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生物期末試卷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導語】學習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度是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學習也是一樣,學任何一門功課,都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而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久而久之,不論是狀元還是伊人,都會向你招手。逍遙右腦為正在努力學習的你整理了《高一下冊生物期末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一、單項選擇(注釋)

  1、人體內往往存在著針對一種病毒的不同抗體,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種蛋白質分子

  B.病毒基因在細胞內能高效復制

  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個同種蛋白質分子

  D.病毒基因在細胞內能高效表達

  2、下圖是生物體內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與功能關系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玉米種子細胞中,物質A和E分別代表葡萄糖和纖維素

  B.相同質量的E和F徹底氧化分解,釋放能量較多的是F

  C.物質C約有20種,在人體細胞中均可合成

  D.不同的H在結構上的區(qū)別主要是D的連接方式不同

  3、下列對減肥的敘述,正確的是()

  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體內積累過多,為了減肥,只要少吃油膩的食物即可

  B.為了減肥,我們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同時使用高效減肥藥

  C.脂肪可以在體內氧化放能,為了減肥,我們更多運動,以增強脂肪的消耗

  D.為了輕松減肥,每天只吃含維生素豐富,含脂類較少的水果、蔬菜

  4、下列關于脂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些細胞不含脂質

  B.脂質賦予生物膜不同的功能

  C.有些脂質能攜帶遺傳信息

  D.內質網(wǎng)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

  5、mRNA在細胞中合成后由細胞核進入細胞質并與核糖體結合,通過的膜的層數(shù)是()A、0層B、1層C、2層D、4層

  6、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遺傳信息存在()

  A.核糖核酸中

  B.脫氧核糖核酸中

  C.核苷酸中

  D.蛋白質中

  7、下列健康人的四種液體樣本中,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顏色反應的是()

 、倌蛞孩谖敢

 、酆挂孩芡僖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8、下列關于蛋白質功能的舉例合理的是()

  A.催化——抗體

  B.運輸——胃蛋白酶

  C.調節(jié)——胰島素

  D.免疫——血紅蛋白

  9、某同學為了確定來源不同的a、b、c、d、e五種物質(或結構)的具體類型,進行了下列實驗。

  ①各種物質(或結構)的性質、染色反應的結果,如表所示。

  abcde

  來源豬血馬肝蛙表皮棉花霉菌

  水溶性+-+-+

  灰分+-+--

  染色反應甲基綠溶液--+--

  斐林試劑-----

  蘇丹Ⅲ溶液-+---

  雙縮脲試劑+---+

  碘液-----

  注:“+”表示有(溶解);“-”表示無(不溶解);灰分指物質充分燃燒后剩下的部分。

 、赼為紅色,檢測a的灰分發(fā)現(xiàn)其中含有Fe元素;③d是構成細胞壁的成分,將適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試管中,混合一段時間后,混合液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下列對a~e推斷最合理的是()

  A.血紅蛋白、染色質、脂質、纖維素、蛋白質

  B.蛋白質、脂肪、染色質、葡萄糖、麥芽糖酶

  C.血紅蛋白、纖維素酶、脂肪、RNA、麥芽糖

  D.血紅蛋白、脂肪、DNA、纖維素、纖維素酶

  10、花生種子的子葉肥厚,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某實驗小組利用花生種子進行以下實驗,請補充完善,并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將花生子葉切片,選用蘇丹Ⅳ進行染色,在滴加清水蓋上玻片前用________洗去浮色。在顯微鏡下觀察脂肪滴呈現(xiàn)出________色。

  (2)在花生種子萌發(fā)后,進行探究實驗。

  一、實驗課題:探究花生子葉對幼苗生長的影響。

  二、實驗材料:胚根長出2-3mm,種皮漲破的花生種子。

  三、實驗步驟:

 、賹ㄉN子進行處理:

  A組:保留兩片子葉B組:保留一片子葉

  C組:保留半片子葉D組:去除兩片子葉

 、趯⑻幚砗蟮母鹘M種子分別種在盛有培養(yǎng)基的塑料杯中。

  ③每天定時澆水,觀察和記錄實驗結果。

  三、實驗結果:萌發(fā)3周后結果如下。

  不同處理對花生幼苗生長的影響

  四、實驗結論:略。

  ①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對照組是________。

 、趯嶒灢襟E中的每組處理和對照均要設置________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蹖嶒炛袘摽刂频臒o關變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軐嶒灲Y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關于“ATP→ADP+Pi+能量”的反應敘述中,正確的是()

  A.這一反應是可逆反應

  B.生物體內ADP轉變成ATP所需的能量均來自細胞的呼吸作用

  C.上述過程中只存在著能量的儲存沒有釋放

  D.這一過程保證了生命活動的順利進行

  12、下圖中是生物體內幾種有機物組成以及它們各自能的關系圖,m1、m2、m3、m4分別是大分子物質M1、M2、M3、M4的組成單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相同質量的M1和M2被徹底氧化分解,則M1的耗氧量多

  B.同一個體不同細胞中M3的種類不同取決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C.m3和m4之間的區(qū)別主要是五碳糖和堿基的種類不同

  D.不同的M4在結構上的區(qū)別主要是m4的連接方式不同

  13、細胞內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分別是()

  A.糖類、水

  B.脂質、無機鹽

  C.蛋白質、水

  D.蛋白質、纖維素

  14、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依次是()

  A.核酸、蛋白質、糖類B.糖類、蛋白質、核酸

  C.蛋白質、核酸、糖類D.核酸、蛋白質、細胞

  15、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被破壞時,其特定功能不會發(fā)生改變

  B.RNA與DNA分子均由四種核苷酸組成,前者不能儲存遺傳信息

  C.ATP、脫氧核苷酸、線粒體外膜共有的組成元素是C、H、O、N、P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細胞呼吸、基因表達的產(chǎn)物

  16、下列4種生物中,哪一種生物的細胞結構與其他3種生物的細胞有明顯的區(qū)別()

  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

  17、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D.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tǒng),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18、欲將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洋蔥表皮上的一個細胞,轉換高倍鏡繼續(xù)觀察,則必須將此細胞移至視野中央,目的是使()

  A.視野變大B.物象清晰C.視野變亮D.目標存在視野內

  評卷人得分

  二、非選擇題(必修)(注釋)

  19、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20、下圖甲表示某動物消化道分泌細胞,乙是其消化道內的一種益生菌,甲、乙均能分泌一種消化酶X促進多肽的水解。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含有的核苷酸種類數(shù)分別是__________,乙與該動物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

  (2)用3H標記M,一段時間后甲產(chǎn)生的X中檢測到放射性,則M在甲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應是__________(用箭頭和標號)。若M進入甲細胞后參與合成了RNA聚合酶,該過程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M進入乙細胞密切相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該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M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葡萄糖,對該過程有抑制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圖中多肽→M的過程______(填“是”或“否”)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內。

  21、如圖甲表示某生物膜結構,圖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質,a、b、c、d表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圖乙和圖丙表示物質運輸曲線,請據(jù)圖回答:

  (1)若圖①是癌細胞的細胞膜,則膜上含量較正常細胞減少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圖①是線粒體膜,b和c過程運輸?shù)臍怏w分別是________。b、c運輸方式符合圖________所表示的物質運輸曲線。

  (3)若圖①表示人體紅細胞膜,則表示Na+、K+運輸?shù)姆謩e是圖中________。Na+、K+的運輸方式符合圖________所示曲線。

  (4)已知紅細胞吸收葡萄糖是協(xié)助擴散,而有人認為小腸上皮細胞以主動運輸?shù)姆绞轿掌咸烟牵堅O計實驗加以確定。

 、賹嶒灢襟E:

  第一步:取甲、乙兩組生長狀況相同的小腸上皮細胞,放入適宜濃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養(yǎng)液中。

  第二步:甲組細胞給予正常的呼吸條件,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陬A測實驗結果并分析:

  a.若甲、乙兩組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圖表示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請據(jù)圖回答:(橫線上填名稱,括號內填編號)

  (1)此圖表示植物細胞的模式圖,與動物細胞相比此細胞不具有的細胞器是.

