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雙鴨山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包括45小題,1-40題每題1分;41-45題每題2分) 1.真核細胞的直徑一般在10~100μm之間,生物體細胞體積趨向于小的原因是①受細胞所能容納的物質制約 ②相對面積小,有利于物質的迅速轉運和交換③受細胞核所能控制范圍的制約④相對面積大,有利于物質的迅速轉運和交換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下列有關無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A.低等生物細胞特有的分裂方式B.遺傳物質也要復制和平均分配?C.分裂過程中不出現(xiàn)紡錘絲D.分裂過程中不出現(xiàn)染色體的變化3.在一個細胞周期中,最可能發(fā)生在同一時期的是( )A.著絲點的分裂和細胞質的分裂 B.染色體數(shù)加倍和染色單體形成?C.細胞板的出現(xiàn)和紡錘體的出現(xiàn)D.染色體復制和中心粒復制4.下列有關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解離時可用鹽酸除去細胞壁以分散細胞 B.漂洗時洗去染液防止染色過深?C.低倍鏡下看不到細胞時可換用高倍鏡觀察D.高倍鏡可以觀察到不同分裂期的細胞5.下列有關細胞凋亡、壞死與癌變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細胞癌變不受基因控制B.細胞壞死,代謝停止;細胞癌變,代謝增強?C.細胞壞死,膜通透性降低;細胞癌變,膜黏著性增強D.細胞癌變,細胞周期延長;細胞凋亡,細胞周期變短6.下圖為人體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過程的示意圖,圖中①—⑥為各個時期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⑤與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質的種類也相同B.細胞的衰老與凋亡就會引起人體衰老與死亡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則其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為DNA→RNA→蛋白質D.與①相比,②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增大,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能力增強7.《聯(lián)合早報網(wǎng)》報道2015年3月1日,福島核泄漏的初始污染已大幅減少,但核污染問題不容忽視。下列有關核輻射對人體細胞影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核輻射可能會導致細胞分裂間期DNA的復制出錯,這種變異一定能遺傳給后代B.核輻射可能導致染色體上某些基因的缺失,這種變異屬于基因突變C.核輻射可能導致細胞癌變,只要1個基因突變就會導致細胞癌變D.核輻射能增加細胞癌變的幾率,癌細胞在細胞免疫作用下死亡,屬于細胞凋亡( )A.經(jīng)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導致原始地雀物種形成現(xiàn)在條件的地雀物種B.自然選擇對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起的作用有差別,最終導致這些種群的基因庫變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現(xiàn)生殖隔離C.這些地雀原先屬于同一雀種,從南美大陸遷來后,逐漸分布在不同的小島上,出現(xiàn)不同的突變和基因重組D.地理隔離一旦形成,原來屬于同一物種的地雀很快進化形成不同的物種9.“基因突變對絕大多數(shù)個體是不利的,但卻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認為這一說法( )A.正確,基因突變雖對多數(shù)個體不利,但它為定向的自然選擇提供了材料,為物種的進化奠定了基礎B.正確,基因突變對多數(shù)個體不利,但突變的方向與生物進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正確,因為基因突變不利于個體的繁殖,會導致物種的絕滅D.不正確,因為基因突變會導致個體死亡,不利于生物進化10.囊性纖維病的實例可以說明( )A.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B.DNA中某個堿基發(fā)生改變,生物體合成的蛋白質必然改變C.基因通過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體的性狀D.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11.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經(jīng)培養(yǎng).攪拌.離心.檢測,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帶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離心時間過長,上清液中析出較重的大腸桿菌B.攪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腸桿菌上的噬菌體未與細菌分離C.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大腸桿菌裂解釋放出子代噬菌體D.32P標記了噬菌體蛋白質外殼,離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1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以“研究××病的遺傳方式”為子課題,下列子課題中最為簡單可行的且所選擇的調查方法最為合理的分別是A.研究貓叫綜合征的遺傳方式,在學校內隨機抽樣調查B.研究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調查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進行調查D.研究艾滋病的遺傳方式,在市中心隨機抽樣調查13.下列是有關著名科學家通過研究取得重要理論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孟德爾(G.J.Mendel,1822-1884)根據(jù)多年來對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的研究,揭示了兩條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因爾公認為遺傳學的奠基人B. 摩爾根(T.H.Morgan)對雄果蠅白眼性狀的遺傳分析,證明了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正確性C. 科學家們通過活體細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D. 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在電子顯微鏡下直接觀察到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14.下列有關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〢.