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2019屆高三五校聯(lián)考生 物 試 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下列與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耐旱的仙人掌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質
B.組成淀粉、乳糖、糖原的元素種類相同
C.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不可缺少,如葉綠素的組成就離不開Mg元素
D.構成蛋白質、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單體在排列順序上都具有多樣性
2.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則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個氨基酸共有m個氨基,則這些氨基酸縮合成的一個多肽中的氨基數(shù)必為m-n
D.甜味肽的分子式為C13H16O5N2,則甜味肽一定是一種二肽
3.下列有關葉綠體色素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葉綠體色素與ATP的合成無關 B.葉綠體色素參與ATP的分解
C.葉綠體色素主要吸收綠光和藍紫光 D.葉綠體色素與[H]和O2的形成有關
4.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所有細胞都具有DNA,說明了細胞在結構上具有統(tǒng)一性
B.乳酸菌細胞有絲分裂前后,染色體數(shù)目一般不發(fā)生改變
C.細胞學說闡明了一切動植物是以細胞為基本單位
D.噬菌體能利用大腸桿菌的核糖體和內質網合成自身的蛋白質
5.下列四種試劑和參與相應的鑒定實驗,錯誤的一項是
6.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酶、激素、抗體合成的場所均為核糖體
B.內質網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C.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D.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和酶活性都降低
7.下列對生物體內水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在滲透作用過程中,水分子從高濃度溶液向低濃度溶液擴散
B.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C.丙酮酸徹底分解成CO2的過程中需要水的參與
D.在休眠的細菌體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將下降
8.下列有關真核細胞分泌蛋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需要消耗能量
B.分泌蛋白的加工運輸離不開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C.囊泡的形成與膜的融合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
D.抗體、胰島素、胃蛋白酶、糖蛋白均屬于分泌蛋白
9.下列有關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乳酸菌、硝化細菌、藍細菌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細胞壁,體內含有DNA和RNA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細菌都不含葉綠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進行有氧呼吸
C.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細菌,且都能進行有絲分裂,遺傳都遵循遺傳規(guī)律
D.乳酸菌、硝化細菌都是異養(yǎng)型生物,在電鏡下可觀察到核糖體附著在內質網上
10.葉綠體與線粒體是植物細胞內兩種重要的細胞器,在光照條件下,它們各自產生的部分物質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葉綠體中合成的葡萄糖可進入線粒體內直接被氧化分解②線粒體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進入葉綠體內被利用③葉綠體產生的氧氣可進入線粒體內被利用④線粒體產生的水可進入葉綠體內被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有關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核糖體是噬菌體、細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細胞器
B.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細胞中的高爾基體活動加強
C.葉綠體是所有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含有DNA、RNA、蛋白質和磷脂等成分
D.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在其中生成的產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12.協(xié)助擴散需要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協(xié)助。圖甲、乙分別表示載體介導和通道介導的兩種協(xié)助擴散方式,其中通道介導的擴散比載體介導快1000倍。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細胞膜上是靜止不動的
B.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專一性
C.甲乙兩種方式均屬于跨膜運輸,故屬于被動運輸
D.物質主要以通道介導的方式進出細胞
13.下圖表示一酶促反應,它所反映的酶的一個特性和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質依次是
A.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質、多肽
B.專一性、 淀粉酶、 淀粉、麥芽糖
C.專一性、麥芽糖酶、麥芽糖、葡萄糖
D.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14.下圖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中CO2和[H]的變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⑤⑥均需要[H]和ATP提供還原劑和能量