  (2)核孔是的通道.

  (3)能產(chǎn)生腺苷三磷酸的細胞器是[];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結構是[].

  (4)與②的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

  (5)能增大細胞內膜面積的細胞器是,它的構成成分主要是.

  (6)植物體內的有機酸、生物堿等物質主要存在于[].

  (7)寫出細胞產(chǎn)生大量能量時,發(fā)生物質變化的化學反應式:..

  23、生物體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可表示如下:

  (1)由C、H、O三種元素加上元素X形成小分子a,則元素X是指,小分子a是,可用結構通式表示。

  (2)A的功能多種多樣,寫出各字母代表的物質的名稱A1、A3。

  (3)B是主要的能源物質,則b______________。

  (4)由C、H、O三種元素加上元素Y形成小分子c,則元素X是包括,小分子c

  的名稱為______,C1的名稱為________。

  (5)C2的結構通常為鏈,它是由成千上萬個核苷酸組成,但這些核苷酸只有種。C2之所以能成為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因為它能精細準確地,將其儲存的傳遞給下一代。

  24、動植物細胞有著相似的基本結構,如、和.從細胞結構上看,生物界存在著和兩類細胞.

  25、細菌具有細胞壁,為探究其化學成分,某課題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已知糖類加硫酸水解后用堿中和,再加斐林試劑,加熱有磚紅色沉淀生成,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作用,生成紫色物質;且二者單獨檢驗時互不干擾.)

  (1)將細菌細胞粉碎后,用高速離心機分離得到細菌細胞壁.

  (2)將細菌細胞壁分成兩等份,編號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堿中和,再加斐林試劑并加熱,取B加脲試劑.

  (4)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及結果分析:

  現(xiàn)象①:A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出現(xiàn)紫色;

  結論:;

  現(xiàn)象②:A,B;

  結論:細菌細胞壁中含有糖類而不含蛋白質.

  現(xiàn)象③:A不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

  結論:細菌細胞壁中含有蛋白質而不含糖類

  現(xiàn)象④:A不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

  結論:細菌細胞壁中不含有糖類和蛋白質.

  26、下圖是從生物組織中分離得到的幾種細胞器模式簡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中幾種細胞器取自同一生物組織,則該生物組織最可能是。

  (2)圖中能貯存并表達遺傳信息的細胞器是(填字母)。

  (3)A與C增大膜面積的方式依次是、。

  (4)在C內完成的能量轉換過程是。

  (5)在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中,圖中(填字母)生物膜面積將會依次發(fā)生改變,由此可以說明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

  27、下圖中E、F、G、H代表生物體內的有機大分子,A、B、C、D代表組成它們的基本單位,

  請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

  (1)玉米種子的細胞中,物質E是。

  (2)相同質量的E和F徹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較多的是。

  (3)組成物質C和物質D的共同化學元素有,若a個物質C組成b條鏈,構成物質G,該物質G至少有氧原子的個數(shù)為。

  28、如圖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單體及功能關系,其中A、B代表某些元素,X、Y、Z、P代表單體,Ⅰ、Ⅱ、Ⅲ、Ⅳ代表由單體形成的多聚體,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在人體細胞內Ⅰ物質主要以形式存在,Ⅳ物質在生物體內約有種。

  (2)構成Ⅱ、Ⅲ物質的Y、Z在結構上的不同點表現(xiàn)在和

  上,Ⅱ物質和Ⅲ物質在空間結構上的不同點表現(xiàn)在

  。

  評卷人得分

  三、非選擇題(選修)(注釋)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

  1、【答案】A

  【解析】一種病毒表面往往有多種蛋白質分子,刺激機體產(chǎn)生針對這種病毒的不同抗體。

  2、【答案】D

  【解析】

  3、【答案】C

  【解析】A、肥胖的原因是由于脂肪過多引起,而糖類過剩時會轉化為脂肪,所以肥胖的人不僅要少吃油膩的食物,也要減少可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的攝入.故A錯誤.

  B、高效減肥藥對身體有害,可能導致能量供應不足.故B錯誤.

  C、減肥不僅要少吃油膩的食物,也要減少可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的攝入.同時要多運動,增強脂肪的消耗.故C正確.

  D、只吃含維生素豐富、含脂類較少的水果、蔬菜會導致必需氨基酸不足,營養(yǎng)不良.故D錯誤.

  故選C.

  4、【答案】D

  【解析】A、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均具有細胞膜,都含有磷脂分子,A錯誤;

  B、生物膜的不同功能是由膜蛋白賦予的,B錯誤;

  C、脂質不能攜帶遺傳信息,C錯誤;

  D、內質網(wǎng)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D正確.

  答案:D.

  5、【答案】A

  【解析】mRNA由細胞核進入細胞質是通過核孔,沒有穿過細胞膜

  6、【答案】B

  【解析】A、少數(shù)RNA病毒的遺傳信息儲存在RNA,即核糖核苷酸中,A錯誤;

  B、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脫氧核糖核酸),因此絕大多數(shù)的生物,遺傳信息貯存在脫氧核糖核酸中,B正確;

  C、核苷酸不能儲存遺傳信息,遺傳信息儲存在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之中,C錯誤;

  D、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不儲存遺傳信息,D錯誤.

  故選:B.

  7、【答案】D

  【解析】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證明其中含有蛋白質,而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8、【答案】C

  【解析】催化作用的蛋白質是酶,故A錯誤。運輸?shù)氖茄t蛋白,故B錯誤。調節(jié)作用的是胰島素,故C正確。免疫作用的是抗體,故D錯誤。

  9、【答案】D

  【解析】a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說明是蛋白質,灰分中含有Fe元素,說明是血紅蛋白;b能被蘇丹Ⅲ溶液染色,說明b是脂肪;c能與甲基綠溶液反應,說明c是DNA;d是細胞壁的成分,e能與d反應,生成還原糖,則d是纖維素,e是纖維素酶,則D正確。

  10、【答案】(1)50%的酒精(或酒精)紅

  (2)四、①子葉的完整程度(子葉的數(shù)量、大小、多少)A

 、谥貜(或多組)避免種子的個別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③溫度、光照、種子的萌發(fā)狀況等

 、芑ㄉ尤~保留越完整,越有利于幼苗的生長

  【解析】解本題的關鍵是認真分析實驗結果(表格中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論。

  (1)脂肪的檢測和觀察實驗中,制片過程需要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蘇丹Ⅳ試劑使脂肪滴呈現(xiàn)紅色(蘇丹Ⅲ呈橘黃色)。

