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3月月考語文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高二下學期語文3月月考試題時間:120分鐘 總分:100分一、基礎知識(完成1——3題,每題2分,共6分)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你的這個不情之請讓我很為難,過兩天我再答復你吧。B.仿佛昨天才踏進校門,誰料倏忽之間,高中三年已經過去,吉光片羽,無處尋覓,令人唏噓不已。C.這件事對我無異于晴空霹靂,如同一塊珍藏多年價值連城的璧玉,頃刻間變成一塊不名一錢的瓦片。D.父親最不放心的是家庭和諧問題,盡管他臨終諄諄囑咐,長子也“承涕自任”,但最后仍不免兄弟鬩墻,家庭失和,落一個讓人唏噓不已的結局。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劉量程的《一個人的村莊》、梭羅的《瓦爾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積極的思想傾向,因而文筆清新自然,又充滿思辨色彩,耐人咀嚼。B.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誰能不信高科技會給人類帶來福音?難怪騙子們也要渾水摸魚,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C.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評論家才像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新星一樣仰視他,贊嘆他,而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已毫不相干了。D.淘寶網要做的就是打造電子商務的產業(yè)鏈勢在必行,讓這條產業(yè)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共同發(fā)展,在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分享電子商務帶來的繁榮。3、下面填入空格處的句子語意銜接最連貫的一項( )  柏青認為,不同時期的文字書寫變化均與當時的社會發(fā)展及需求有關。 。據(jù)歷代考證,這種字體是下層刀筆吏、工匠、奴隸中逐步流行起來的變體寫法,所以在當時被稱為“隸書”。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fā)展歷史由此脫離古文字階段。①但書寫起來極為不便, ②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③且字形繁復, ④故當時在民間出現(xiàn)了一種流行新字體,克服了其種種缺點,⑤篆書雖然是較整齊的長方形, ⑥將小篆的端莊工整、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形式。A.⑤②③①⑥④ B.②③⑥⑤①④ C.⑤②①③④⑥ D.⑤⑥②③④①二、論述文本閱讀(完成4——6題,每題2分,共6分)項羽究竟死于何地《太史公書》問世至今已兩千年,隨著這部巨著的流傳,項羽自殺于烏江似是無疑的了。其實,這是歷史上的訛誤。項羽真正的殉難地不是烏江而是東城,即今安徽定遠東南.(距烏江約三百里)!妒酚 項羽本紀》論贊中就曾點明,項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只不過一般人不去注意這點罷了!稘h書 灌嬰傳》也記載:“項籍敗垓下去,嬰將車騎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蹦敲矗抉R遷何以在《史記》中有“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一段生動的描述呢?這段描述僅為民間傳聞,理由有三。一、項王垓下被圍時已兵疲食盡,“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又“漢軍圍之數(shù)重”。當時,項羽已“自度不得脫”,又何以能忽而來到三百里之外的烏江呢?再說,項羽垓下之敗,其勢是急轉直下的,縱烏江亭長有救籍之心,又何以會料事如神,預先艤船以待?二、《史記 項羽本紀》通篇敘事謹嚴而縝密,尤其是對戰(zhàn)事的描述,雙方渡江涉河、斬關奪隘時的地理形勢,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給人以條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東城之后卻為何三百里沙場竟無所交待,情節(jié)亦淡然松馳了呢?司馬遷只說“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巧借一“欲”字將流傳在烏江的一段民間佳話與東城真實的血戰(zhàn)情節(jié)縫綴彌合了。這就是江淮一帶的專家、學者多年來頻頻質疑并作出種種臆度誤解的根源所在。三、項羽崛起于吳中,“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戰(zhàn)中,吳中子弟以及江東父老與項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傳說起“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的佳話。司馬遷曾游歷過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機會采擷到這些民間傳聞,以完善這個英雄形象,也實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實,項羽“身死東城”,從來有史跡為證。高達數(shù)丈的虞姬墓至今猶在,《定遠縣志》載:“虞姬墓即嗟虞墩,縣南六十里近東城。”陰陵、東城兩地,《定遠縣志》記載則更為明確:“陰陵城,縣西北六十里,鏌邪山南,周圍二里!饾像Y,漢騎將灌嬰追羽過淮,羽過陰陵迷失道即此!薄皷|城,縣東南五十里。項羽至陰陵迷失道,漢追及之,羽復引而至東城即此!表椨鹧畴y前在定遠縣境內留下的遺址遺跡,除陰陵、東城,至今仍存十余處。從霸王寨(項王迷路處)到劉會橋(為漢軍追及處),從下馬鋪到嗟虞墩,構成了項王在這塊土地上與漢軍周旋的一條完整路線。