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13—2014學年度高一期末模擬考試生物試卷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簡答題)兩部分。分值: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4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1.在生物體內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有A.Fe、Mn、Zn、K B.Mn、Zn、、CaC.Mn、Zn、Cu、B D.Mn、Mo、、Mg2.生態(tài)學家研究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數(shù)量變化和繁殖情況,他們的研究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的A.個體 B.種群C.群落 D.生態(tài)系統(tǒng).下面有關統(tǒng)一性的說法錯誤的是A.生物與非生物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界都可以找到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都有細胞膜、細胞質、DNAC.動植物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D.組成生物的大分子在結構上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都由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單體形成. 體液中Ca2+含量太低時,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升高而出現(xiàn)抽搐,這一事實說明Ca2+的生理功能之一是A.構成細胞結構的成分之一 B.維護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C.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調節(jié)滲透壓和酸堿平衡下列有關ATP的敘述,的是A.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但能產(chǎn)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和化學能,可以轉化為光能和能C.D.ATP中的“A”與構成DNA或RNA中的“A”表示同一物質在生命活動中,由DNA分子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A.脫氧核糖、堿基、磷酸B. 核糖、堿基、磷酸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 脫氧核糖、堿基、9.有關圖中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含有兩條肽鏈B.共有126個肽鍵C.R基中共含17個氨基D.形成該蛋白質時共脫掉125個水分子發(fā)菜細胞中A.RNA是脫氧核糖核酸的簡稱 B.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C.吡羅紅對RNA的親和力強 D.RNA由C、H、O、N、P等元素組成12、下列有關組成細胞的生物大分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脂質中氧元素的相對含量遠少于糖類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不是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D.構成蛋白質、核酸、纖維素的單體在排列順序上均具有多樣性13.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甲酶能夠抗該種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D.乙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A.a點時,麥芽糖酶全部參與催化 B.如果溫度上升50C,b點向左下方移動 C.可用斐林試劑鑒定麥芽糖的分解情況D.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1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核細胞結構簡單,沒有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wǎng)等,所以不具有生物膜酶的形成都要經(jīng)過核糖體的合成、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的加工等幾個階段.下列植物細胞結構中不構成原生質層的部分是A.細胞質 B.液泡膜 C.細胞壁 D.細胞膜.鑒別一個細胞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應檢查它A.有無葉綠體 B.有無核糖體 C.有無中心體 D.有無細胞壁.圖是顯微鏡視野中某細胞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為光學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 B.結構1和3在行使其功能時有水生成 C.結構1 D.圖中有兩個中心體核孔是生物大分子物質進出的通道,它對物質的通過有選擇性.下列關于細胞結構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的闡述,不正確的是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利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B.分離破碎細胞的細胞器時采用的是質壁分離法C.制備細胞膜時是用蒸餾水使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吸水破D.研究細胞核的功能時通常采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右圖示細胞對大分子物質“胞吞”和“胞吐”的過程。下列與此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a與b體現(xiàn)了膜的流動性 B. a和b都要消耗能量 C. b示細胞分泌的同時導致膜成分的更新 D. b與a體現(xiàn)了膜的選擇透過性圖有關概念的分析,正確的是A.①和②所示過程都需要消耗細胞內ATP水解釋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過程能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C.大分子只有通過①所示的過程才能進入細胞D.腌制蜜餞時蔗糖進入細胞與過程①和②有直接關系A.變形蟲的變形運動B.細胞膜是細胞的邊界C.溶于脂質的物質能夠優(yōu)先通過細胞膜D.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雙層排列在膜中間.下列有關闡述,正確的是A.C、H、O、N、P 是ATP、染色質、核苷酸共有的化學元素B.植物吸收含氮的無機鹽離子,主要用于合成淀粉和蛋白質C.D.細胞都含有細胞28.模型是人們?yōu)榱四撤N特定目的而對認識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關于模型的敘述,錯誤的是A.模型要體現(xiàn)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 B.結構模型是物理模型C.