  (2)①探究花生子葉對幼苗生長的影響實驗中,自變量是子葉的完整程度,對照組是沒有進行處理的一個組,即A組。

 、跒榱吮苊夥N子的個別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步驟中的每組處理和對照均要設置重復(或多組)實驗。

 、蹖嶒炛袘摽刂葡嗤臏囟取⒐庹、種子的萌發(fā)狀況等影響花生幼苗生長的因素。

 、軓膶φ战M與實驗組的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花生子葉保留越完整,越有利于幼苗的生長。

  11、【答案】

  【解析】該反應可以反過來,但是需要的酶就不再是同一種,ADP變成ATP也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實現(xiàn),ATP的形成是需要用其他形式的能進行轉化的,會伴隨能量的釋放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C

  【解析】細胞內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細胞內含量最多的無機化合物是水。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B

  【解析】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酵母菌、青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屬于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故選B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D

  【解析】當將細胞轉移的時候是希望將細胞放在視野內,因為高倍鏡的觀察范圍較小

  二、非選擇題(必修)

  19、【答案】結構和功能

  【解析】

  20、【答案】(1)8、8互利共生

  (2)⑧→③→①

  (3)核糖體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選擇透過)

  (4)胰島素否

  【解析】(1)甲、乙兩種生物中都有DNA和RNA,所以,甲、乙含有的核苷酸都有8種,即4種脫氧核苷酸和4種核糖核苷酸。乙是一種益生菌,所以乙與該生物之間的關系是互利共生。

  (2)消化酶是一種分泌蛋白,在細胞中的合成途徑為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細胞膜。核糖體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在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中,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是。

  (3)據(jù)圖可知,M是氨基酸,進入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和能量,但乙為原核生物,無線粒體。

  (4)在人體內能降低血糖濃度的激素是胰島素。

  21、【答案】(1)[D]糖蛋白

  (2)O2、CO2②

  (3)d、a③

  (4)①第二步:乙組細胞抑制細胞呼吸,其他條件都相同

  第三步:一段時間后測定兩組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速率

 、赼.說明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是主動運輸

  b.若乙組細胞的吸收速率明顯小于甲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說明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解析】圖①中A是蛋白質,B是磷脂雙分子層,D是糖蛋白,a、b、c、d分別表示主動運輸、自由擴散、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其中a、b由膜外運向膜內,c、d則由膜內運向膜外。圖②表示自由擴散,圖③表示主動運輸。癌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線粒體吸收O2,放出CO2。紅細胞吸收K+,排出Na+。要確定小腸吸收葡萄糖是協(xié)助擴散還是主動運輸,可設置能量(ATP)為自變量,葡萄糖的吸收速率為因變量。

  22、【答案】(1)中心體

  (2)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

  (3)④葉綠體(11)線粒體⑥核仁

  (4)⑤高爾基體

  (5)內質網(wǎng)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

  (6)(14)大型液泡

  (7)

  【解析】(1)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沒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植物細胞不具有中心體.

  (2)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例如蛋白質、RNA等.

  (3)線粒體和葉綠體都能產(chǎn)生ATP;核仁的功能是合成核糖體.

  (4)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5)內質網(wǎng)是膜面積的細胞器,目的是增大酶的附著面;生物膜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質組成.

  (6)物體內的有機酸、生物堿等物質主要存在于(14)大液泡內.

  (7)細胞產(chǎn)生大量能量時,發(fā)生的生理過程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反應方程式見答案.

  23、【答案】(1)N氨基酸通式略

  (2)酶血紅蛋白

  (3)葡萄糖核苷酸脫氧核糖核酸

  (4)N和P核苷酸RNA

  (5)雙4自我復制遺傳信息

  【解析】(1)由A具有的功能可以看出,A是蛋白質,構成它的基本單位是小分子物質a是氨基酸,氨基酸中主要含有C、H、O、N四種元素,故X為N元素。

  (2)能催化化學反應的蛋白質是酶,具有運輸氧氣功能的蛋白質是血紅蛋白。

  (3)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淀粉、糖原分別是動植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它們都是由葡萄糖構成的,故b為葡萄糖。

  (4)C是遺傳物質,因為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故C2為DNA,C1為RNA。

  (5)C2為DNA,DNA通常呈雙鏈結構,DNA是由四種脫氧核苷酸組成,四種脫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順序稱為遺傳信息,DNA通過復制將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

  24、【答案】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原核細胞真核細胞

  【解析】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相似的基本結構.從細胞結構上看,按照細胞有無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可將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含有成形的細胞核,原核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25、【答案】(4)①細菌細胞壁中含有纖糖類和蛋白質

  ②A: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不出現(xiàn)紫色

  ③B:出現(xiàn)紫色

 、蹷:不出現(xiàn)紫色

  【解析】(4)①:A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含有糖類,B出現(xiàn)紫色,說明含有蛋白質,結論:細菌細胞壁中含有纖糖類和蛋白質;

 、谌艏毦毎谥泻刑穷惗缓械鞍踪|,則現(xiàn)象為:A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不出現(xiàn)紫色;

 、廴艏毦毎谥泻械鞍踪|而不含糖類,則現(xiàn)象為:A不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出現(xiàn)紫色;

 、苋艏毦毎谥胁缓刑穷惡偷鞍踪|,則現(xiàn)象為:A不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不出現(xiàn)紫色.

  26、【答案】(1)綠色植物的葉肉組織(2)A、C(3)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類囊體堆疊形成基粒(4)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5)D、B(順序不能顛倒)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解析】由題圖可以看出A為線粒體、B為高爾基體、C為葉綠體、D為內質網(wǎng)。(1)若圖中的幾種細胞器取自同一生物組織,則該生物組織最可能來自綠色植物,特別是葉肉組織。(2)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都含有DNA,所以二者能貯存并表達遺傳信息。(3)線粒體、葉綠體增大膜面積的方式分別為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和類囊體堆疊形成基粒,這樣有利于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進行。(5)在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中,內質網(wǎng)膜通過囊泡先轉化為高爾基體膜,然后高爾基體膜再通過囊泡轉化為細胞膜,通過胞吐的形式將蛋白質分泌到細胞外,膜的轉化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27、【答案】(1)淀粉(2)F(3)C、H、O、Na+b

  【解析】

  28、【答案】(1)糖原(1分)20(1分)(2)五碳糖(脫氧核糖、核糖)堿基(胸腺嘧啶、尿嘧啶)Ⅱ為獨特的雙螺旋(雙鏈)結構,Ⅲ一般為單鏈結構

  【解析】

  三、非選擇題(選修)

  【二】

  第Ⅰ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單選題,1-30每題1分,31-40每題2分,共50分)

  1.科學家在制備較純凈的細胞膜時,一般不選用植物細胞,其原因是()

 、僦参锛毎毎褐械挠袡C酸會溶解膜結構

 、诠鈱W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細胞,看不到細胞膜

  ③植物細胞的細胞膜較薄

 、苤参锛毎屑毎,提取細胞膜的過程比較繁瑣

 、葜参锛毎麅葧衅渌そY構干擾

  A.①④B.②③

  C.②⑤D.④⑤

  2.下列不屬于細胞間信息交流實例的是()