4、從文中看,下列不屬于項羽殉難于東城的證據(jù)的一項是?(? )?A.《史記》《漢書》等史書中都有項羽兵敗并死于東城的記載。B.據(jù)史料記載來看,項羽東城突圍的可能性極小。C.定遠縣內的許多遺址、遺跡均證實項羽“身死東城”。D.項羽崛起于吳中,兵敗垓下,愧對江東父老,無顏東渡烏江。5、下列各項不屬于對項羽同情或肯定的是?( )?A.《史記》中有“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的生動描寫。B.烏江一帶流傳著項羽欲東渡,烏江亭長艤船待的佳話。C.江淮一帶的專家、學者頻頻質疑并作出種種臆度誤解。D.作者認為司馬遷利用民間傳聞來完善項羽這一英雄形象。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司馬遷知道項羽真正的殉難地不在烏江而在東城。B.項羽從嗟虞墩到陰陵,再到東城,最后死在東城。C.《史記》記述項羽敗至東城和東城到烏江的細致程度不一樣。D.項羽戰(zhàn)死前的主要活動在安徽定遠縣境內。三、文言文閱讀(完成7——11題,共18分) 陳思王植,字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雀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太祖征孫權,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植益內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罷之。文帝即王位,誅丁儀、丁?并其男口。植與諸侯并就國。黃初二年,監(jiān)國謁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有司請治罪,帝以太后故,貶爵安鄉(xiāng)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植常自憤怨,抱利器而無所施。以陳四縣封植為陳王,邑三千五百戶。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shù)不過二百人。又植以前過,事事復減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fā)疾薨,時年四十一。7、對下列句子有關實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善屬文    屬:撰寫,寫作B.汝倩人邪 倩:含笑的樣子C.公車令坐死 坐:因 ……而獲罪D.幸冀試用幸 冀:希望8、下面各組語句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A.①使各為賦 ②故遂定為嗣 B.①應聲而對 ②而植任性而行C.①思此時所行,無悔于今 ②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D.①以楊修頗有才策 ②于是以罪誅修9、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說明曹植“才華出眾”和“任性而為”的一組是( )(2分)A.植援筆立成,可觀 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B.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 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C.常自憤怨,抱利器而無所施 植醉不能受命D.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 醉酒悖慢,劫脅使者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曹植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顯現(xiàn)才華,而且性情隨和,所駕的車馬和自己平日的著裝也不刻意追求華麗,受到父親的寵愛。B.曹植曾受到曹操的勉勵,一方面因為有出眾的才華,另一方面又得到丁儀、丁?、楊修等人輔佐,好幾次差一點被立為嗣。C.曹植率性而為,舉止曠達,不知道砥礪言行,他曾因醉酒而沒有能接受曹操讓他救曹仁的命令,曹植雖然后來后悔了,但是還是沒有能夠出征。D.曹植受到冷落和排擠后,常常自怨懷瑾握瑜,空有才華卻無處施展,幾經努力,終無所用,后來在郁郁寡歡中抱病而死,終年四十一歲。11、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10分)(1)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2)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四、古代詩歌鑒賞及積累(14分)12、閱讀下面的詩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山行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長?相?思 李煜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1)兩首詩詞都寫到"楓葉",詩人借這一意象表達的情感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3分)(2)請簡要分析李煜《長相思》的下片"菊花開,菊花殘"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4分)13、名句名篇的背寫(7分)(1)陳王昔時宴平樂, 。(2)歲暮陰陽催短景, 。 ,三峽星河影動搖。(3)吳絲蜀桐張高秋, 。(4)鳥雀呼晴, 。(5)憂勞可以興國, ,自然之理也。(6)茍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3月月考語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924871.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普寧二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