B.過程④發(fā)生在線粒體中,過程③和過程⑧發(fā)生的場所一致
C.過程①發(fā)生在葉綠體內的類囊體薄膜上,過程⑦也會產生[H]
D.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也可以進行①過程和④過程
15.把混有反應物的液體,加到搗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觀察到某些反應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甲設計的對照實驗是用蒸餾水代替反應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觀察到該反應現(xiàn)象;學生乙設計的對照實驗是用蒸餾水代替酶液,加入反應物中,則觀察不到該反應現(xiàn)象。下面是對此問題的解釋,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項是
A.酶催化的反應即使完全沒有反應物,也可緩慢進行
B.酶由于被蒸餾水溶解出來,因而能進行反應
C.由于該酶液中混有與反應物相同的物質
D.由于該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應的多種酶
16.將玉米的PEPC酶基因導入水稻后,測得光照強度對轉基因水稻和原種水稻的氣孔導度及光合速率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水稻葉肉細胞中,捕獲光能的色素含量最多的是葉綠素a,最少的是葉黃素
B.一定條件下,PEPC酶可以提高氣孔導度,從而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強度
C.光照強度低于8×102μmol•m-2•s-1時,影響轉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和氣孔導度。
D.轉基因水稻更適宜栽種在光照較強的環(huán)境中
17.下圖表示蝴蝶蘭在正常條件下和長期干旱條件下CO2吸收速率的日變化,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B C
二氧化硅 加入 加入 加入
碳酸鈣 不加 加入 加入
乙醇(3ml) 加入 不加 加入
蒸餾水(3ml) 不加 加入 不加
A.長期干旱條件下,蝴蝶蘭可通過夜間吸收CO2以適應環(huán)境
B.長期干旱條件下,葉肉細胞在10~16時不能進行光反應
C.正常條件下,12時CO2吸收速率最快,植株干重最大
D.長期干旱條件下,葉肉細胞在O -4時不能產生ATP和[H]
18.在A、B、C 3個研缽中分別加2克剪碎的新鮮菠菜綠葉,并用3種不同方法按下表所示添加試劑,經過研磨、提取、過濾得到了3種不同顏色的溶液,有深綠色、黃綠色和幾乎無色三種情況,下列選項中說法錯誤的是
A.A組處理會造成濾液成黃綠色,因為部分葉綠素會被破壞
B.B組處理會造成濾液幾乎成無色,因為葉綠素不會溶解于蒸餾水中
C.C組處理會造成濾液成深綠色,經分離得到四條色素帶,其中第三條的顏色為藍綠色
D.A組與B組相互對照,可以證明葉綠體中的色素易溶解于乙醇
18.取某種植物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新鮮葉片,用打孔器將葉片打出若干圓片,圓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組。甲組立即烘干處理并測得圓片干重為A,乙組保持濕潤且置于一個黑暗密閉裝置內,丙組保持濕潤且置于一個密閉裝置內并給予適宜強度的光照。乙組和丙組其他條件一致,一小時后,測得乙裝置內圓片干重為B,丙裝置內圓片干重為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減A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的真光合速率
B.C減B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的凈光合速率
C.A減B的干重差為圓片葉肉細胞一小時內的呼吸速率
D.實驗過程中,乙組圓片葉肉細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20.下列有關細胞生理的各項敘述中,正確一組是
①癌細胞是能連續(xù)分裂的細胞②人體所有細胞中都有與癌變有關的基因,③衰老的生物體中,細胞都處于衰老狀態(tài)④細胞凋亡是由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所控制的 ⑤細胞死亡是細胞凋亡的同義詞⑥成熟生物體細胞自然更新也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⑥
二、多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每題3分,共計15分。
21.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描述正確的有
A.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
B.動植物細胞都有兩個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細胞板周圍分布較多的高爾基體
D.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染色體聯(lián)會與分離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
22.下對因素中,能通過影響酶活性進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有
A.溫度 B.pH值 C.底物濃度 D.酶濃度
23. 下圖1是“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部分
操作圖,圖2是“葉綠體中色素分離”的結
果,以下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蓋玻片下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組織細胞
B.實驗中用吸水紙引流常需要重復幾次
C.圖2中b代表的是葉綠素b
D.圖2中上面兩條色素帶顏色淺原因可能是研磨時沒加碳酸鈣
24.下列實驗中,操作方法或結果錯誤的有幾項
A.將植物細胞置于某一濃度的蔗糖溶液中,不能發(fā)生質壁分離的一定是死細胞
B.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質壁分離時,可看到細胞壁、細胞膜和葉綠體
C.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時,擴散最快的是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葉綠素a
