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題。①這是古城里的一條小街,過去這里顯然駐扎過守城的軍隊,有一排排的營房為證,F(xiàn)在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頗成氣候了,秦磚漢瓦,雕梁畫棟,雖沒有皇家氣象,卻也稱得上是美輪美奐。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還立有一個牌坊,上書一副對聯(lián),“市井里巷盡染六朝煙水氣,布衣將相共寫千古大文章”。此聯(lián)內(nèi)容很好,有巧奪天工之妙。但對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見,不如將“大文章”改成“風(fēng)情畫”,尚可差強人意。②我上初中的時候,在杭州西湖看到過那副著名的對聯(lián),“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當(dāng)時我心中引發(fā)了強烈的震動。那時正看著《說岳全傳》,熱血沸騰著,一看這對聯(lián)真是絕了,其 ,真可以說是獨步天下。③我還曾在廣西看到過一副詠竹楹聯(lián),一目之后就永遠忘不了,我以為那是最好的詠竹楹聯(lián)。內(nèi)容是:“一寸在土已有節(jié),”。由于年代久遠,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來了,但這副詠竹聯(lián)卻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銘!拘☆}1】文段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茿.已頗成氣候了,秦磚漢瓦,雕梁畫棟B.卻也稱得上是美輪美奐C.此聯(lián)內(nèi)容很好,有巧奪天工之妙D.不如將“大文章”改成“風(fēng)情畫”,尚可差強人意【小題2】第②段中空格處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茿.回味之無窮,概括之全面,含義之深刻,對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義之深刻,對仗之工整,回味之無窮C.回味之無窮,對仗之工整,含義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義之深刻,回味之無窮,對仗之工整【小題3】第③段中的詠竹聯(lián)最恰當(dāng)?shù)南侣?lián)是A.萬丈凌云無止心B.萬丈凌云猶心虛C.萬尺凌云仍虛心D.萬尺凌云志永存【答案】【小題1】C【小題2】B【小題3】C4.下面文段中加點詞語的注音和書寫正確的一項是2015年12月,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與世長辭。世界各國領(lǐng)導(dǎo)人紛紛發(fā)唁電表示哀悼,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緬懷之風(fēng)。曼德拉不是完人,他也有瑕疵,但95年的人生征程,把一個政治家的大智慧和大胸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至。曼德拉摒棄了非此既彼、你死我活的斗爭理念,而遵循和平、民主和法制的途徑解決分歧,這是曼德拉留給全人類的弭足珍貴的政治遺產(chǎn)。A.唁(yàn)電與世長辭 B.緬(miàn)懷淋漓盡至C.瑕疵(zī)非此既彼 D.摒(bìn)棄弭足珍貴5.為下面一則新聞擬定的標題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恰版隙鹑枴表樌窃潞螅?015年12月15日23時40分,“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完成第一次互拍。這是中國國旗在地外天體上第一次“留影”。“兩器”互拍成功,標志著“嫦娥三號”任務(wù)取得圓滿成功。A.中國“嫦娥三號”順利登月B.“玉兔號”和“嫦娥三號”完成第一次互拍C.中國國旗在地外天體上第一次“留影”D.“嫦娥”拍下月面第一抹“中國紅”【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答題時,要思考新聞的結(jié)構(gòu)和語言特點,新聞“標題”要生動,能吸引讀者;簡潔,標題是對主體的高度概括。在組織答案時,可結(jié)合著六要素對導(dǎo)語部分進行刪減?键c:擴展語句,壓縮語段。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①吾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也。吳錄曰:粲生數(shù)歲,孤城嫗見之,謂其母曰:“是兒有卿相之骨!睂O河為縣長,粲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為將軍,得自選長吏,表粲為曲阿丞。遷為長史,治有名跡。雖起孤微,與同郡陸遜、卜靜等比肩齊聲矣。孫權(quán)為車騎將軍,召為主簿,出為山陰令,還為參軍校尉。②黃武元年,與呂范、賀齊等俱以舟師拒魏將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風(fēng),諸船綆紲①斷絕,漂沒著岸,為魏軍所獲,或覆沒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緣號呼,他吏士恐船傾沒,皆以戈矛撞擊不受。粲與黃淵獨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為船重必敗。粲曰:“船敗,當(dāng)俱死耳!人窮,奈何棄之?”粲、淵所活者百余人。③還,遷會稽太守,召處士謝譚為功曹,譚以疾不詣,粲教曰:“夫應(yīng)龍以屈伸為神,鳳皇以嘉鳴為貴,何必隱形于天外,潛鱗于重淵者哉?”后數(shù)往請,譚卒欣然與謀。粲募合人眾,拜昭義中郎將,與呂岱討平山越,入為屯騎校尉、少府,遷太子太傅。④赤烏中,遭二宮之變,孫權(quán)欲廢太子孫和,而立魯王孫霸,朝中官員各執(zhí)一方。粲抗言執(zhí)正,明嫡庶之分,違忤孫權(quán),欲使魯王霸出駐夏口,遣霸之黨人楊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數(shù)以消息語陸遜,遜時駐武昌,連表諫爭。由此為霸、竺等所譖害,下獄誅。壽評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喪身,悲夫! (選自《三國志?吳書?吾粲傳》,有刪改)【注】①綆紲(gěng xiè):繩索!拘☆}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窮,奈何棄之 窮:貧窮B.譚以疾不詣 詣:往,到C.粲抗言執(zhí)正 抗:違抗,不順從D.