  A.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通過血液運輸?shù)郊谞钕,與甲狀腺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

  B.吞噬細胞對抗原處理后,以直接接觸方式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

  C.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進行物質運輸和信息交流

  D.細胞內通過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wǎng)架結構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

  3.人、鼠細胞融合實驗,是用帶有不同熒光染料的抗體標記兩種細胞的膜蛋白,一段時間后兩種膜蛋白能在雜種細胞膜上均勻分布形成嵌合體。右圖是相關實驗記錄,據(jù)此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A.當溫度增加到15℃以上,膜質的流動性發(fā)生變化

  B.該實驗證明膜蛋白能夠在膜表面運動

  C.溫度對膜蛋白的擴散有影響

  D.圖中數(shù)據(jù)說明融合時間越長形成的嵌合體越多

  4.取兩種不同的海綿,使其細胞分散成單個,再將它們摻在一起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只有同種的細胞才能結合。那么,與此現(xiàn)象有關的結構是()

  A.細胞核B.細胞膜上的糖蛋白

  C.細胞膜D.細胞膜上的磷脂雙分子層

  5.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

  6.將酶、抗體、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藥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體包裹后,更容易運輸?shù)交疾〔课坏募毎校@是因為()

  A.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能夠允許對細胞有益的物質進入

  B.磷脂雙分子層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微球體能將生物大分子藥物水解成小分子藥物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優(yōu)先讓生物大分子物質通過

  7.下列關于高爾基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高爾基體膜具有流動性B.抗體從合成到分泌不經(jīng)過高爾基體

  C.高爾基體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構成D.高爾基體具有對蛋白質進行加工的功能

  8.下列哪項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細胞

  C.表皮細胞中的水和蛋白質分子

  D.池塘中的水、陽光等環(huán)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種生物

  9.下圖是有關蛋白質分子的簡要概念圖,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A.a肯定含有P元素B.①過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數(shù)目等于c的數(shù)目D.d表示氨基酸種類的多樣性

  10.下列關于生物體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序等有關

  B.脫氧核糖核苷酸是組成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之一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

  D.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蔗糖屬于二糖

  11.在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關于實驗材料選擇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甘蔗莖的薄壁組織、甜菜的塊根等都含有較多的糖且近于無色,因此可以用于進行還原糖的實驗

  B.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高,是進行蛋白質實驗鑒定的理想植物組織材料

  D.雞蛋清含蛋白質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理想材料

  12.下列有關生物體內水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越冬植物體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下降

  B.細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細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C.水分子的跨膜運輸方向是由高濃度溶液到低濃度溶液

  D.水是占細胞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3.細胞器所共有的化學成分是()

  A.DNAB.RNAC.蛋白質D.磷脂

  14.不同膜結構的膜之間互相轉化,以“出芽”方式進行的是()

  A.核膜和內質網(wǎng)膜B.細胞膜和高爾基體膜

  C.內質網(wǎng)膜和細胞膜D.細胞膜和線粒體膜

  15.如圖是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下列關于各結構及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B.②是真核生物遺傳物質的載體

  C.③與蛋白質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D.④有利于DNA和mRNA從細胞核進入細胞質,實現(xiàn)核質之間的物質交換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細胞中的相關無機鹽離子對于維持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非常重要②若哺乳動物血液中Ca2+的含量過低,則會發(fā)生抽搐③Mg2+對于植物光合作用至關重要④Fe3+對人體內結合與運輸O2不可缺少()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7.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關系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細胞質基質不能為細胞代謝提供能量

  B.細胞膜上的糖蛋白與細胞表面的識別有關

  C.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D.細胞若失去結構的完整性將大大縮短其壽命

  18.下列有關DNA和RNA的比較正確的是()

  A.分布上,真核細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細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細胞質中

  B.從化學組成上,DNA與RNA的堿基完全不同

  C.結構上,DNA多為雙螺旋結構,RNA通常為單鏈結構

  D.鑒定DNA用吡羅紅染色劑,鑒定RNA用甲基綠染色劑

  19.植物細胞中含有色素的結構是:()

  A.線粒體、高爾基體B.高爾基體、液泡

  C.液泡、葉綠體D.葉綠體、內質網(wǎng)

  20.在生物體內,作為生命活動的體現(xiàn)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膜結構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別為()

  A.糖類、脂質、核酸B.蛋白質、核酸、磷脂

  C.蛋白質、糖類、核酸D.蛋白質、磷脂、核酸

  21.將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A.核苷酸、五碳糖、堿基B.核苷酸、磷酸、堿基

  C.脫氧核糖、磷酸、堿基D.核糖、磷酸、堿基

  22.生物膜系統(tǒng)在細胞生命活動中有著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細胞內外的物質運輸?shù)冗^程中起決定性作用

  B.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

  C.生物體內的所有膜結構共同構成生物膜系統(tǒng)

  D.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組分在結構和功能上有緊密的聯(lián)系

  23.下圖中能正確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的是()

  24.關于細胞核結構與功能統(tǒng)一性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核仁中的DNA控制著細胞代謝

  B.染色質上的DNA儲存著大量的遺傳信息

  C.不同細胞的核孔數(shù)量是相同的

  D.原核細胞的核膜也具有兩層膜,利于控制物質的進出

  25.組成核酸的堿基、五碳糖、核苷酸的種類依次是()

  A.5、2、8B.4、2、2C.5、2、2D.4、4、8

  26.下列各組物質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A.膽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27.人體白細胞能吞噬入侵的細菌、細胞碎片或衰老的紅細胞,在白細胞中與這些物質消化有密切關系的細胞器為()

  A.溶酶體B.核糖體C.液泡D.中心

  28.生物膜的“蛋白質—脂質—蛋白質”靜態(tài)結構模型不能解釋下列哪種現(xiàn)象()

  A.細胞膜是細胞的邊界B.溶于脂質的物質能夠優(yōu)先通過細胞膜

  C.變形蟲做變形運動D.細胞膜中磷脂分子呈雙層排列在膜中

  29.將紫色蘿卜的塊根切成小塊放入清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對其進行加溫,隨著水溫的升高,水的顏色會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A.升溫使細胞壁破壞而喪失功能B.升溫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升溫使生物膜破壞而喪失功能D.升溫使水中的化學物質發(fā)生了反應

  30.在正常人的血漿中,NaHCO3的含量約為H2CO3含量的20倍。當血漿中的NaHCO3含量減少時,會形成酸中毒;當血漿中H2CO3含量減少時,則形成堿中毒。這個事實表明,某些無機鹽的作用是()

  A.調節(jié)酸堿度B.調節(jié)滲透壓

  C.影響細胞形態(tài)D.影響生物膜透性

  31.新鮮的葉類蔬菜表面常殘留水溶性有機農(nóng)藥。現(xiàn)取同一新鮮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的純水中,每隔一定時間測定細胞液濃度,結果如圖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AB段細胞吸水,細胞體積明顯增大

  B.B點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相等

  C.BC段細胞質壁分離復原,原生質層恢復到原來位置

  D.此曲線說明有機農(nóng)藥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細胞吸收

  32.洋蔥表皮細胞在質壁分離及其復原過程中,液泡體積的變化趨勢是()

  33.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長,某生物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測定植物a細胞液濃度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下表:

