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懷化市2019-2019年學年度高一上期期末教學質量統(tǒng)一檢測生物試題
總分100分 時量90分鐘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意,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中,每題1.5分,共45分)
1.孟德爾在對豌豆進行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如下哪一種科學方法進行分析?
A.類比推理法 B. 假說-演繹法 C. 同位素標記法 D.模型構建法
2.下列各項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玉米種子的黃粒與白粒 B.豌豆的紅花與桃的白花
C.狗的卷毛與白毛 D.家雞的長腿和毛腿
3.已知一水稻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周圍生長有其它基因型的水稻植株,正常情況下,其子代不可能出現(xiàn)的基因型是
A.a(chǎn)aBb B.AaBb C.AABB D.AaBB
4.正常女性體細胞內(nèi)的性染色體組成是
A. XO B. XYY C. XY D.XX
5.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發(fā)生在
A. 有絲分裂過程中 B.受精作用過程中
C.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 D.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中
6.進行有性生殖的動物的三個生理過程如圖所示,則與①、②、③過程相關的分別是
A.受精作用、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
B.有絲分裂、受精作用、減數(shù)分裂
C.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受精作用
D.減數(shù)分裂、受精作用、有絲分裂
7.下列哪項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
A.作為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存在于每個細胞中 B.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C.對生物體蛋白質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D.DNA是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
8.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是
A.同時發(fā)生于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同時發(fā)生于第二次分裂末期
C.同時發(fā)生于第一次分裂后期
D.分離發(fā)生于第一次分裂,自由組合發(fā)生于第二次分裂
9.哺乳動物的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成熟生殖細胞數(shù)目分別是
A.一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 B.二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
C.二個精子和二個卵細胞 D.四個精子和四個卵細胞
10.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家系中,若雙親沒有該病,所生的子女
A.患者多為男性 B.表現(xiàn)型都正常
C.患者多為女性 D.患該病的概率為50 %
11.下列有關生物體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豌豆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遺傳物質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
C.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含有硫元素
D.煙草花葉病毒遺傳物質水解產(chǎn)生4種脫氧核苷酸
12.如右圖,病毒甲、乙為兩種不同的植物病毒,經(jīng)重建
形成“雜種病毒丙”,用病毒丙去侵染植物細胞,在植物
細胞內(nèi)增殖后產(chǎn)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13.一個由N15標記的DNA分子,放在只含N14標記的的適宜環(huán)境中擴增,復制3次后含N15標記的DNA分子與只含N14標記的DNA分子總數(shù)之比為
A.1/3 B.1/4 C.1/7 D.1/8
14.下列與遺傳信息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分子中的全部片段都含有遺傳信息
B.轉入了海蟄的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轉基因鼠在正常光線下沒有發(fā)出綠色熒光,說明基因
一經(jīng)轉移,就會散失遺傳信息
C.DNA分子中遺傳信息來自于4種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
D.RNA病毒沒有DNA分子,所以沒有遺傳信息
15.右圖是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的工作照片。1953年,他們根據(jù)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研究結果提出了
A.自然選擇學說
B.膜流動鑲嵌模型
C.雜交育種理論
D.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16.下列有關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和DNA是同一概念 B.只有基因才能夠攜帶遺傳信息
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D.基因就是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17.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是指
A.DNA上的3個相鄰的堿基 B.mRNA上的3個相鄰的堿基;
C.tRNA上的3個相鄰的堿基 D.基因上的3個相鄰的堿基。
18.囊性纖維病是一種致死性較高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原因是正;蛑腥鄙倭3 個堿基導致了其編碼的蛋白質中1 個對應氨基酸的缺失。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A.基因中3個核苷酸的缺失屬于基因重組
B.蛋白質中個別氨基酸的改變不會影響其功能
C.此病是赫爾希和蔡斯發(fā)現(xiàn)的
D.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結構來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19.造成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
A.缺少酪氨酸 B.缺少能控制合成酪氨酸的基因
C.缺少黑色素 D.缺少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
20.某生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為8條,下圖中表示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是
21.誘變育種所依據(jù)的主要遺傳學原理是
A.基因自由組合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交叉互換 D.染色體結構變異
22.一種果蠅的突變體在21℃的氣溫下,生存能力很差,當氣溫上升到25.5 ℃時,突變體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這個現(xiàn)象可以說明
