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高一級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一考試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35小題,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題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BAACCBDADDDCD題目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CBBCCBCBBABB題目32333435答案BACD 二、非選擇:(本大題共3小題, 36小題10分,37小題10分,38小題10分,共30分)36.(10分)相似之處:都通過征服戰(zhàn)爭后設立帝國;(1分)都實行行省制;(1分)(2)相似之處:都是從習慣法到成文法;(2分)主要區(qū)別:萬民法適用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元朝法律把全國人分為四等,他們在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上都是不平等的。(2分)(3)作用:羅馬法緩解社會矛盾,維護了帝國的統(tǒng)治;(1分)元朝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1分) 影響:羅馬法是西方近代法律的淵源;行省制為中國后世所沿用。(2分)37.(10分)(1)共同使用:三民路、中山路。(2分)原因:中國大陸認為孫中山倡導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臺灣認為孫中山是國父,創(chuàng)建同盟會,是中華民國的創(chuàng)立者。(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紅旗路最適合北京,因為北京是新中國的首都;解放路最適合南京,因為南京解放標志著南京國民政府被推翻。中山路最適合中山,因為中山是孫中山的故鄉(xiāng);三民路最適合廣州,因為廣州是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地。(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3分)(3)答案開放,言之有理,酌情給分。(3分) 38.(10分)(1)秦設丞相,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權一分為三,加強了皇權;明廢丞相,設內閣,作為皇帝的顧問機構。(3分)(2)完美:不流血、妥協(xié)。(1分)辦法:頒布《權利法案》,限制王權;確立議會主權;實行責任內閣制,國王逐漸“統(tǒng)而不治”(分)(3)實行議會制;立法與行政統(tǒng)一;議員沒有特權。(任意2點即給2分)學優(yōu)高考網!廣東省中山市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掃描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244386.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奉新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