  濃度(mol/L)0.150.20.250.3

  質壁分離不分離剛分離顯著顯著

  他們又測定了b地土壤溶液的濃度。為保證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該地土壤溶液的濃度應()

  A.≥0.2B.≤0.2C.≥0.3D.<0.2

  34.人的紅細胞和精子的壽命都比較短,從細胞結構考慮,這一事實說明了()

  A.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B(tài).功能決定壽命的長短

  C.細胞核和細胞質相互依存D.核遺傳決定細胞壽命

  35.關于染色質和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染色體和染色質的主要化學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質

  B.真核生物的所有活細胞均有染色體

  C.染色體、染色質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tài)

  D.染色質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36.下圖表示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該圖最能說明()

  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代謝B.細胞核與細胞的物質、能量代謝密切相關

  C.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遺傳D.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關

  37.某生物體內發(fā)生如下的反應: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原,則下列說法不正確()

  A.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屬于多糖,都是儲能物質

  C.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利用葡萄糖

  D.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發(fā)生于消化道內,葡萄糖→糖原可發(fā)生于肝臟內

  38.生活在極地地區(qū)的棕熊具有冬眠的習性。每年進入秋季后,它的食量就會迅速增加,體重也隨之迅速增加。等到冬季來臨時,它的體重能增至原來的兩倍多。在漫長的冬眠過程中,棕熊一直是不吃不喝。幾個月醒來,它會變得十分“清秀”。冬眠前,棕熊體重增加時,增多的成分主要是()

  A.水B.蛋白質

  C.脂肪D.糖原

  39.下圖表示某動物細胞合成的分泌蛋白運輸?shù)郊毎獾倪^程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②、③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相似

  B.分泌蛋白的分泌借助膜的選擇透過性來完成

  C.此圖所示各種膜中糖蛋白含量的可能是①

  D.細胞內許多生化反應都是在生物膜內或膜表面進行的

  40.將同一植物細胞依次浸入清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0.4mol/L的KNO3溶液中,測得細胞的體積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則曲線A、B、C分別代表細胞所處的溶液是()

  A.清水、蔗糖溶液、KNO3B.KNO3、清水、蔗糖溶液

  C.清水、KNO3、蔗糖溶液D.蔗糖溶液、KNO3、清水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

  41.(12分)如圖表示細胞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及相互關系。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X代表的化學元素是________,Y代表的主要化學元素是________。

  (2)現(xiàn)從某種真核細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體放入培養(yǎng)液里,再加入下列幾種有機物,模擬化合物B的合成。

  假設培養(yǎng)液里含有核糖體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質和條件。其中實驗中所用的培養(yǎng)液相當于細胞內的________________。上述五種化合物中能作為原料合成化合物B的是________(填序號)。

  (3)B物質具有多種功能的原因是B具有多樣性。B具有多樣性的原因在于:

 、購腷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趶腂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0分)為探究膜的透性,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E、F、G為用豬膀胱制成的小袋,內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別接上口徑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內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體積VG>VE=VF,甲、乙,丙三種溶液分別為質量濃度為0.2g/mL、0.1g/mL、0.3g/mL的蔗糖溶液。

  (1)幾分鐘后,3支小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下降),其程度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比分析e、f小玻璃管中的現(xiàn)象可知,引起實驗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

  (3)該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將兩組這樣的裝置,一組放于37℃的恒溫箱中,一組放于0℃的恒溫箱中,幾分鐘后觀察,可見兩裝置中e玻璃管中的現(xiàn)象是兩裝置中e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放于37℃恒溫箱中的較放于0℃恒溫箱中的下降程度大,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共9分)對細胞膜結構和組成的研究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早在19世紀末期,研究人員就曾選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細胞的透性進行了上萬次的研究。發(fā)現(xiàn):凡是溶于脂質的物質,很容易穿過膜,反之,不易溶于脂質的物質,也不容易穿過膜。這表明:細胞膜是由____________構成的。

  (2)將人的紅細胞置于蒸餾水中,紅細胞發(fā)生的形態(tài)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這是________作用的結果。

  (3)1925年,有人用丙酮從紅細胞膜中提取到磷脂,并將其鋪在水面上形成磷脂單分子層。測量鋪展面積,約為紅細胞總表面積的____倍。

  (4)1933年發(fā)現(xiàn):蛋白酶能夠使細胞膜分解,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過其他方法,測得多種細胞膜的化學成分,如下表:

  物質種類

  膜的類別蛋白質(%)脂質(主要是磷脂)(%)糖類

  變形蟲細胞膜54424

  小鼠肝細胞膜44524

  人紅細胞膜49438

  依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分析構成不同細胞的細胞膜在化學組成上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共10分)下圖為電子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某真核細胞的一部分,請分析后回答:

  (1)此圖是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判斷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的是(填序號)。

  (3)為研究細胞內各種組成成分和功能,需將細胞器分離。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4)若用丙酮從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的單分子層面積大于細胞表面積的2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細胞是不是在中學實驗室條件下觀察線粒體的理想實驗材l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9分)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A是________,物質B是________。

  (2)結構E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其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

  (3)具有雙層E結構的細胞器是________(填圖中的序號),動植物細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_________。

  (4)侵入體內的病菌和衰老細胞的裂解必須依靠[]____的作用。

  (5)細胞內具有E結構的除了上述6種細胞器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單選題,1-30每題1分,31-40每題2分,共50分)

  1-5DDDBD6-10BBCBB11-15ACCBB16-20DACCB

  21-25CCCBA26-30BACCA31-35DBDCB36-40DCCBC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41.每空2分共12分

  (1)N和PN

  (2)細胞質基質①④⑤

  (3)①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不同②肽的空間結構

  42.每空2分,共10分

  (1)液面都下降下降程度g管>f管>e管

  (2)溶液濃度

  (3)水分能通過半透膜從濃度低的一側向濃度高的一側擴散,濃度差越大擴散速度越快

  (4)溫度影響物質跨膜運輸?shù)乃俾?/P>

  43.共9分

  (1)脂質(2)(吸水)膨脹、甚至破裂滲透

  (3)2(4)細胞膜上有蛋白質

  (5)組成不同細胞膜的物質種類相同2分組成不同細胞膜的物質含量有差別2分

  44.共10分

  (1)低等植物有中心體和葉綠體(2)②③④⑤⑦

  (3)差速離心法(4)細胞內除了細胞膜以外,還有其他生物膜2分

  (5)不是2分當用健那綠給線粒體染色時,該細胞含有葉綠體,其中的色素會起干擾作用2分

  45.共9分

  (1)蛋白質磷脂

  (2)流動性選擇透過性

  (3)①②④高爾基體

  (4)⑥溶酶體

  (5)細胞膜核膜

  【三】

  第I卷(60分)

  1、下列生物或結構中具有擬核的是()

  A.艾滋病病毒B.傳入神經(jīng)元C.精子D.顫藻

  2、流感病毒和HIV生存和繁殖的場所是()

  A.無機環(huán)境B.富含有機質的環(huán)境C.生物體的活細胞D.生物體的細胞間質

  3、下列生物大分子與對應的單體,不正確的一組是()

