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高一12月月考試題語文一、語言文字運用(每小題3分,共21分。)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兩個錯誤的一項是 ( )A.舸(gě)艦迷津 浪遏(jié)飛舟 五嶺逶(wēi)迤頹圮(pǐ)B.軟泥青荇(xìn)默默彳(chì)亍 星輝斑斕(nán)漫溯(sù)C.秦軍?(fán)南 夜縋(zhuì)而出 切齒拊(fǔ)心笙(sēng)簫D.凄婉(wǎn) 火缽(bō)惆(chóu)悵歲月稠(chóu)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1)英國的告別儀式是30日下午在港島半山上的港督府拉開____的。(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____終結。(3)兩分鐘前,“威爾士親王”軍營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開始____香港防務。(4)0時40分,剛剛參加了____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了“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A.序幕 宣告 接替 交換B.序幕 宣告 接管 交接C.帷幕 宣稱 接替 交換D.帷幕 宣稱 接管 交接⑨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⑩齊彭殤為妄作A.①⑧/②⑥/③④⑤/⑦⑨⑩ B.①⑨/②④⑧/③⑤⑥/⑦⑩ C. ①⑨/③④⑤/③⑥⑧/⑦⑩ D.①⑨⑩/②④⑧/③⑤⑥/⑦二、文言文閱讀(2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張克戩,字德祥,侍中耆曾孫也。第進士,歷河間令,知吳縣。吳為浙劇邑,民喜爭,大姓怙勢持官府。為令者踵故抑首,務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戩一裁以法,奸猾屏氣。使者以狀聞,召拜衛(wèi)尉丞。初,克戩從弟克公為御史,劾蔡京。京再輔政,修怨于張氏,以微事黜克戩。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東,圍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將銀朱孛堇來攻,縱兵四掠?藨飚吜?御。燕人先內(nèi)附在城下者數(shù)十,陰結黨欲為內(nèi)應,悉收斬之。數(shù)選勁卒撓敵營,出不意焚其柵,敵懼引去。論功加直秘閣。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復逼城。戍將麻世堅中夜斬關出,通判韓琥相繼亡,克戩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義不忍負國家、辱父祖,愿與此城終始以明吾節(jié),諸君其自為謀。”皆泣不能仰視,同辭而對曰:“公父母也,愿盡死聽命!蹦艘鎱柋邮亍Y\至,身帥將士披甲登陴(陴:城墻),雖屢卻敵而援師訖不至。金兵破平遙,平遙為汾大邑,久與賊抗,既先陷,又脅降介休、孝義諸縣,據(jù)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兩遣使持書諭克戩,焚不啟。具述危苦之狀,募士間道言之朝,不報。十月朔,金益萬騎來攻愈急。有十人唱為降語,斬以徇。諸酋列城下,克戩臨罵極口,炮中一酋,立斃。度不得免,手草遺表及與妻子遺書,縋州兵持抵京師。明日,金兵從西北隅入,殺都監(jiān)賈?,克戩猶帥眾巷戰(zhàn)。金人募生致之?藨鞖w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決,一家死者八人。金將奉其尸禮葬于后園,羅拜設祭,為立廟。事聞,詔贈延康殿學士,贈銀三百兩、絹五百匹,表揭閭里。紹興中,謚忠確。(選自《宋史》).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姓怙勢持官府 怙:依仗、憑借B.陰結黨欲為內(nèi)應 陰:陰謀C.愿與此城終始以明吾節(jié) 終始:偏義復詞,到最后D.焚香南向拜舞 南向:面對南方.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從面說明張克戩為人剛直、視死如歸品質(zhì)的一組是(? )克戩一裁以法,奸猾屏氣。? 克戩從弟克公為御史,劾蔡京。義不忍負國家、辱父祖。? 皆泣不能仰視。 克戩歸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決。葬于后園,羅拜設祭,為立廟。A. ? B. ? C.? D..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張克戩擔任吳縣縣令期間,一改過去縣令明哲保身的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來飛揚跋扈的當?shù)卮笮蘸栏唬玫匠⒄J可,被授予衛(wèi)尉丞官職。B.張克戩知汾州期間,金兵包圍了太原,并派將領銀朱孛堇來攻打汾州。張克戩盡全力抵御敵人,先殺了城里的內(nèi)應;然后出奇兵擾亂敵人,燒毀敵人營寨的柵欄,敵人畏懼退去。