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全國高考理綜I化學部分試卷評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總體看,2008年全國高考理綜測試化學試題從試題數量、試卷結構、試題類型與2007年相比保持了較高的穩(wěn)定性。試題在平實中體現著創(chuàng)新,常規(guī)下滲透著變化,試題強化了化學用語考查,展示了化學學科特色;試題圍繞四種能力考查來命題,突出了能力立意的思路;實驗考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對高中化學教學特別是新課標的實施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一、主干知識考查為重

 

I卷考查仍然側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考查,7、9、10題從3個側面考查了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內容,6題以過氧化鈉溶于水的雙重性質為離子共存問題設置了環(huán)境,8題以有機物命名形式考查同分異構體概念,11、12、13則分別考查了化學平衡圖像、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比較、電解計算等內容,這些知識點均為高中化學需重點掌握部分,所以說選擇題較好的涵蓋了中學化學主干知識的精華,設問經典但不落俗套,方法靈活但不離根本,13題則建立在對電解原理理解的基礎上,將定性分析與定量計算進行了有機結合。

 

二、突出化學用語考查

 

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特有的語言,是學習化學的工具,也是考查學生化學學習的手段。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貫穿高中化學始終,是高考命題的熱點之一。26題以氧化還原反應為主線,綜合考查了學生多個方面的能力:通過對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考查了學生化學用語的書寫能力;通過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中物質之間的數量關系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通過計算來考查學生的守恒思想。27題考查電子式、化學式,29題也對結構簡式、官能團以及同分異構體書寫等進行了不同側面的考查。初步統計今年化學用語考查高達44分,其中化學方程式考查18分,兩項均刷新了歷史。

 

三、課內綜合考查增強

 

課內綜合強調知識間的聯系與應用,是體現能力考查的最佳視角。試題中出現了一些陌生度較高、能力要求較高的試題。如26題根據信息書寫氧化還原方程式;27題中的化合物V(CaC2)與O2的反應;28題中Z與碳粉的反應,是教材中沒有出現、學生較為陌生的反應。此時,敏捷地接受試題所給出的新信息,準確的進行知識遷移,就顯得格外重要。27題再次考查的是05年全國理綜卷出現的知識點“CaC2”,變前20號元素推斷為前20號元素組成物質的推斷,設問的梯度提升更好的論證了科內綜合考查的重要形式。假如通過以歸納篩選“化合物+水→白色固體+可燃性氣體”反應進行突破,此題定會迎刃而解。

 

四、實驗考查凸顯亮點

 

28題以一個裝置簡單、現象明顯、知識新穎的實驗為題材,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觀察對象→思考產生現象→探究化學過程→得出合理結論等步驟,進一步認識了科學研究的方法,綜合考查了學生推理、探究的能力,提升了試卷的科學素養(yǎng)考查層次。該題是一道開放性實驗題,它不是將題目進行開放性的設問,而是對題干知識給出開放性信息,這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是一個創(chuàng)新角度的考查,所以本題是整套試卷的亮點。如果學生做題時,緊緊抓住“該物質是黃色粉末”而不放手,則很容易走入誤區(qū)。高考閱卷組也對本題的答案實施了開放性政策,凡是學生答出的金屬在鋁以后,氧化物教材上沒有明示顏色的如nO或PbO(FeO、CuO黑色、ZnO白色不行)都算對,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考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究精神。

 

08高考題在高中新課改的背景下出來,肩負過渡和銜接的功能。我們明顯地感受到試題在能力上較為突出的要求,而這種要求更明顯的表現在試題的綜合力度上。08高考下來,部分考生被試題的陌生度、試題的計算環(huán)節(jié)等“打擊”了一下,值得我們深思。我們的教學策略、應試備考如何夯實雙基和提升能力,如何鏈接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高考為我們指明了很有意義的標向。

 

總之,08年高考很好的踐行了考試大綱的命題要求,從知識到能力都對化學學科內容進行了全方位考查,從選拔性到導向性層面都體現了其“指揮棒”的地位,不失為一套很有水準的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7900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