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沖刺復習 識記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第一課時)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目標】
1、依據課程標準,了解《考試說明》對此項考查的要求。
2、通過分析高考試題,尋求規(guī)律,掌握考查的重點。
3、了解字音致誤的類型;
4、掌握備考方法,夯實基礎。
【重點】通過高考試題,了解漢字字音的特點,尋求高考試題規(guī)律,掌握考查的重點
【教學難點】1. 多音字錯讀 2. 形聲字誤讀 3. 形似字誤讀 4. 統讀字誤讀 5. 難讀字誤讀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注重積累。
[教學課時]
本專題共5課時。其中講讀課1節(jié),練習課2節(jié),講評課2節(jié)。
二、教學過程
第1課時
● 重點難點:全面了解拼音考試的重點與解題的技巧
(一)考點精析
1、多音字
多音字可以分為兩類:
①多義多音字的錯讀:有些字的字義不同,字音也不同,但人們往往不加區(qū)別地錯讀成一個音。例如:“耙”,讀bà是一種弄碎土塊的農具。使用這種農具碎土平地叫“耙地”。如果讀pá就是另一種農具,有鐵耙子、竹耙子等!俺恕保鲃釉~時讀chéng(特別:姓乘),作量詞時讀shèng(特別:歷史書叫史乘)。“泊”作動詞時讀bó,停泊、船泊、泊位、淡泊,作名詞時讀pō,湖泊、血泊、羅布泊、血泊!捌痢北怼耙种够虺ァ弊xbǐng,屏住呼吸、屏退、屏除,表“遮擋”讀píng,屏風、屏障、屏蔽。
②同義多音字
有些字在不同的詞里,字義沒有顯著的不同,但字音卻不同了,例如:“剝”意思是去掉外面的皮、殼或其他東西,單用(常用于口語)讀bāo,剝皮,剝花生;復合詞中讀bō,剝奪、剝削!皻ぁ庇袃煞N讀音:例如口語中讀ké,殼兒、貝殼兒、腦殼、駁殼槍,書面語中讀qiào,地殼、甲殼、軀殼。“逮”,解釋為捉,只有“逮捕”的“逮”讀dài,其它都讀dǎi(還有一種含義:到、及讀dài,力有未逮)!疤Α,只有“舌苔”的“苔”讀tāi,其于都讀tái!把,書面語(用于復音詞及成語)中讀xuè,貧血、心血、嘔心瀝血、狗血噴頭,口語中單用讀xiě,雞血、血暈、血塊子!皰摺保鲃釉~讀sǎo,掃盲、掃地、掃興,作名詞讀sào,掃帚。
2、形聲字
形聲字誤讀主要是“秀才識字讀半邊”。中國漢字中的形聲字不是同聲旁的字的讀音都相同。例如:“剎那”中的“剎”讀chà),不讀sh。ā皠x車”中的“剎”讀shā。“倉頡”中的“頡”讀jié,不讀jí(“頡頏”讀jǐ háng)!澳住弊xnào,不讀zhuó!罢~”讀chǎn,“陷”讀xiàn!扳摇弊xpáo,“櫛”讀zhì,“喙”讀huì,“歃”讀shà,“眥”讀zì,“掣”讀chè,“儆”讀jǐng,“帙”讀zhì,
3、統讀字
國家語委1985年頒布的《普通話異讀審音表》,許多字讀的字變成了通讀。如“呆板”的“呆”現讀dāi,“從容”的“從”現讀cóng,“確鑿”的“鑿”現讀záo,都不再按原來的音讀。(具體情況見第二冊教材P157)
4、形近字
有些字字形極其相似,要辨清字形,避免誤讀。如“棘”jí、“辣”là,“肓”huāng、“盲”máng,“券”quàn、“卷”juàn,“荼”tú、“茶”chá,“菅”jiān、“管”guǎn,“肄”yì、“肆”sì,
(二)方法精講
對于3500多字的字音,要想全部記清有著較大的困難,一是數量之大,二是較混雜。但是這幾年的試題都是要求辨別正誤,不要注拼寫,還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
1、以義定音。利用意義聯系,區(qū)別一個字的不同讀音,因為多音常常是和多義聯系起來的。如:“卡”,做音譯詞語素時讀kǎ,卡車、卡賓槍、卡片、卡介苗、卡通,取與“不通暢”有關的義項時,讀qiǎ,關卡、卡殼、卡子。
2、區(qū)別書面語和口語。許多多音多義字的不同讀音,因為“多音”是由書面語和口語的差別造成的,注意一這一點,可以幫助正音。如:“翹”,書面語讀qiáo,翹首、翹楚,口語讀qiào,翹起來,翹尾巴。
3、區(qū)別詞性意義。許多字因其在不同詞中表示的詞性意義不同而導致讀音不同,因此區(qū)別其詞性意義或其所在詞的詞性,也辨析多音多義字的重要方法。如:“扇”,做名詞時讀shàn,做動詞時讀shān!熬怼弊雒~讀juàn,試卷、卷帙浩繁、卷軸,做動詞讀juǎn,卷起、卷席。
