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l C—12 O—16 Ca—40
第Ⅰ卷(共60分)
(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
1. 為紀念編制了第一個元素周期表的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人們把第101號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為鍆。該元素最穩(wěn)定的一種原子可以表示為 ,該原子所含中子的數(shù)目為
A. 56 B. 157 C. 258 D. 101
2. 對相同狀況下的12C18O和14N2兩種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質(zhì)量相等,則質(zhì)子數(shù)相等 B. 若原子數(shù)相等,則中子數(shù)相等
C. 若分子數(shù)相等,則體積相等 D. 若體積相等,則密度相等
3. 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 HCl的電子式 B. Cl-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C. CO2的電子式 D. 質(zhì)量數(shù)為37的氯原子
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4CO2的摩爾質(zhì)量為46g B. 2.0g D2O中含有6.02×1023個中子
C. 標準狀況下,2.24L CCl4所含的原子數(shù)為0.5NA
D. 50mL 1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物質(zhì)的量之和是0.1mol
5. X、Y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與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的原子半徑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徑
B. X與Y的簡單離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
C. X2Y可能是離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價化合物
D. 兩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個數(shù)比不可能為1?1
6.能實現(xiàn)下列物質(zhì)間直接轉(zhuǎn)化的元素是
A.硫 B.鐵 C.硅 D.銅
7. 下列各組中的性質(zhì)比較,正確的是
A. 酸性HClO4>HBrO4>HIO4 B. 堿性NaOH>Mg(OH)2>Ca(OH)2
C. 穩(wěn)定性:HI>H2S> HCl D. 氧化性:Na+>Mg2+>Al3+
8. 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極性共價鍵的是
A. 單質(zhì)碘 B. 氯化鎂 C. 過氧化鈉 D. 水
9. 下列微粒中,跟NH4+的電子總數(shù)和質(zhì)子總數(shù)相同的是
A. NeB. FC. H3O+ D. CH4
10.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若反應時形成新化學鍵釋放的能量大于斷裂舊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則該化學反應是釋放能量的反應
B. 若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則該化學反應為釋放能量的反應
C. 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大小與反應物的質(zhì)量多少無關
D. 化學反應必然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11. 硼有兩種天然同位素510B、511B,硼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10.80,則對硼元素中510B原子百分含量的判斷正確的是
A.20% B.略大于20% C.略小于20% D.80%
12. 下列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HCO3-+OH-=H2O+CO32- B. H3PO4+3OH-=PO43-+3H2O
C. Fe(OH)3+3H+=Fe3++3H2O D. 3Fe2++4H++NO3-=3Fe3++NO↑+2H2O
13. 對于鋅、銅和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Zn是負極②電子由Zn經(jīng)外電路流向Cu
③Zn -2e-=Zn2+④Cu2+在溶液中由Cu棒向Zn棒遷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 有a、b、c、d四種金屬,將a與b用導線連結(jié)起來浸入某溶液中,b不易腐蝕。將a、d分別投入等濃度的鹽酸中,d比a反應劇烈。將Cu浸入b的鹽溶液里,無明顯變化。如果把Cu浸入c的鹽溶液里,有c的單質(zhì)析出,據(jù)此判斷它們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 d、a、b、c B. b、a、d、c C. d、b、a、c D. d、c、a、b
15. 直接提供電能的反應一般是放熱反應,下列反應中能提供電能的是
A. Ba(OH)2?8H2O與NH4Cl反應 B. 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
C. 灼熱的炭與CO2反應 D. H2與Cl2燃燒反應
16. C、CO、CH4、C2H5OH是常用的燃料,它們每1mol分別完全燃燒生成CO2(g)及H2O(l)時,放出的熱量依次為393.5kJ、110.5 kJ、890.3 kJ、1366.8 kJ。相同質(zhì)量的這4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熱量最多的是
A. C B. CO C. CH4 D. C2H5OH
17. 物質(zhì)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不僅與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有關,還與物質(zhì)的濃度和反應溫度等有關。下列各組物質(zhì):①Cu與HNO3溶液 ②Cu與FeCl3溶液 ③Zn與H2SO4溶液 ④Fe與HCl溶液由于濃度不同而能發(fā)生不同的是
A.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1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加大煤燃燒時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能量
B. 鋼鐵易生銹被腐蝕,而鋁、銀等金屬不容易被腐蝕,是因為鐵的活潑性強
