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4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如果在黃河流域的一次考古發(fā)現(xiàn)中,出現(xiàn)了下列現(xiàn)象:金屬器具的使用、成熟文字、城的出現(xiàn)、禮制的初步形成以及貧富分化現(xiàn)象的發(fā)生,由此可以判斷最早的歷史階段是(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早期國家 D.夏朝2.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中,諸侯因義務所在,蜂擁而至勤王。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縣制 D. 王位世襲制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中國人的姓總是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樣,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后!敝袊藦娬{姓所反映的實質是( ) A. 男尊女卑思想嚴重 B. 家族宗法觀念濃厚C. 個人觀念淡漠 D. 專制王權強大4.《史記》記載,周武王分封諸侯,“……而師尚父(姜尚)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據(jù)此判斷材料所反映的西周分封的對象有( )①功臣 ② 殷商降族 ③ 同姓親族 ④ 帝王后代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5.農村?梢姷竭@樣的現(xiàn)象,一些年屆七旬的老翁,要向三歲稚童稱“叔叔”或“爺爺”。永定俗謂:“白頭哥,坐地叔”(即對平輩的白頭老翁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輩,即使上年紀老者也要喚其為叔)。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宗法制 ( ) A. 強調血緣紐帶 ?B. 強調尊老愛幼C. 以嫡長子繼承制為特點 D. 有利于凝聚宗族6.有人在評述秦朝的政治變革時說:“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政治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侯伯子男。當時沒有一個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兒子們竟會跟平民一樣,竟沒有擁有土地,更沒有擁有奴隸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學派的學者,面對著這么大的巨變,大惑不解!比寮覍W派的學者“大惑不解”是因為“巨變” ( ) A. 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B. 缺乏應有的理論基礎 C. 加劇了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 D. 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7.西漢統(tǒng)治者總結秦朝歷史,從“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的認識出發(fā),采取的措施是( )A. 實行郡、國并行制 B. 頒布推恩令 C. 實行編戶齊民制度 D. 頒布附益之法8.(漢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庇谑欠獓挤,而子弟畢侯矣。漢武帝此舉的意圖是 ( )A. 施恩與諸侯子弟 B. 緩和皇帝與諸侯王的矛盾C. 滿足諸侯子弟獲得爵位的要求 D. 削弱諸侯王的力量9. “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發(fā)書,謂之尚書。尚,主也。漢承秦制。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書。”漢武帝這樣做的目的是( )A. 逐步廢除秦朝的制度 B. 削弱相權,強化皇權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強中央集權10.隋唐時期統(tǒng)治者解決“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題的重要舉措是( )A....A.《以宗法制為例淺議我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B.《趣談周武王與分封制》 C.《論隋唐三省制度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D.《論清代丞相與軍機大臣的權力制衡》17.秦漢以來我國中央和地方關系演變的趨勢是( )①削弱地方,加強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權力,防止割據(jù)③強化對地方官吏的控制④對邊疆地區(qū)的控制力漸趨嚴密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Z。xx。18.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詩人陸游臨終前寫下了那首千古絕唱:“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卑磧伤沃醒牍僦,負責籌劃“王師北定”事務的是( ) A. 尚書省 B. 參知政事 C. 樞密院 D. 軍機處19.乾隆初年,西北地區(qū)遇災荒引起邊地不穩(wěn),陜甘總督將這一情況密奏朝庭。你認為這份奏折最有可能通過哪種渠道呈遞到乾隆手中( )A. 內廷 B. 軍機處 C. 議政王大臣會議 D. 六部20.宋太祖的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卻導致北宋中期的財政危機,由此得出的教訓是( )A. 機構改革必須增大財政開支 B. 擴大國家機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C. 改革必須重視精兵簡政 D. 加強中央集權必須擴大政府機構和軍隊21.雍正帝時軍機處的設置是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一個標志,這是因為( )A. 軍機大臣都是皇帝親信 B. 軍機處權壓南書房C. 內閣名存實亡 D. 軍機大臣按皇帝旨意辦事,軍國大事由皇帝完全獨斷22.《起居注》是由職業(yè)史官(記注官)記錄皇帝言行的檔案。漢時,不允許皇帝觀看《起居注》。唐朝開了皇帝觀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觀閱成了慣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記注官泄密”為由,停止編纂《起居注》。