4、區(qū)別一般用語與專用詞語。有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是由一般用語與專門用語(名稱,專有的幾個詞)的差別造成的,注意到這一點,也可以幫助正音。如:“炸”,一般讀作zhà,而表示“在煮沸的油或水中把食物弄熟”的意思時讀zhá!败垺,一般讀作yà,傾軋、軋花機,而在“軋鋼”、“軋輥”中讀zhá。
【題型探究】
《考試說明》對語音考核的要求是: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語音題,除了1999年和2000年沒有考之外,年年必考。這一題型考查的是容易讀錯的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形近誤讀。
漢語有的字字形相似,一旦對其字形識記不扎實,就會出現誤讀。如“贗品”的“贗”(yàn)誤讀為“yìn?”,“床笫”的“笫”(zǐ)誤讀為“dì”等。
2.音近誤讀。
有些字的讀音相近,只是聲調不同,在日常交際中稍有疏忽,就會出現誤讀。如“參與”的“與”誤讀為“yǔ”,“綺麗”的“綺”誤讀為“qī”等。
3.多音字誤讀。
漢語中有許多多音字,它們的讀音隨著具體的語境而變化,一有疏忽,就會出現誤讀。如“自怨自艾”的“艾”(yì)誤讀為“ài”,“廈門”的“廈”(xià)誤讀為“shà”等。
4.習慣誤讀。
有些漢字在語言交際中有一些誤讀習慣,如“包庇”的“庇”(bì)誤讀為“pì”,“畸形”的“畸”(jī)誤讀為“qí”等。
5.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誤讀。
例如“!钡牟灰(guī)范簡化字為“仃”,因而把“伶仃”的“仃”(dīn?)誤讀為“tīn?”等。
語音題在高考中出現過的題型有:
1.單考認讀。如1993年題,1996~1998年題,2001年~2003年題。
2.字形與字音結合起來考查。如1991年題,1994年題,1995年題。
3.字音與字義結合起來考查。如1992年題。
從2001年恢復考查語音以來,語音題一直比較穩(wěn)定。一般都是在第Ⅰ卷中單獨設置一個選擇題,賦分3分。其具體的形式有:
1.選出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
2.選出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組。
3.選出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與所給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
4.選出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
綜觀近年高考識記字音試題,我們可以發(fā)現本能力點所命試題的基本趨勢。
1.所考及的漢字是現代漢語中經常使用且經常誤讀的字,古代漢語中的異讀字、使用率不高的生僻字以及方言字等,一般不考。
2.《普通話審音表》中的字占重要席位。
3.形旁相同的字是考查熱點。
4.題支設計干擾有效,試題難度適中,考生作答區(qū)分度明顯。
5.在具體語境中考查多音字的讀音。
6.近五年考及的字一般不重復考查。
【平時學習中的誤區(qū)】
1.因受構字部件(這個部件獨立來看是一個字)的影響而弄錯。如:“桎梏”的“梏”,容易讀成“告”字的音;“酗酒”的“酗”容易讀成“兇”字的音;“感喟”的“喟”容易讀成“胃”;“風馳電掣”的“掣”容易讀成“制”;“踝骨”的“踝”容易讀成“果”;“瀕臨”的“瀕”容易讀成“頻”等。
2.因忽視該字是多音多義字而讀錯。多音多義字有音隨義轉的規(guī)律,有些學生不注意據義定音,因而往往弄錯了讀音。如“拓片”中的“拓”應讀“tà”,不讀“tuò”;“押解”中的“解”應讀“jiè”,不讀“jiě”;“稽首”中的“稽”應讀“qǐ”不讀“jī”;“一沓紙”中的“沓”應讀“dá”,不讀“tà”等。
3.因聲母或韻母混淆而導致讀錯字,這一點,方言區(qū)的考生表現得最明顯。如“奢侈”的“奢”聲母是“sh”翹舌音,但有的學生認為是“s”;“問難”的“難”聲母是“n”,有的學生認為是“l(fā)”;“含情脈脈”的“脈”,韻母應是“o”而不是“ai”等等。
【備考策略】