D.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排除溫度等因素影響的辦法是實驗組和對照組只有自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
25.下列有關人體細胞呼吸的敘述,不正 確的是
A.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只有部分用于合成ATP
B.有氧呼吸產生的[H]在線粒體基質中與氧結合生成水
C.無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參與,故該過程最終有[H]的積累
D.細胞供氧不足時,可將葡萄糖 氧化分解為乳酸或酒精
連云港市2019屆高三五校聯(lián)考
生 物 試 卷
將選擇題答案填入下表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9小題,共計65分。
26.(8分)某致病細菌分泌的外毒素,無色,細針狀結晶,對小鼠和人體有很強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嘔吐、便血、痙攣等,以致死亡。該外毒素為環(huán)狀肽,結構式如下圖所示。
請據(jù)圖分析并回答問題。
(1)該化合物中含有游離的________個氨基,________個羧基。
(2)該化合物是由________個氨基酸組成的。
(3)組成該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種
(4)填寫虛線框內結構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從氨基酸結構通式的角度分析)。
(5)該外毒素在環(huán)狀肽形成過程中失去了________個水分子,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________。
27.(8分)下圖表示細胞生物膜系統(tǒng)的部分組成在結構與功能上的聯(lián)系。COPI、COPⅡ是兩種被膜小泡,可以介導蛋白質在甲與乙之間的運輸。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溶酶體起源于乙
(細胞器名稱)。除了圖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體還能夠分解 ,以保持細胞的功能穩(wěn)定。
(2)脂溶性物質容易透過細胞膜,表明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
(3)COPⅡ被膜小泡負責從甲 (細胞器名稱)向乙運輸“貨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質偶然摻入乙,則圖中的 可以幫助實現(xiàn)這些蛋白質的回收。
(4)囊泡與細胞膜融合過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 特點。該細胞分泌出的蛋白質在人體內被運輸?shù)桨屑毎麜r,與靶細胞膜上的 結合,引起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此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
的功能。
28.(6分)根據(jù)以下實驗內容回答問題:
(1)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完成的是 (序號),實驗中應始終保持生物活性的是 (序號)。
(2)由于實驗材料用品或試劑所限,有時候需要設法替代。下列各項處理中正確的是
。
A.做⑦實驗時,可用洋蔥表皮代替洋蔥根尖
B.做①實驗時,可用甘蔗代替蘋果
C.做⑤實驗時,可用干凈的細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②實驗時,可用蘇丹Ⅳ代替蘇丹Ⅲ染液
(3)在上述實驗中,常用到酒精的實驗有②⑤⑦,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別是
、 、
。
29.(7分)從豬唾液、胰液和新鮮肝臟細胞中分別提取到酶E1、 E2 、E3,它們與三種物質混合后情況如表一,且S3 與 E3混合后產生較多氣泡,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衛(wèi)生香復燃。表二為有關的顏色反應實驗。據(jù)表回答(表中+表示有反應,-表示無反應):
(1)依據(jù)表中的信息,可以說明酶具有的特性是 ,E2是 。
(2)在酶E1、 E2 、E3中,不能用于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是 ,
理由是 。(2分
(3)表二試管4、5、6中液體都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的原因是 。(2分
30.(10分)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下圖甲、乙分別是兩類高等生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在圖甲、圖乙所示細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________(填編號),其中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遺傳物質存在于________(填編號)中。
(2)圖甲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________(填編號);圖乙中能夠產生ATP的場所是________(填編號)。
(3)圖甲、圖乙所示的兩細胞均經過有絲分裂過程形成,在形成過程中,表現(xiàn)不同的時期是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4)若圖乙所示的細胞為消化腺細胞,將3H標記的亮氨酸注入該細胞,在該細胞的結構中,3H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頭和編號表示)。(2分
(5)在光照充足處,給圖甲所示細胞提供含14C的CO2,在結構⑨中14C的轉移途徑是______________(用箭頭和物質名稱表示)。(2分
31.(8分)圖1表示一個水稻成熟葉肉細胞代謝的某些過程(圖中數(shù)字代表物質, a、b代表細胞器)。圖2表示在溫度、水分都最適宜時,水稻O2釋放量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1中結構a、b的名稱依次是 、 。
(2)圖1中③的名稱是 ,②的名稱是 。
(3)圖2中若A點突然停止光照,水稻葉綠體中C3的含量將 (填“增加”或“減少”)。當光照強度達到B點后,限制水稻增產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4)某同學想探究溫度對水稻光合作用的影響,則應選擇圖2中 點的光照強度。請在圖2上畫出從B點提高5℃后的曲線變化趨勢。(2分)