在太原被圍、汾州危急的情況下,張克戩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勸降書,張克戩看都沒看,就焚燒了書信。張克戩在保城無望的情況下,給朝廷寫了上表給家人留了遺書,城破后穿朝服自殺身亡。張克戩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將他禮葬于后園,并拜祭致禮,為他立廟。.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分)(1)京再輔政,修怨于張氏,以微事黜克戩。(分).(每空1分,共分)14.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赤壁懷古》),。(《?京口北固亭懷古》)故木受繩則直,,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舞幽壑之潛蛟, 。(蘇軾《赤壁賦》)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蘇軾《》)(25 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從前有位老人,收養(yǎng)了一只被遺棄的雛鷹,這只鷹長大后,在老人一次喂食的時候逃走了。幾天后,老人在山上發(fā)現(xiàn)了鷹的尸體。老人想不出為什么鷹會無緣無故地死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開鷹腹,才恍然大悟。原來鷹在籠中,養(yǎng)尊處優(yōu),竟失去了獵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餓死了。讀了這則故事,你有何理解和感悟,請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不得套作參考答案:1.B 2.D 3.D 4.B 4.A 5. B 6. B5.B(陰:暗地里,暗中)?6.A(②陳述克戩從弟;④百姓為之感動;⑥為后人敬重、景仰。排除這三項)7.C(事件的前提應在太原淪陷后,而不是在太原被圍時!鞍抵小币矊贌o中生有)8.(1)蔡京第二次執(zhí)掌朝政,跟張氏結怨,因為(或根據(jù)、憑借)小事就罷黜了張克戩的官職。(“再”、“修怨”、“以”、“黜”各1分,共4分) (2)略(“以”、“始”、“速”各1分,共3分) (3)略(“舉”、“炬”、“可憐”各1分,共3分)8.(1)前六句是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后兩句是直抒胸臆。(2分)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政局動蕩不安的擔憂,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注,以及報國無門的思想感情。(3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9.本詩寫景扣住“夜”字,寫情扣住“倦”字。(1分)本詩前六句寫景,竹涼、野月寫出清秋月夜;重露、稀星,露水越來越重,月照中天星星黯然失色,已經(jīng)是深夜;飛螢閃著微弱的光,水宿的鳥已經(jīng)睡醒互相呼喚著,是秋夜破曉前的景象。(3分)自月升到月落,詩人不曾合眼,身倦;詩人心事重重,徹夜難眠,心倦。尾聯(lián)“空悲清夜徂”綰合了詩題“倦夜”。(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10.略12.(1)AD(5分,答對一個給3分),A.陸蠡是在十三歲考入高中后才 “從平橋小鎮(zhèn)走向外面的世界的”;D.巴金的原話是“見得不多”,不是“再無第二個”。(2)①思想進步,堅持斗爭。在淪為“孤島”的上海,出版了很多洋溢著愛國主義熱情的書籍。②營救同事,挺身而出。在得知同事被巡捕房抓走后,直接去交涉。③針鋒相對,毫不畏懼。面對日寇逼問,他直面回擊,表現(xiàn)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每點2分,答出三點,言之成理即可)(3)①(從身份)他是一個“絕代散文家”,絕妙的文章是一筆寶貴的財富。②(人格魅力)他的硬氣、實干、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傳揚。③他的成就和歷史地位不匹配,我們對他所知甚少,應該去了解、宣傳和研究。(每點2分,意思接近即可)(4)觀點一:他優(yōu)美的散文,使他留名青史。(2分)①散文的內(nèi)容:多是故鄉(xiāng)山水,童年回憶。②散文的情感:字里行間涌動著他特有的激情和深摯的眷戀。③散文的主旨:表達了向往光明,追求快樂的美好理想。④散文的風格:奇麗明朗,清新可誦,充滿鄉(xiāng)土氣息。(每點2分,答出3點,意思接近即可) 觀點二:人格魅力使他成為我們永遠懷念的人。(2分)①富有正義感,充滿愛國熱情。面對巡捕和日寇,他都充滿大無畏英雄氣概。②忠誠善良,淳樸厚道。保有一個地道山鄉(xiāng)人的本質(zhì),這是他能為祖國獻出生命的根基。③熱心腸,講義氣,挺身而出,營救同事,不惜犧牲生命。④默默耕耘,注重實干,沉默寡言,不趨時媚俗。(每點2分,答出3點,意思接近,言之成理即可) 山東省濟寧市規(guī)范化學校2013-2014學年高一12月月考 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17625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