸收a kJ 能量,則2 mol A參加反應,應吸收能量a0.012=200a kJ,故其熱化學方程式為2A(g)+B(g) 3C(g) H=+200a kJmol-1。
答案:(1)0.02 mol/(Lmin)
(2)減小壓強或取出部分平衡混合氣體 1.0 mol
(3)2A(g)+B(g) 3C(g) H=+200a kJmol-1
11.解析:(1)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相同濃度的H2O2,加入的MnO2越多,反應所用的時間越短,即分解速率越快。
(2)用0.1 g催化劑的反應速率明顯小于用0.3 g和0.8 g催化劑的反應速率;用0.8 g催化劑和用0.3 g催化劑的反應速率及反應時間相差不多,但用0.3 g催化劑節(jié)約藥品。
(3)從表中數據可知,相同體積3.0%的雙氧水中的溶質含量是1.5% 的雙氧水中溶質含量的二倍,但反應的時間卻比其反應時間的二倍小得多,由反應速率計算公式(v=c/t)可得出,此實驗條件下雙氧水的濃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快。
答案:(1)加快 (2)0.3
(3)不正確 H2O2的濃度擴大二倍(從1.5%3.0%),但反應所需時間比其二倍小的多
12.解析:(2)②設開始時CH4和H2O的物質的量為x mol,則
CH4(g)+H2O(g) CO(g)+3H2(g)
開始(molL-1) x x00
轉化(molL-1) 0.10 0.10 0.10 0.30
平衡(molL-1) x-0.10 x-0.10 0.10 0.30
則K=0.100.303x-0.102=27,解得:x=0.11,
CH4的平衡轉化率為0.10 mol0.11 mol100%=91%。
(3)CH4(g)+H2O(g) CO(g)+3H2(g)
H=+206 kJmol-1①
CH4(g)+2O2(g)===CO2(g)+2H2O(g)
H=-802 kJmol-1②
將①-②得:CO2(g)+3H2O(g)===CO(g)+3H2(g)+2O2(g)
H=+1 008 kJmol-1。
答案:(1)vⅢvⅠ Ⅱ
(2)①
②91%
(3)CO2(g)+3H2O(g)===CO(g)+3H2(g)+2O2(g)
H=+1 008 kJmol-1
高二化學下冊化學反應速率課時檢測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910292.html
相關閱讀: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高二下學期學前考試化學試題 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