A.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 B.基因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
C.基因突變與溫度有關 D.突變的有害和有利取決于環(huán)境條件
23.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不包括
A.目的基因 B.運載體 C.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 D.DNA連接酶
24.某農(nóng)科院通過如圖所示的育種過程培育成高品質小麥新品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chǎn) 過程使用秋水仙素只能作用于萌發(fā)的種子
B.a(chǎn) 過程提高突變率,從而明顯縮短了育種年限
C.該育種過程中運用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突變
D. b 過程需要通過不斷自交來提高純合率
25.遺傳咨詢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遺傳病發(fā)生,正確的咨詢步驟是
① 提出對策、方法和建議 ②了解家庭病史,診斷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病
③ 推算后代的再發(fā)風險 ④ 判斷遺傳病的類型,分析傳遞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26.用六倍體普通小麥和二倍體黑麥雜交得到的子代是
A.八倍體 B.二倍體 C.四倍體 D.六倍體
27.培育轉基因抗蟲棉,采用的方法是
A.基因工程 B.雜交育種 C.多倍體育種 D.單倍體育種
28.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
A.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 B.產(chǎn)生了地理隔離
C.形成了生殖隔離 D.改變了基因頻率
29.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環(huán)境改變使生物產(chǎn)生定向的變異
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變化,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
D.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發(fā)展,形成生物的多樣性
30.在一個種群中隨機抽出一定數(shù)量的個體,其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24%,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2%,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4%,則基因A和a的頻率分別是
A.60%、40% B.36%、64%
C.24%、72% D.57%、43%
二.非選擇題(共5道大題,每空1或2分,共55分)
31. (每空1分,共9分)某高等植物的細胞染色體和基因組成如下圖。等位基因間為完全顯性,基因型為AaBb,請分析回答:
(1)圖中A和a稱為 ,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發(fā)生 (分離/自由組合),圖中①號染色體和②號染色體合稱為 , ①號染色體和③號染色體合稱為 。
(2)對該生物進行測交,后代有 種表現(xiàn)型,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 ,后代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的所占比例為 。
(3)若此細胞為動物細胞且③號和④號染色體為性染色體,則該細胞的基因型為 。圖中所示細胞若為1個卵原細胞,進行一次完整的減數(shù)分裂可以產(chǎn)生 種基因型的卵細胞。
32. (每空2分,共10分)下圖是一個DNA分子的片段,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②的名稱是 。
(2)表示DNA基本組成單位的唯一標號是 。
(3)構成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組成成分在圖中的標號是 。
(4)圖中的堿基對一共有 對;在圖示的這些堿基對中,所攜帶的遺傳信息有
種。
33.(每空1分,共10分)下圖表示的是遺傳信息在生物體內(nèi)各種物質之間的傳遞過程。分析并回答有關問題:
(1)在人體胰腺細胞中,有些細胞正進行②過程,②過程稱之為 ,其特點是 和 。
(2)⑤過程表示 ,進行的主要場所是 。
(3)密碼子位于 上,是通過 (填序號)過程得到的,密碼子能決定氨基酸的有 種。
(4)基因對性狀的控制,可以通過控制 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性狀,還可以通過控制 直接控制性狀。
34. (每空2分,共14分)某三對夫婦患白化病遺傳的結果如下表,請分析回答:
組別 一 二 三
親代表現(xiàn)型 正常 × 正常 正常 ×白化 正常 ×正常
子代正常數(shù)目 2 1 1
子代白化數(shù)目 0 1 1
(1)白化病屬于 (單,多)基因遺傳病,并且為 (顯、隱)性遺傳病。
(2)第三組夫婦正常,但孩子既有正常者也有患白化病者,這在遺傳學上稱為 。
(3)若有許多對夫婦的基因型與第二對夫婦相同,他們的孩子中患病者與正常者的數(shù)量比應接近 。
(4)第三對夫婦的基因型依次是 和 。
(5)該病從可遺傳變異的本質來分析來源于 。
35. (每空2分,共12分)某高等植物有闊葉和細葉(基因為B、b)、抗病和不抗。ɑ驗镽、r)等相對性狀。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闊葉植株和細葉植株雜交,F(xiàn)1全部表現(xiàn)為闊葉,則顯性性狀是 ,細葉植物的基因型為 。
(2)現(xiàn)有純合闊葉抗病和純合細葉不抗病植株進行雜交,所得F1自交,F(xiàn)2有闊葉抗病、闊葉不抗病、細葉抗病和細葉不抗病四種表現(xiàn)型,且比例為9 :3 :3 :1。
①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 定律,F(xiàn)2中出現(xiàn)新類型植株的主要原因是 。
②若F2中的細葉抗病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 種;其中細葉抗病類型中的純合植株占該類型總數(shù)的 。
懷化市2019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4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D C A B C B B B D A C D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D C B D A D C C A C B A
二、非選擇題(31、33題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55分)
31.(每空1分,共9分)
(1)等位基因 分離 同源染色體 非同源染色體
(2)4 1:1:1:1 1/4
(3)AaXBXb 1
32.(每空2分,共10分)
(1)脫氧核糖 (2)④ (3)②③ (4)4 1
33. (每空1分,共10分)
(1)DNA復制 半保留復制 邊解旋邊復制(后兩者可以換位作答 )
(2)翻譯 核糖體
(3)mRNA ④ 61
(4)酶的合成 蛋白質結構
34. (每空2分,共14分)
(1)單 隱 (2)性狀分離
(3)1:1 (4)Aa Aa (5)基因突變
35. (每空2分,共12分)
(1)闊葉 bb
(2)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②3 3/5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1297687.html
相關閱讀:2019高一生物期末考試題及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