實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慮是否美觀 D.數(shù)學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圖表等表示29.染色體和染色質的關系是 A.不同時期,不同物質的不同形態(tài) B.不同時期,同一物質的不同形態(tài) C.同一時期,同一物質的不同形態(tài) D.同一時期,不同物質的不同形態(tài).胸苷在細胞內可以轉化為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用含有3H胸苷的營養(yǎng)液處理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一段時間后,下列結構中有幾處含有放射性 ① ②線粒體、廴~綠體 ④核糖體、輧荣|網(wǎng)、薷郀柣wA.2處 B.3處 C.4處 D.5處.對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進行分析,下列敘述中不能得到證實的是A.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 B.細胞處于生活狀態(tài)C.細胞液和周圍溶液的關系 D.溶質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32.下列有關“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濾液揮發(fā) B. 層析C.濾液細線要細、直,并要觸及層析液 D.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A. 質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溶液 B.質量分數(shù)為8%的鹽酸C. 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劑 D. 質量分數(shù)為50%的酒精34.下列實驗及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常溫條件下,雙縮脲試劑呈紫色B.C.酒精去浮色后,蘇丹Ⅳ花生子葉細胞中的脂肪呈D.在常溫條件下,CO2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比紅細胞的細胞膜堅韌 B.植物細胞有細胞壁,紅細胞沒有C.植物細胞有液泡,紅細胞沒有 D.植物細胞能對吸水進行調節(jié),紅細胞不能.B.圖中甲表示分泌細胞,圖中乙細胞表示靶細胞C.圖中反映了細胞膜具有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D.圖中b表示細胞膜上的載體,其成分是蛋白質39.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蹤有氧呼吸過程中的氧原子,18O轉移的途徑是A. 葡萄糖→丙酮酸→水B. 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 D.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40.陽光穿過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它會隨太陽的運動和枝葉的擺動而移動。下圖表示一株生長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的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CO2和釋放O2的有關曲線,此曲線說明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無法進行 B “光斑”照射后O2釋放曲線的變化說明暗反應對光反應有限制作用“光斑”照射開始后,光反應和暗反應迅速同步增加DCO2曲線AB段的變化說明進行暗反應與光照無關使用染色劑染色是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方法,某同學對有關實驗做了如下歸納:實驗觀察對象染色劑實驗結果①花生子葉細胞的脂肪顆粒蘇丹Ⅲ脂肪顆粒被染成橘黃色②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DNA和RNA分布甲基綠吡羅紅細胞內染成綠色的面積顯著大于染成紅色的面積③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健那綠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1)上述實驗結果的歸納,正確的有 (實驗序號)。(2)實驗②用鹽酸可改變 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在實驗操作中,要注意鹽酸濃度,處理材料時的溫度和 。(3)健那綠使線粒體著色與線粒體內膜的酶系統(tǒng)有關。線粒體內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 階段反應,該反應變化是 。(4) 上述實驗需要使用光學顯微鏡的組別是 。使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要點是:a.調節(jié) ,使視野變得明亮些;b.低倍鏡找到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c.轉動 換上高倍物鏡,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直至看清楚物像為止。42. 氯化鐵溶液中的Fe3+和肝臟研磨液都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用氯化鐵溶液、肝臟研磨液和人的鮮唾液等材料,設計下表實驗,請分析回答:(1)請你預測實驗中的實驗現(xiàn)象② ;③ ④ 。(2) 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氯化鐵溶液和肝臟研磨液(3) 實驗l、2實驗l、實驗l、。(4)有同學將新鮮的肝臟研磨液放置在冰箱中低溫保存(4℃)1天后,將過氧化氫溶液在常溫下放置1天,用試管取適量該過氧化氫溶液,加入幾滴低溫保存過的肝臟研磨液,結果發(fā)現(xiàn)過氧化氫溶液不產(chǎn)生氣泡。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為:A.肝臟研磨液已失效;.過氧化氫已被徹底分解。.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圖A屬于(填“植物”或“動物”)細胞,其主要依據(jù)圖A中③的功能是對來自[] 的蛋白質進行和。圖A中是,它是細胞進行的主要場所。B中能儲存遺傳信息的細胞器是 。高等植物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可以 進行圖B可能是下列哪種細胞( ) A.黑藻的葉肉B.硝化細菌C.D.藍藻假設細胞為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多畫的結構有(填圖中標號).如圖甲表示細胞內某種物質的合成和轉運過程,圖乙表示幾種膜結構表面積的變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C物質是,則結構A是,其形成與(結構)有關,C物質形成的方式是。(2 D代表由細胞內有關結構合成的物質,下列物質中屬于D類物質的是。a.呼吸酶 b.c.胰島素 d.血紅蛋白(3)G是合成D物質的,則G物質跨膜。D物質從細胞細胞。(4)若圖乙表示合成和分泌過程中的細胞膜、內質網(wǎng)膜和高爾基體膜的面積變化,則四川省成都七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模擬考試生物試題(Word有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23679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