要“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關鍵在于:一要重視積累;二要講究方法。
1.積累多音多義字。
普通話的常用字中有三四百個多音多義字,造成多音多義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是詞性不同而異讀,如“相”作名詞語素時讀“xiàn?”如“相貌”,作動詞語素時讀“xiān?”如“相看”,作副詞時也讀“xiān?”,如“互相”。再如“難”,作形容詞語素時讀“nán”,如“困難”,作名詞語素時讀“nàn”,如“災難”。
二是由于詞義不同而異讀,如“看”,“看見”讀“kàn”;“看守”讀
“kān”;“差”,“差距”讀為“chā”,“差勁”讀“chà”,“差使”讀“chāi”,“惡”,“惡心”讀“ě”,“惡意”讀“è”,“可惡”讀“wù”。
三是文白不同而異讀,如“薄”,組成書面語匯讀“bó”,口語中讀
“báo”。多音多義字是高考的熱點,我們一定要注意多積累,要準備一個小本子,把平常遇見的多音多義字分類記在上面,也可常翻閱字典,把常見的多音多義字摘錄出來,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看。
2.積累容易讀錯的字。
漢字中有不少形體相近的字,很容易讀錯,如懦(nuò)、嚅(rú),羸
(léi)、贏(yín?),肓(huān?)、盲(mán?)。一些形聲字由于偏旁已不能準確反映該字的讀音,如果還按聲旁讀,就造成了誤讀,如“獺”錯讀為“lài”,“莠”錯讀為“xiù”,“綻”錯讀為“dìn?”。一些同學常常根據同一聲旁的某一字的讀音類推其他字的讀音,如“拙”讀“zhuō”,“咄”、“絀”也都讀成了“zhuō”。漢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與讀音聯系不是那么緊密,因此我們只有常查字典,日積月累,分類整理,才能將字音讀準。
3.要重視課本中的詞語。
近年來,課本詞語或與之相關的詞語在試題中的占有量有增大的趨勢。要正確識記新教材中試驗修訂本第四冊《容易讀錯的字一覽表》及課文和注釋中的詞語,特別要注意其中容易讀錯音的字,并以此展開,擴大復習的涵蓋面。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成語中的某些通假現象的文字的讀音及古今異義字的讀音是否還要求變讀。
對積累起來的詞語,要善于分類歸納,抓住重點,總結規(guī)律。對高考語音題中?嫉降亩嘁糇帧⑿温曌、形似字、方言字等應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強記憶。
1.多音字??切記據義定音
多音字,意義不同,讀音也相應改變,以示區(qū)別,因此要根據這個字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去判定讀音。如1997年高考第1題中“參與”的“與”意為“參加”,它就不讀“yǔ”而讀“yù”;又如1998年高考第1題“押解”的“解”,意為“押送”,它就不讀“jiě”而讀“jiè”。2003年B項中的“禪讓”的“禪”應讀“shàn”,“薄荷”中的“薄”應讀“bò”,“簿冊”中的“簿”應讀“bù”。
2.形聲字??謹防聲旁誤導
形聲字由于古今語音的演變等原因,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形聲字聲旁和整個字的讀音不完全相同,所以形聲字并不能都根據聲旁來推斷讀音。如1995年高考第1題中“畸形”的“畸”,它就不讀聲旁“奇(qí)”而讀“jī”;又如1997年高考第1題中“旖旎”的“旖”,它不讀聲“奇(qí)”而讀
“yǐ”。2001年考題中“泌”不讀“必(bì)”而讀“mì”。2002年高考第1題A項中的“箴”不讀“ji。睢,而讀“zhēn”,B項中的“闡”讀“chǎn”,D項中的“滇”讀“diān”,“縝”讀“zhěn”。
3.形似字??看清細微差別
形似字錯讀,大都因為沒有看清它們的細微差別。如1992年高考第1題中“庇護”的“庇”(bì),考生容易把它誤看成“屁”而錯讀為“pì”;又如1996年高考第1題中“璞玉”的“璞”(pú),考生容易把它誤看成“蹼”而錯讀為“p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73836.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