  A.纖維素——葡萄糖B.糖原——葡萄糖

  C.糖蛋白——氨基酸D.RNA——核糖核苷酸

  4、人體中水的含量約占65%,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體中水也分為自由水和結合水兩部分B.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離不開水

  C.沒有水,人體內許多化學反應根本不會發(fā)生D.水和糖類、脂肪一樣,為人體提供能量

  5、對細胞學說內容的理解,正確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細胞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單位

  C.所有的細胞不是只能由細胞分裂而來

  D.細胞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6、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細胞結構共性的是()

  A.都具有遺傳物質B.都具有膜結構C.都具有核糖體D.都具有細胞核

  7、19世紀30年代建立的細胞學說的最主要的意義是()

  A.證明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B.使人們對生物體的結構認識進入微觀領域

  C.揭示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結構統(tǒng)一性D.發(fā)現(xiàn)動、植物細胞的不同之處

  8、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組成生物體和組成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基本相似

  9、在番茄幼苗的培養(yǎng)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34-外,還必需的大量元素有()

  A.C、H、O、NB.K、Ca、Mg、Fe

  C.Mn、Mo、Cu、ZnD.K、Ca、Mg、S

  10、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是()

  A.高爾基體和線粒體B.中心體和核糖體

  C.中心體和線粒體D.染色體與和核糖體

  11、下圖所示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何圖形,①~⑥是有關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要將圖甲轉化成圖乙,所列A、B、C、D四種操作順序中,正確的是()

 、俎D動粗準焦螺旋②轉動細準焦螺旋③調節(jié)光圈④轉動轉換器⑤向右上方移動玻片⑥向左下方移動玻片

  A.①③④⑤B.⑥④③⑤

  C.⑤④③②D.⑥④⑤③

  12、下列物質中,屬于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是()

  13、下列能正確表示蛋白質分子由簡到繁的結構層次的一組是()

 、侔被幄贑、H、O、N等元素③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④多肽⑤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

  14、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可以分解雞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來“消化”導致瘋牛病和人類克雅氏癥的毒蛋白。他與荷蘭一家瘋牛病專業(yè)檢測機構聯(lián)合進行的實驗表明,角蛋白酶確實能夠破壞毒蛋白,使其喪失傳染能力。由此可知,該毒蛋白有著與雞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A.氨基酸的數(shù)量B.空間結構C.氨基酸的種類D.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15、動物細胞和高等植物細胞共同具有的亞顯微結構是()

  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核糖體⑤液泡⑥內質網(wǎng)⑦中心體⑧高爾基體⑨線粒體⑩溶酶體

  A.②④⑥⑦⑧⑨⑩B.③④⑥⑦⑨⑩C.①③④⑤⑥⑧D.②④⑥⑧⑨⑩

  16、“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染色時先用甲基綠染色劑染色,再滴加吡羅紅染色劑

  B.將涂片用質量分數(shù)為8%的鹽酸處理后,接著用染色劑染色

  C.觀察時應選擇染色均勻、色澤淺的區(qū)域

  D.與甲基綠結合的核酸分子只分布在細胞核中

  17、下列屬于細胞中脂肪的作用的是()

  A.激素的主要成分B.儲能的主要物質C.酶的主要成分D.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18、生物的遺傳物質和生命活動的承擔者分別是()

 、俸怂幄诤颂呛怂幄勖撗鹾颂呛怂幄艿鞍踪|⑤脂質⑥糖類

  A.①④B.②⑤C.③⑥D.②④

  19、目前流行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核酸中含有A、U、G、C四種堿基,這說明該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A.DNAB.RNAC.DNA和RNAD.DNA或RNA

  20、經(jīng)分析,某一小分子樣品,含有C、H、O、N四種元素,該分子很可能是()

  A.氨基酸B.核酸C.核苷酸D.蛋白質

  21、細胞中各種化合物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在動物體內作為儲能物質的主要是()

  A.乳糖和蔗糖B.蛋白質和核酸C.葡萄糖和纖維素D.脂肪和糖原

  22、蘋果含有微量元素鋅,而鋅是構成與記憶有關的蛋白質不可缺少的元素,兒童缺鋅就會影響大腦的正常發(fā)育,因此,蘋果又被稱為記憶之果.這說明無機鹽()

  A.對維持酸堿平衡起重要作用B.對維持細胞形態(tài)有重要作用

  C.對維持生物體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D.對調節(jié)細胞內滲透壓有重要作用

  23、下列關于細胞膜的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B.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使生物體作為一個整體完成生命活動

  C.相鄰兩個細胞的信息交流全靠細胞間接觸

  D.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這種功能是相對的

  24、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

  B.不同功能的細胞,其細胞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

  C.細胞內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

  D.細胞內的生物膜把細胞分成許多小區(qū)室

  25、下列關于用高倍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線粒體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牙簽消毒、實驗前漱口都是為了保證該實驗的準確性

  B.制裝片時在載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

  C.在高倍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活細胞的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無色

  D.線粒體很小高倍鏡下也觀察不到

  26、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無關的細胞器是()

  A.附著核糖體的內質網(wǎng)B.高爾基體C.線粒體D.中心體

  27、下列對染色體和染色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染色質是細胞核內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B.染色體和染色質的形態(tài)結構、化學成分完全相同

  C.染色體或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

  D.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種物質的兩種不同存在狀態(tài)

  28、淀粉、纖維素和RNA都含有的元素是()

  A.C、H、OB.C、H、O、NC.C、H、O、ND.C、O、N、P、S

  29、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個四肽,2個三肽,2個六肽,則這些短肽的氨基總數(shù)的最小值及肽鍵總數(shù)依次是()

  A.6,18B.5,18C.5,17D.6,17

  30、現(xiàn)有1000個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個,羧基有1050個,則由此合成的4條多肽鏈中共有肽鍵、氨基、羧基的數(shù)目分別是()

  A.999、1016、1046B.996、1、1C.996、24、54D.996、1016、1046

  31、小麥細胞中,由A、T、U三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共有()

  A.3種B.4種C.5種D.6種

  32、用含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某種氨基酸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胰腺細胞,最后測出細胞分泌帶有放射性的胰島素。如果用儀器測試放射性在細胞中出現(xiàn)的順序,這個順序最可能是()

  ○1線粒體○2核糖體○3內質網(wǎng)○4染色體○5高爾基體○6細胞膜○7細胞核

  A.○1○3○4○7○6B.○2○3○5C.○2○3○7○4○5D.○2○7○4○5

  33、下圖是某高等生物組織示意圖,其細胞質基質內含有的糖類和核酸主要是()

  A.淀粉和RNAB.淀粉和DNA

  C.糖原和RNAD.糖原和DNA

  34、干燥的種子,細胞內的代謝緩慢;萌發(fā)的種子,細胞內的代謝活動旺盛。那么在種子萌發(fā)的過程中,細胞內的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會()

  A.不變B.升高C.無法確定D.降低

  35、如圖所示科學家進行變形蟲的切割實驗,這個實驗最能說明()

  A.細胞核控制細胞的遺傳B.細胞質控制細胞的遺傳

  C.細胞核是控制細胞代謝的中心D.細胞質是控制細胞代謝的中心

  第II卷(40分,填寫在答案卷上)

  36、如圖所示某化合物的結構式,據(jù)圖回答:

  (1)該化合物有個氨基和個羧基。

  (2)該化合物是由個氨基酸失去分子水而形成的,水分子中的氧來自于,氫來自于,這樣反應后,形成的結構—CO—NH—叫做________,此化合物共有個這樣的結構,該化合物叫肽。

  (3)該化合物有種氨基酸構成,造成氨基酸種類不同的原因是不同。

  (4)請寫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37、據(jù)圖回答(題中[]內填寫圖中指示結構的數(shù)字):

  (1)如圖是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該細胞是(植物或動物)細胞,做出判斷的依據(jù)是此細胞具有[]、[]、[]等結構。

  (2)為研究細胞內各種組成成分和功能,需將細胞器分離。分離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3)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供給,該結構是進行的主要場所,該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質是。

  (4)結構7的名稱是,該結構在植物細胞內與[]的形成有關;使細胞保持一定的滲透壓,保持膨脹狀態(tài)的是[]。

  38、試回答有關物質鑒定實驗的問題:

  (1)當檢測還原性糖時,下面哪一組實驗材料的選擇較為適宜()

  A.西瓜和甜菜B.甘蔗和甜橙C.蘋果和梨子D.淀粉和蛋清

  (2)(多選)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鑒定可溶性還原性糖時,需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B.還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僅還原性糖的鑒定實驗需要加熱處理

  C.脂肪的鑒定實驗中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滴

  D.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xiàn)配現(xiàn)用

  (3)在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蔗糖這些糖類物質中,不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的是。

  (4)以花生子葉為材料進行脂肪的鑒定時,為觀察得更清楚,需把低倍鏡換成高倍鏡并調好焦距,若發(fā)現(xiàn)視野太暗,此時應

  (5)以花生子葉為材料進行脂肪的鑒定時,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是:

 、偾凶尤~薄片;

  ②用染色;

 、塾皿w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溶液;

  ④。

  高一生物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10題每題1分,11~35題每題2分)

  1-5:DCCDD6-10:DCCDB11-15:CCDBD16-20:CBABA

  21-25:DCCBD26-30:DBACC31-35:BBADC

  二、非選擇題。

  36、(共13分,除注明外每空均1分)

  (1)11;(2)54羧基羧基和氨基肽鍵4五;(3)4R基

  (4)(2分)

  37、(共11分,每空均1分)

  (1)植物[3]細胞壁[4]葉綠體[5]液泡

  (2)差速離心法(或離心法)

  (3)[6]線粒體有氧呼吸葡萄糖

  (4)高爾基體[3]細胞壁[5]液泡

  38、(共16分,每空2分)

  (1)C(2)B、C(3)蔗糖

  (4)將反光鏡由平面換成凹面將小光圈換成大光圈

  (5)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洗去浮色滴上一滴清水,蓋上蓋玻片

  【四】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本部分共40小題(1—30題,每小題1分;31—40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1.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最明顯區(qū)別在于()

  A有無核糖體B有無細胞壁C有無核膜D有無細胞膜

  2.下列廣告語在科學性上沒有錯誤的是()

  A.本產(chǎn)品XX牌八寶粥由蓮子、淀粉、桂圓等精制而成,適合糖尿病患者,絕對不含糖w

  B.服用魚肝油(富含維生素D)有助于您的寶寶骨骼健康,促進骨骼發(fā)育

  C.請放心飲用XX系列飲料,該飲料絕對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D.這種口服液含有豐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3.動物冬眠時,體內水的狀況是()

  A.自由水增加,結合水減少B.自由水和結合水都增加

  C.自由水和結合水均減少D.自由水減少,結合水增加

  4.下列組合中,依次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種群、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腸內的細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魚類

 、鄯窝谆颊叻尾康姆窝纂p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

  5.如圖①表示兩種物鏡及其與裝片的位置關系,②是低倍鏡下的視野。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①中甲是高倍鏡,乙是低倍鏡

  B.甲物鏡被乙物鏡替換后,視野的亮度會增強,

  因為乙離裝片的距離更近

  C.要想換用高倍鏡觀察②中的細胞a,需要將裝片向左移動

  D.乙物鏡被甲物鏡替換后,在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shù)量會減少

  6.病毒、藍藻、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A細胞壁B細胞質C細胞膜D遺傳物質

  7.細胞學說揭示了()

  A.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qū)別B.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

  C.細胞之間的差異性D.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qū)別

  8.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依次是()

  A.核酸、蛋白質、細胞、糖類B.蛋白質、核酸、細胞、糖類

  C.蛋白質、核酸、細胞、脂肪D.核酸、蛋白質、糖類、細胞

  9.細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質、核仁、核孔組成,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核膜是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B.染色質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C.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D.核孔實現(xiàn)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10、性激素、胃蛋白酶、纖維素和DNA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A.C、H、OB.C、H、O、NC.C、H、O、N、PD.C、H、O、N、P、S、

  11.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質,水解產(chǎn)物不會全部是葡萄糖的是()

  A.淀粉B.糖原C.纖維素D.蔗糖

  12.下列對生物膜系統(tǒng)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生物膜是對生物體內所有膜結構的統(tǒng)稱

  B.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等都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

  C.生物膜把細胞質分成多個微小的結構,使多種化學反應同時進行,互不干擾

  D.各種生物膜在結構、功能上各自獨立

  13.植物細胞中含有色素的結構是()

  A.線粒體、高爾基體B.高爾基體、液泡

  C.液泡、葉綠體D.葉綠體、內質網(wǎng)

  14.關于生物體內有機化合物所含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葉綠素含有鎂元素B.血紅蛋白含有鐵元素

  C.胰島素含有碳元素D.脫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15.組成RNA結構的基本成分是()

 、俸颂洽诿撗鹾颂洽哿姿

 、芟汆堰省ⅧB嘌呤、胞嘧啶⑤胸腺嘧啶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16.下列關于脂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脂肪是重要的儲能物質,同質量的脂肪中含有比糖類更多的能量

  B.磷脂是所有細胞必不可少的脂質

  C.脂質中的膽固醇是對生物體有害的物質

  D.脂質和蛋白質是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17.某生物體內不具有葉綠體但能進行光合作用,則它最可能是()

  A.番茄植株B.水稻C.藍藻D.酵母菌

  18.下列關于組成細胞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B.RNA與DNA的分子結構相似,由四種核苷酸組成,可以儲存遺傳信息

  C.DNA分子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

  D.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fā)生改變

  19.新宰的畜、禽肉,過一段時間后再煮,肉鮮嫩,其原因可能與哪一結構有關()

  A.核糖體B.溶酶體C.線粒體D.中心體

  20.下列關于纖維素、血紅蛋白和DNA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都由單體聚合而成B.在動植物細胞中均存在

  C.都屬于生物大分子D.都能被水解

  21.下列物質不屬于脂質的是()

  A.磷脂B.膽固醇C.脂肪酶D.雄性激素

  22.不同結構的膜之間相互轉化,以“出芽”方式進行的是()

  A.核膜和內質網(wǎng)膜B.細胞膜和高爾基體膜

  C.內質網(wǎng)膜和細胞膜D.細胞膜和線粒體膜

  23.在洋蔥根細胞中,含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

  A.葉綠體B.葉綠體、線粒體

  C.線粒體D.線粒體、細胞核

  24.蛋白質分子能夠通過的結構有()