孟德爾在豌豆開花時進行去雄和授粉,實現(xiàn)親本的雜交B.孟德爾研究豌豆花的構造,但無需考慮雌蕊、雄蕊的發(fā)育程度C.孟德爾根據(jù)親本中不同個體表現(xiàn)型來判斷親本是否純合D.孟德爾利用了豌豆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特性.明朝張謙德的《朱砂魚譜》記載:“蓄類貴廣,而選擇貴精,須每年夏間市取數(shù)千頭,分數(shù)缸飼養(yǎng),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兩三缸蓄之,加意培養(yǎng),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數(shù)缸飼養(yǎng)”的作用分別是(  )A.自然選擇,地理隔離B.人工選擇,地理隔離C.自然選擇,生殖隔離D.人工選擇,生殖隔離在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關系的是①雜種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②雜種產(chǎn)生配子類別的比例③雜種測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比例④雜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雜種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③⑤ D.②④⑤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YYRRYYrr∶YyRR∶Yyrr∶ YYRr∶YyRr=11∶1∶1∶2∶2。按自由組合定律推測,雙親的基因型是( 。〢.YrRR×YYRr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已知基因A、B及其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F(xiàn)有一對夫婦,妻子的基因型為AaBB,丈夫的基因型為aaBb,其子女中的基因型為aaBB的比例為A、 B、 C、 D、 .A.基因A與a、基因B與b的分離,A與B(或b)、a與b(或B)隨機組合發(fā)生在圖(1)中的D時期 B.甲胎兒基因型為AaBb的概率為C.若該女士在A時期某一DNA分子復制出現(xiàn)差錯,則胎兒甲和乙均出現(xiàn)突變性狀D.該女士在此次生殖過程中,至少有兩個卵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24.現(xiàn)代進化理論是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完善和發(fā)展表現(xiàn)在 (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進化的原材料 ②種群是進化的單位 ③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 ④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 ⑥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⑦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25.26.從某動物個體的睪丸中取出的兩個精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如右圖所示。如果不考慮染色體互換,關于這兩個精細胞的來源不正確的是 A.可能來自一個精原細胞 B.可能來自一個初級精母細胞 C.可能來自兩個初級精母細胞 D.可能來自一個次級精母細胞 27.蘿卜的根形是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的,F(xiàn)用兩個純合的圓形塊根蘿卜作親本進行雜交,F(xiàn)1全為扁形塊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塊根、圓形塊根、長形塊根的比例為9:6:1,則F2的圓形塊根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 A B.6 C. D.6.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B)對棕色(b)為顯性;另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顏色的表達,顏色表達(E)對不表達(e)為顯性。無論遺傳的毛色是哪一種(黑色或棕色),顏色不表達導致拉布拉多犬的毛色為黃色。一位育種學家連續(xù)將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犬與一只黃色的拉布拉多犬交配,子代小狗中有黑色和黃色兩種。根據(jù)以上結果可以判斷親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A.bbEe×Bbee B.bbEE×Bbee C.bbee×Bbee D.bbEe×BBee 用雜合種子盡快獲得純合植株的方法是A.種植→F2→選不分離者→純合B.種植→秋水仙素處理→純合C.種植→花藥離體培養(yǎng)→單倍體幼苗→秋水仙素處理→純合D.種植→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離體培養(yǎng)→純合30.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物種的遷徙規(guī)律,關鍵是研究一對雌雄個體的遷徙行為 B.研究物種間的差異,關鍵是研究它們能否交配產(chǎn)生后代 C.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是基因頻率變化的過程 D.生物進化的方向決定于生物變異的方向圖2顯示的堿基排列順序是GATGCGTTCG圖1與圖2顯示的片段所在的DNA中(A+C)/(T+G) 值一樣。圖1所示堿基序列所對應的DNA片段第n次復制需游離 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4×2n-1個 圖1堿基序列所在的基因控制合成的多肽中至少有氨基酸3個32..A、2、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B、5、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C、4、分裂前期、有絲分裂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D、3、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34.關于如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因為細胞無細胞壁有中心體⑨,所以可以判定該細胞為動物細胞B.④是一條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①和③,它們通過一個著絲點②相連C.細胞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其中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D.在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為非同源染黑龍江省雙鴨山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318903.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