這最能說明:( ) A. 歷朝皇帝歷史知識日益豐富 B. 皇權呈現(xiàn)出不斷加強的趨勢 C. 清代君主的權力不再受制約 D. 《起居注》史料不夠真實23. “她雖然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但她……在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都獨領風騷,而且還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A. 古代中國 B. 古希臘 C. 古印度 D. 古埃及24.梭倫改革是雅典城邦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按照土地收入和財產多寡劃分公民等級并授予相應官職,是梭倫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義在于( )①沉重打擊了依靠血統(tǒng)關系謀取特權的貴族 ②促進了奴隸制國家的發(fā)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滿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參政的要求 A. ①② ?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25.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記述一名希臘人對波斯王薛西斯講:“希臘人雖然是自由的,但他們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們受著法律的統(tǒng)治,他們對法律的畏懼甚于你的臣民對你的畏懼。”這段材料主要闡明了( )A. 古希臘是民主政體的發(fā)源地 B. 波斯人非常贊賞希臘的制度C. 古希臘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礎上 D. 波斯當時仍然實行君主專制26. “部落和村社的劃分不取決于血緣關系,而是由地域決定,因此不論在宗教或政治領域,基于出身的特權被毀滅了,以地域和財產為基礎的政治社會代替了氏族社會。”與這一改革成就密切相關的人物是( )A. 梭倫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蘇格拉底27.《民法大全》認為:“羅馬人民所適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一部分是全人類共同的法律!绷_馬帝國制定“全人類共同的法律”主要是為了協(xié)調( ) A. 羅馬帝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 B. 羅馬平民與貴族的關系C. 羅馬人與被征服民族的關系 D. 羅馬公民與奴隸的關系28.羅馬帝國極盛時,有這樣一件事,一個自由民男子娶一個女奴為妻又后悔了,將妻子“休”回“娘家”。該女子決定到法庭起訴該男子,那么法庭將( )A.進行調解 B.宣布休妻無效 C.要求男子賠償 D.不予理睬29.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 《十二銅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C. 《查士丁尼新敕》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0.《十二銅表法》的編纂被認為是平民的勝利,主要是因為( )A. 體現(xiàn)了法律的公平與公正 B. 給平民帶來了好處C. 按律量刑,貴族不能隨意解釋 D. 維護了平民的利益31.以下對雅典和古羅馬民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梭倫改革將國家引向民主的軌道B. 在雅典和羅馬,人人都可以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 C. 都是為解決平民和貴族的矛盾而實行的D. 羅馬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承認財產神圣不可侵犯32. “羅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格)你認為對上述說法理解正確的是( )A. 羅馬法對羅馬持久的統(tǒng)治的維系起到了積極作用B. 羅馬人不僅能武力打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統(tǒng)治世界C. 表明羅馬法律體系的高度成熟D. 羅馬法在世界史特別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3.羅馬皇帝哈德良說:“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A. 羅馬沒有法律 B. 皇帝頒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組成部分 C. 羅馬法面前不能保證人人平等 D. 羅馬法保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3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載:“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因而她們不能擔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職責,或提出訴訟,或為他人擔保,或擔任律師”。材料表明( )A. 在古羅馬婦女沒有任何人權 B. 羅馬法對婦女歧視,說明了它的局限性C. 說明《民法大全》未給人民帶來任何好處 D. 說明羅馬法竭力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題,滿分32分(其中35題20分,36題12分)35. 仔細閱讀下列圖片和材料后,回答問題:(18分)秦始皇不管叫什么名稱,中國的制度確實和歐洲人所知道的如何制度不一樣!麄國家只有一個封建主,即皇帝統(tǒng)治,而由一個極其龐大的機構掌握管理;這個機構就是從“文士貴族”中任用的非世襲的文官系統(tǒng),或官僚系統(tǒng),或官吏階層……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貴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李約瑟《現(xiàn)代中國的古代傳統(tǒng)》⑴假如你是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員,當時你能夠耳聞目睹秦始皇集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2)山東省臨沂市臨沐二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22806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