  A.線粒體膜和葉綠體膜B.細胞膜和液泡膜

  C.內質網(wǎng)膜和高爾基體膜D.細胞壁和核孔

  25.下列關于細胞中有機物的知識點表述正確的是()

  A所有糖類都是生物體的主要能源物質

  B所有細胞的組成成分都含有纖維素。

  C蛋白質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D細胞中包括蛋白質、核酸在內的有機物都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26.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

  27.對下表中所列待測物質的檢測,所選用的試劑及預期結果都正確的是()

  待測物質檢測試劑預期顯色結果

  ①DNA吡羅紅紅色

 、谥咎K丹Ⅲ橘黃色

 、壅崽庆沉衷噭┐u紅色

  ④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8.右圖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①為某種多聚體的單體,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是脂肪

  C.若③為多聚體,且能貯存生物的遺傳信息,則③是染色體

  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

  29.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B.在小麥細胞中由A、G、T、C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種

  C.糖原、脂肪、蛋白質和核糖都是生物體內高分子化合物

  D.細胞中氨基酸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相同的蛋白質一定是同一種蛋白質

  30人體免疫球蛋白(又稱為抗體)中,IgG由4條肽鏈構成,共有764個氨基酸,則該蛋白質分子中至少含有游離的氨基和羧基數(shù)分別是()

  A.764和764B.760和760C.762和762D.4和4

  3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鑒定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時可用西瓜提取液作為實驗材料

  B.鑒定生物組織中的氨基酸時,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顯色

  C.鑒定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時,需要用顯微鏡觀察實驗現(xiàn)象

  D.在酵母菌懸液中加入臺盼藍染液后,只有死細胞才能被染色

  32.下圖是人體某細胞在進行某生命活動前后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在此變化過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質是()

  A.呼吸酶B.消化酶C.性激素D.維生素

  33、下圖所示是植物細胞部分膜結構示意圖,它們按①②③④順序依次分別屬于()

  A.葉綠體膜、細胞膜、線粒體膜、核膜

  B.細胞膜、葉綠體膜、線粒體膜、內質網(wǎng)膜

  C.線粒體膜、核膜、內質網(wǎng)膜、高爾基體膜

  D.細胞膜、高爾基膜、線粒體膜、核膜

  34.某位同學在觀察成熟葉肉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照片后得出如下結論,不正確的是

  A、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雙層膜B、核糖體附著在高爾基體上

  C、內質網(wǎng)膜與核膜相連D、液泡是的細胞器

  35.圖中所示的內容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屬于()

  A種群B群落C生態(tài)系統(tǒng)D生物圈

  36.現(xiàn)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試劑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餾水、

  則充分利用上述試劑及必需的實驗用具,能鑒別出下列哪些物質()

 、倨咸烟洽谡崽洽垡鹊鞍酌涪苤

  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③和④

  37.科研人員用35S標記的氨基酸來培養(yǎng)某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測得與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關的一些細胞器上放射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圖甲所示,在此過程中有關的生物膜面積的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圖中曲線所指代的結構名稱相同的是()

  A.a和dB.a和eC.b和eD.c和f

  38.根據(jù)細胞的功能推測,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心肌細胞比唾液腺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B.胰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C.汗腺細胞比腸腺細胞具有更多的核糖體

  D.生命活動旺盛的細胞比衰老的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39.丙氨酸的R基為-CH3,谷氨酸的R基為-C3H5O2,它們縮合后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為()

  A.7?16?6B.7?14?5

  C.8?16?5D.8?14?5

  40.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糖體、溶酶體都是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B.酵母菌的擬核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

  C.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一定具有葉綠體

  D.雌性激素合成的場所是內質網(wǎng)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本部分共4小題,共計4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41.(10分)下圖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X被形容為“生命的燃料”,它是,Ⅰ在小麥種子中主要是指。

  (2)A和B表示的元素為和。P形成Ⅳ的過程必須經(jīng)過的化學反應是__________,此反應發(fā)生在(填細胞器名稱)。

  (3)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圖中的。(填符號)

  (4)圖中Z是_______,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現(xiàn)_______色。

  42、(10分)如圖是兩種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構成圖乙⑩的化學成分主要是,它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⑩的形成與[]有關。

  (2)圖乙屬于(填“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或“動物”)細胞,與圖甲相比其特有的結構是(寫結構名稱)

  (3)圖甲和圖乙中共有的細胞結構⑧是,其功能是和。

  (4)圖甲中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過程中依次經(jīng)過的細胞結構為(用圖中序號和箭頭表示),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提供能量。

  43(10分)(一)下列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式,請回答有關問題:

  (1)上述結構中,代表氨基的結構式為______;代表羧基的結構式為______;代表肽鍵的結構式為______.

  (2)上述化合物是由______種氨基酸組成的.

  (3)寫出肽鍵水解后形成的最右端氨基酸的分子式。

  (二)某同學欲獲得純凈的細胞膜,以研究其結構與功能。請你設計一個簡易的實驗:

  (1)選取人體的______(A.成熟紅細胞B.口腔上皮細胞C.白細胞)作為獲取細胞膜純凈物的來源,是因為。

  (2)將選取的上述材料放入試管中,然后加入______,由于滲透作用,一段時間后細胞將破裂,再用______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上清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______。

  44(10分)分析下面的實驗,回答問題:調節(jié)電子顯微鏡觀察A、B、C三種生物的細胞亞顯微結構,觀察到結構a~d(均為細胞器)具有下列特征:結構a、b、c都是由兩層膜構成,其中a的膜具有小孔,而b、c沒有小孔,c呈綠色、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d結構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現(xiàn)將試樣A、B、C有無結構a~d的情況整理列表如下(表中“+”表示存在,“一”表示不存在):

  (1)試樣A、B、C分別是小麥葉片、顫藻和美西螈中的一種細胞。

 、僭嚇覣、B、C代表的生物分別是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

 、诮Y構a和d各是什么?a_________d___________

  (2)結構b在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時,用活性染色劑染色,呈現(xiàn)。

  (3)將試樣B在低溫下進行離心,分離出結構a、b、c的形狀完全保持不變。a、b、c中,能吸收光能的結構是;DNA分布于中;結構b是細胞進行的主要場所。

  參考答案

  1—5CBDDC6-10DBBDA11-15DCCDA16-20CCDBB21-25CBCDC

  26-30DCCAD31-35DBABC36-40CDCDD

  41(10分,)(1)葡萄糖淀粉(2)NP、N、脫水縮合核糖體

  (3)Ⅱ、Ⅳ(4)核糖核苷酸紅

  42(10分)

  (1)纖維素和果膠②高爾基體

  (2)高等植物細胞壁、葉綠體、液泡(不全不得分)(3)細胞核

  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4)④→③→②→⑨(2分)⑤線粒體

  43(10分)(一)(1)-NH2-COOH-CO-NH-(2)2(3)

  (二)(1)A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內沒有核膜和細胞器膜等膜結構

  (2)清水差速離心血紅蛋白

  44(10分)(1)①A顫藻B小麥葉片C美西螈

 、赼細胞核d中心體

  (2)健那綠藍綠色

  (3)c;abc有氧呼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1263464.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葫蘆島市高中作協(xié)體2019-2019學年高一上第一次質檢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