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告訴我們十大高效復習策略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高考狀元告訴我們十大高效復習策略,高考愈來愈近,考生都處于緊張的備考狀態(tài),能否保持良好的備考心態(tài),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復習效果。下面來看看一位高考狀元分享的十個高效復習法則,供高三生參考:

高三、高考和未來

一個人一定要有夢想,有目標。有了對未來的向往,才有努力與不斷前進的動力,去改變自己的未來。而學習就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最佳途徑之一。而對于現(xiàn)在的你們,將要面對最后也是最佳的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高考。你們的面前就抱著這樣的一個機會,就看你自己去不去把握。而高三就是為了高考而全身心投入的一年,這一年每天所支出的24小時就是為了將知識裝進大腦,不斷積累,然后在高考那兩天爆發(fā),所以今年非常重要,你哪一年懶惰都可以,但今年懶惰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你哪一年努力都可以,但今年努力就會對未來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不要把補課就當補課,認為補課不重要

學校說開學就好好學,說補課就不好好學,難道你的學習狀態(tài)是由別人決定的么,學習是給自己學的,分數(shù)是自己得的,大學通知書是自己拿的,未來是自己爭取的,不要再高考還沒到來,你已將把自己決定權的一半叫了出去,一定要堅定自己的內心。而且不論怎么樣,一年之后高考就在那里,躲避時沒有用的,還不如做好充分的準備,去迎接那場試煉。

高效學習法,每天過電影

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你在上課只是聽聽,還伴隨著些許的走神的時候,有一些人不僅在專心聽講,而且在老師說和自己記筆記的時候已經(jīng)把這些東西記住,并且對整節(jié)課在自己的腦中形成了基本框架,進行了總結。所以看著下課很輕松,其實上課的時候已經(jīng)完成了任務,你在愁著作業(yè)半天寫不完,有些人已經(jīng)提前進入下一階段了。這就是學習效率的差距,在學習過程中已經(jīng)差距這么明顯了,分數(shù)當然很有差距了。提高效率的方法第一是要專注,學就是學,休息就是休息,不要開小差。第二是充分利用時間,提高白天的效率,晚上任務就少了,不一定要熬夜,但知識已經(jīng)在你腦海里過了很多遍,每天都會很充實。

早讀任務明確

早讀時候主要是三個任務。第一個是昨天老師講過的需要記憶的和雖然當天記過但沒有記住的,第二個是今天老師要求記住的,比如昨天布置得今天要提問的之類,第三個是固定任務,就是每天都要做的,比如語文基礎64篇,英語文章之類,每天都要重復記憶的。

及時解決問題

一節(jié)課下了,把這節(jié)課的問題解決了,如果早上問題沒解決,那就12點下課再留一會,去問問老師或者同學。問老師問題的時候,不一定非要是本班的老師,只要是這個科目的就可以問他,一定要大膽,老師也是很樂意幫助你的。

學會安排,計劃落實到每天每周

每天有每天的計劃,這計劃里面最基礎的是老師布置的,這是老師針對每個學生都需要掌握的內容而布置的,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要發(fā)現(xiàn)自己哪些地方不足,就在自己的計劃里把這些知識再鞏固一遍,看看書或者多做做題,如果計劃沒完成就晚上加班,通常晚上就是在完成當天未完成的任務。每個周末也要有計劃,放假了,并不代表你不用學習,最基礎的是老師布置的,其次就是針對每個科目在這周學習的內容中還不太熟練的考點,去查漏補缺,回顧一下這周每科講的知識框架和知識點,并不是細細的翻書,就是呆坐著,在腦袋里想,哪里不熟就趕快看,而且周末最重要的是提升,也就是要比知識內容本身高很多層次,也就是要利用周末時間大量做題,去看看一些比較獨特的題型,當然周末休息也是很重要的,睡一個飽飽的午覺,感謝一下自己辛苦的一周,緩沖一下。

學以致用

其實學習說白了就兩個部分,一個是知識,也就是平時老師上課講的,課本上寫的,最直白的,最基礎的,這部分一定要理解好,才可以碰到題有感覺.另一個是題,也就是老師布置要做的,參考書上的,也就是你最終在考場上要直接面對的。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就要心里有譜,自己看的是知識還是題,知識要注重記憶準確和理解,而題就要積累題型,找到做題的感覺,并且要知道這是那個知識點,這樣當你看知識點的時候也知道可以用到哪些題上,每個題都是披著狼皮的知識點,即使遇到不會的,知道他是哪方面內容后,就盡量往那方面想,想想平時那些知識能用到這道題上。這就是學以致用,學到知識不是目的,能用它做題才是根本,而知識和題目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的。

建立錯題本,多總結

錯題本是對你已經(jīng)做過的題目的回顧,面對了很多敵人,但只有一些是你第一次沒有搞定的,那么這些就是重點對象,需要你二次和它戰(zhàn)斗,這才是你做題的意義.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把它們積累起來,不一定要抄題,條件允許可以剪下來貼在錯題本上,不只是寫正確答案,還要寫諸如哪里不會才沒做出這道題,知識還是思路,他會不會有什么變形。這樣的效果比做很多新題還要好。不要一味追求題量,要注重總結和反思,把反思的結果就寫到錯題本的這道題旁邊,新題里有很多自己會的,那為什么還要浪費時間去做毫無意義的事情呢,學習的關鍵就是要補足自己不會的。如果學習是一張紙,那每個人的紙的大小都是一樣的,白的表示會的,黑的代表不會,你和別人的差距就在黑色區(qū)域大小的差別,這就會直接在分數(shù)上體現(xiàn)出來。

靜和穩(wěn)

這兩個字是高三時期貼在很多同學書箱上的兩個字,因為這兩個字對學習的過程很關鍵。如果外界亂了一點,你的心也跟著亂了,心都不在學習上了,那還談什么學好呢,要成績呢。這可能剛開始很難,但只要慢慢練習,你就會適應這種狀態(tài),這點一定要逼自己,狠下心。別人可能說你是書呆子,但你們人生的交集可能就這一年,為什么要讓一年之緣的人去左右你的努力你的未來呢,別人的評價都是不值得你關注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內心。

調節(jié)好自己的生物鐘

人的生物鐘是可以改變的,高考前三個月應把自己的興奮點調到跟高考時間相吻合,使自己在考試的時間內頭腦是最清醒,興奮度最高的時候。考前一個月,晚上盡量不熬夜,一定要在12點以前睡覺。如果睡眠不是很充足,可以在10點鐘左右,有睡意的時候就睡覺。當有睡意的時候,再勉強撐著,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1184769.html

相關閱讀:四大方法助高考家長有效幫孩子提高高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