由此為霸、竺等所譖害 譖害:進讒言傷害【小題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A.河深奇之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B.漂沒著岸,為魏軍所獲 若屬皆且為所虜C.其大船尚存者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D.何必隱形于天外 其間旦暮聞何物【小題3】給下列文句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吾粲)遷為長史,治有名跡B.皆以戈矛撞擊(大船)不受C.譚卒欣然與(吾粲)謀D.又數(shù)以消息語(于)陸遜【小題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吾粲幼時就表現(xiàn)不凡,后來被孫河賞識,奏請朝廷任命,而走上仕途。B.吾粲任職后,治理有方,名聲政績毫不遜于同道,后來不斷得到任用。C.在會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夠禮賢下士,“三顧茅廬”,最終請出了謝譚。D.陳壽認為在宮廷斗爭中,吾粲“抗言執(zhí)正”,因正直而喪身,是可悲的!拘☆}5】請結(jié)合上文第②段的內(nèi)容,說說吾粲的性格特點。(4分)【小題5】試題分析: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需要學(xué)生從文中人物的言行入手,分析言行后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因素。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領(lǐng)悟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譯文:吾粲,字孔休,吳郡烏程縣人。吳書記載說:吾粲生下來才幾歲,孤城有位老婦人看見他,對他的母親說:“這個孩子有卿相的風(fēng)骨!睂O河任烏程縣縣長時,吾粲是他手下的小吏,孫河為吾粲的氣概感到驚奇。孫河后來做將軍,可以自己選拔轄區(qū)內(nèi)的地方官吏,便上表朝廷,奏請吾粲為曲阿縣縣丞。后升為長史,治理有聲名政績。吾粲雖說出身寒微,卻與同郡陸遜、卜靜等人地位聲望一樣高。孫權(quán)任車騎將軍時,征召吾粲為主簿,外任山陰縣縣令,后回來在孫權(quán)身邊任參軍校尉。黃武元年,吾粲與呂范、賀齊等人一道率領(lǐng)水軍在洞口抵御魏國將領(lǐng)曹休。正好遇到天刮大風(fēng),各船的纜繩都被吹斷,船只有的漂到岸邊,被魏軍俘獲,有的翻倒沉沒。那些還存在的大船,落水未死的兵卒都攀附著船舷大聲呼救,船上的其他官兵都怕人多使船傾覆沉沒,都用戈矛撞擊水中兵卒,不讓他們上船。只有吾粲與黃淵讓船上的人將落水者拉上船,左右將士認為船只超載定會沉沒,吾粲說:“船沉了,我們就應(yīng)一起去死!別人陷入絕境,怎能拋棄他們呢?”吾粲與黃淵救活的有一百多人;貋砗,吾粲升任會稽太守,征召隱士謝譚為功曹,謝譚以身體有病為托詞不肯赴任,吾粲開導(dǎo)說:“應(yīng)龍因為能屈能伸而成為神靈,鳳凰因為善于鳴叫而被人所貴重,你為什么一定要隱身藏跡于天外,潛伏鱗甲于深淵呢?”之后屢次前往邀請,謝譚終于愉快地同他謀事。吾粲招募組合人馬,被任命為昭義中郎將,與呂岱一起討伐平定了山越,入朝擔(dān)任屯騎校尉、少府,升遷為太子太傅。赤烏中,遭遇兩宮事變,孫權(quán)想廢掉太子孫和,然后立魯王孫霸為太子,朝中官員各自支持一方。吾粲仗義執(zhí)言,闡明嫡庶之分,違背孫權(quán)的想法,要讓魯王孫霸出朝駐守夏口,遣送孫霸同黨楊竺不得讓他留在京都。吾粲又多次將朝廷紛爭的情況告訴陸遜,陸遜當(dāng)時駐守在武昌,接連上表諫諍。吾粲因此被孫霸、楊竺等人進讒言陷害,被逮捕入獄處死。陳壽評論說:吾粲遭遇厄難,因為正直而喪身,可悲。〉诙糠郑123分)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35分。11.請用斜線(/)給下面畫線部分斷句。(5分)《世說新語》中講了一個“肝腸寸斷”的故事,其原文是:“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遂黜其人。” 12.在橫線處填寫出詩文原句或相關(guān)文學(xué)常識。(8分)①在《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中,曾皙描繪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圖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詠而歸!雹谇f子在《逍遙游》一文中,借助“大鵬直上”表達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來演變成了一個成語“扶搖直上”。③在《曹劌論戰(zhàn)》一文中,曹劌認為作戰(zhàn)要善于抓住時機,應(yīng)在敵軍“再而衰,三而竭, ”之時,出兵作戰(zhàn)。④ (朝代)大詩人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用“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兩句,明確表達了自己對官場生活的覺悟。⑤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有一次文人雅集,史稱“蘭亭集會”。文人們在集會上“一觴一詠”,“暢敘幽情”,最后由大書法家 為之作序,總述其事,是為《蘭亭集序》。⑥初唐詩人王勃在《 》一文中,用生花妙筆,寫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⑦《阿房宮賦》是“賦”中名篇,杜牧借秦皇的悲劇,警告唐朝統(tǒng)治者,如果“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⑧在《游褒禪山記》一文中,王安石認為,“ ,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13.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小題。(18分)唐詩的意象是跳脫的、疏離的、并置的,意象與意象間的空間較大;而宋詞的意象大多是緊密的、蟬聯(lián)的、鏈接的,其間的空間較小。我們來看歐陽修的《北京市朝陽區(qū)2015屆高三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試題(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350844.html
相關(guān)閱讀:江蘇省無錫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xué)期期初考試語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