C. 氫氧燃料電池把氫氣和氧氣燃燒放出的熱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D. 在實驗室使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O2,是為了控制CO2生成的速率
19. 某課外實驗小組設計的下列實驗不合理的是
20. 一定條件下,體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進行反應:
2X(g)+Y(g) Z(g),經(jīng)60s達到平衡,生成0.3mol 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進行30s時,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
B. 反應進行80s時,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
C. 以Y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01mol/(L?s)
D. 反應進行80s時,X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04mol/L
第II卷(非 共40分)
21.(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有關問題:
IAⅡAⅢAⅣAVAⅥAⅦA0
1ab
2cdefg
3hIjkl
4mn
(1)h元素與k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電子式表示a與e形成1?1型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
(3)屬于稀有氣體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下同);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稀有氣體除外)________________;
(5)推測Si、N最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__________大于_________(填化學式)。
(6)表中標字母的元素中,能形成兩性氫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同),寫出該兩性氫氧化物與m的氫氧化物的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
22.(14分)X、Y、Z為三個不同短周期非金屬元素的單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有如下反應:Y+X→A(氣),Y+Z→B(氣)。請針對以下兩種不同情況完成下列問題:
(1)若常溫下X、Y、Z均為氣體,且A和B化合生成固體C時有白煙產(chǎn)生,則:
①Y的電子式是_________;生成的固體C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合成A是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徑,試寫出Y+X→A(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 生成物所具有總能量(填>、<或=)。
(2)若常溫下Y為固體,X、Z為氣體,A在空氣中充分燃燒可生成B,則:
①A的結(jié)構(gòu)式是_____________;
②向苛性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B,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
③將B與(1)中某單質(zhì)的水溶液充分反應可生成兩種強酸,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
23.(6分)某學生小組用HNO3與大理石反應過程中質(zhì)量減小的方法,探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濃度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細顆粒與粗顆粒兩種規(guī)格,實驗溫度為298 K、308 K,每次實驗HNO3的用量為25.00 mL、大理石用量為10.00 g。
(1)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并在實驗目的一欄中填出對應的實驗編號:
編號T/K大理石規(guī)格HNO3濃度
/ mol?L-1實驗目的
①298粗顆粒2.00(I)實驗①和②探究HNO3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②298粗顆粒(II)實驗①和③探究_________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Ⅲ)實驗①和________探究大理石規(guī)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③308粗顆粒2.00
④2982.00
(2)實驗①中CO2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見圖:
計算在70—90 s范圍內(nèi)HNO3的平均反應速率(忽略溶液體積變化)。
24.(8分)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欲設計實驗驗證Fe、Cu的金屬活動性,他們提出了以下兩種方案。請你幫助他們完成有關實驗項目:
方案Ⅰ:有人提出將大小相等的鐵片和銅片,分別同時放入稀硫酸(或稀鹽酸)中,觀察產(chǎn)生氣泡的快慢,據(jù)此確定它們的活動性。該原理的離子方程式為。
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電極設計成原電池,以確定它們的活動性。試在右面的方框內(nèi)畫出原電池裝置圖,標出原電池的電極材料和溶液,并寫出電極反應式。正極反應式: ;
負極反應式: 。若該電池中有0.1mol的電子轉(zhuǎn)移,請問消耗 克Fe
方案Ⅲ.結(jié)合你所學的知識,幫助他們再設計一個驗證Fe、Cu活動性的簡單實驗方案(與方案Ⅰ、Ⅱ不能雷同): 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反應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
忻州一中2014-2014學年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化 學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23. (6分)(1)
①(II)___溫度___;
②1.00(Ⅲ)___④___。
③
④細顆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61531.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一化學上學期期末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