32.(共10分)下面甲圖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細胞結構和相關代謝情況,a—f代表O2或CO2,乙圖表示20℃時光照強度對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以測定的CO2吸收量與CO2釋放量為指標),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c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乙圖中的B點,甲圖a—f過程可以發(fā)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C點可以發(fā)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光照強度處于圖乙的C點時,葉綠體內ATP移動的方向是
。(2分)乙圖D點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量是呼吸消耗量的___________倍。(2分)
(3)適當提高CO2濃度時則D點將___________移。(2分)
33.(8分)某校生物興趣小組通過完成“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這一實驗獲得如下左圖所示實驗結果,圖中顯示,溫度為t1和t2時,淀粉酶的活性相同。為驗證這一結論,他們又進一步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
(1)變量分析:本實驗的自變量是 ,本實驗需要控制的主要無關變量有 、
等。
(2)實驗步驟:
①取四支試管,編號a、b、c、d,向a、b試管中各加入5ml 5%的淀粉溶液;向c、d試管中各加入2ml 溶液。
②將試管a、c和試管b、d分別置于溫度為t1、t2的恒溫水浴箱中保溫10分鐘。
③將c、d試管中的溶液分別加入到a、b試管中,搖勻后繼續(xù)在各自恒溫水浴箱中保溫10分鐘。
④從試管a、b中取 溶液,分別倒入U形管(如上右圖,已知溶液中的淀粉及其分解產物不能通過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的A、B兩側,并標記液面起始高度。
⑤一段時間后觀察 的變化。
(3)實驗結果預測: 。
(4)實驗結論: 。
生物試卷答案
將選擇題答案填入下表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C B A D A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C C C A D C D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ACD AB ABD ABC BCD
26.(8分)(1)0 0 (2)7 (3)5
(4)肽鍵 R基 (5)7 126
27.(8分)
(1)高爾基體 衰老、損傷的細胞
(2)脂質(或“磷脂”、“脂類物質”) (3)內質網 COPI
(4)一定流動性 受體 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或“細胞識別”、“傳遞信息”)
28.(6分)
(1)②④⑥⑦ ④⑧ (2) C、D (缺一不得分)
(3) ②洗去浮色 ⑤溶解葉綠體色素 ⑦與鹽酸配制成解離液,使組織細胞分離開來
29.(7分)
(1)專一性(特異性) 胰蛋白酶(蛋白酶)
(2)酶E3 溫度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不能分清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變化是溫度變化引起的,還是由酶的作用引起的(溫度會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2分)
(3)試管中的酶E1、E2、E3均為蛋白質
30.(10分)(1)④⑦ ④ (2)④⑨ ④⑥
(3)前 末 (4)⑦→ ⑤→②→① (5)CO2 → C3 → 糖類
31.(8分)
(1)葉綠體、線粒體(順序不能顛倒)
(2)丙酮酸 水
(3) 增加 CO2濃度
(4) B 見右圖(畫出下降趨勢即給分)(2分)
32. (共10分)
(1)不可以 葡萄糖需要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為丙酮酸,在進入線粒體繼續(xù)分解
cdef cd
(2)由囊狀結構薄膜向葉綠體基質(2分) 5(2分)(3)右上方移動(2分)
33.(8分)(1)溫度 pH、淀粉溶液的量、淀粉酶的濃度等
(2)①淀粉酶 ④等量⑤兩側液面高度
(3)A、B兩側液面高度無變化(4)溫度為t1、t2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26.(8分)(1)0 0 (2)7 (3)5
(4)肽鍵 R基 (5)7 126
27.(8分)
(1)高爾基體 衰老、損傷的細胞
(2)脂質(或“磷脂”、“脂類物質”) (3)內質網 COPI
(4)一定流動性 受體 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或“細胞識別”、“傳遞信息”)
28.(6分)
(1)②④⑥⑦ ④⑧ (2) C、D (缺一不得分)
(3) ②洗去浮色 ⑤溶解葉綠體色素 ⑦與鹽酸配制成解離液,使組織細胞分離開來
29.(7分)
(1)專一性(特異性) 胰蛋白酶(蛋白酶)
(2)酶E3 溫度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不能分清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變化是溫度變化引起的,還是由酶的作用引起的(溫度會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2分)
(3)試管中的酶E1、E2、E3均為蛋白質
30.(10分)(1)④⑦ ④ (2)④⑨ ④⑥
(3)前 末 (4)⑦→ ⑤→②→① (5)CO2 → C3 → 糖類
31.(8分)
(1)葉綠體、線粒體(順序不能顛倒)
(2)丙酮酸 水
(3) 增加 CO2濃度
(4) B 見右圖(畫出下降趨勢即給分)(2分)
32. (共10分)
(1)不可以 葡萄糖需要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為丙酮酸,在進入線粒體繼續(xù)分解
cdef cd
(2)由囊狀結構薄膜向葉綠體基質(2分) 5(2分)(3)右上方移動(2分)
33.(8分)(1)溫度 pH、淀粉溶液的量、淀粉酶的濃度等
(2)①淀粉酶 ④等量⑤兩側液面高度
(3)A、B兩側液面高度無變化(4)溫度為t1、t2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1202701.html
相關閱讀:河北省衡水中學2019屆高三第十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