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理綜者得天下,得物理者得理綜。物理分數(shù)在理綜分數(shù)中占120分比重,物理時間在理綜時間中占60分鐘比重。從這兩點看,足以彰顯高考物理的重要性。那么,高三考生平時應如何做好物理的復習,進而沖刺高分呢?
1、夯實基礎(chǔ),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復習。
物理復習最重要的當然是把高中所學的所有知識點扎扎實實的跟老師過一遍,全面系統(tǒng)地復習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一般應用。要嚴把基礎(chǔ)關(guān),就要認真研讀課本,仔細閱讀和理解課本上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和每一幅圖,認真做好每一道題。我們要從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到運動學、力學、動量、能量、電磁學公式,再到一些常見的公式的推導,以及一些做題時常用的思路技巧等都可以在復習中慢慢總結(jié)歸納?傊A(chǔ)知識是本,是解題的依據(jù),否則,高三物理復習將寸步難行。
2、加強練習,實現(xiàn)物理知識在實際情境中的應用。
從物理學科來講,我們會在訓練過程中做大量習題,物理這個學科它需要一定量的練習,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一定量練習之后的反思。例如我們做了十道題,第一遍就應該是自己去做,一定是有自己感受的,哪難、哪不會要清楚。第二遍跟老師、跟同學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是這么去解決的,老師是怎么想的,正確解法是怎樣的;第三遍就是反思,把自己當時第一遍做的和老師做的進行結(jié)合比較。而最后這一周時間,同學們要做到的就是“反思”,這也是在短期內(nèi)有所提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不在于做題的量,而在于做題的質(zhì)。
3、研究題型,注意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訓練和歸納。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須對知識點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斷翻新變化。很多試題對同一知識點的考查,有時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時卻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或新的設(shè)問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的,這就要求我們應站在科學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試,分析題型,精選例題,組合習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用翻新題進行訓練,以求真懂,克服思維定勢。學會解傳統(tǒng)的基本題,以基礎(chǔ)題訓練或提煉方法,培養(yǎng)正確的解題習慣(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過程特征→規(guī)律→方程→數(shù)學解→物理判斷)。要養(yǎng)成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從原始題目中采集信息、處理信息,建立起與題目相對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課本中不少聯(lián)系實際的好題,例如流體的阻力與物體速度的關(guān)系、示波器中的電偏轉(zhuǎn)、磁懸浮列車等。這些都是聯(lián)系實際的典范,加強理解、鞏固知識、培養(yǎng)能力。
4、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lǐng)悟其中的科學方法,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仔細審題的習慣和能力。為什么感到物理課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問題就在于沒有掌握物理學科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為此,在物理復習過程中要適時地、有機地將科學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演繹法、歸納法、假設(shè)法、排除法、對稱法、極端思維法、等效法、類比和遷移法等進行歸納、總結(jié),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領(lǐng)悟其精髓,從而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
5、學會質(zhì)疑。
在物理學習中,我們必然會產(chǎn)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jié)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于疑難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翻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另外,我們還應該通過思考,逐步培養(yǎng)自己善于針對所學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在這里,我建議每位同學都準備一個“疑難、錯題本”,專門記錄收集自己的疑難問題和典型錯誤,這也可以為我們今后對知識進行復習提供有效的素材。
想學好高中物理,為了避免所學知識被遺忘,每周都要把所學內(nèi)容進行整理,隔一定時間要再回顧、重悟,只有這樣才能做好知識的存儲、完善高中物理學科知識體系,構(gòu)建系統(tǒng)知識網(wǎng)絡(luò),同時要有周密詳細的計劃和科學可行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高考的勝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078683.html
相關(guān)閱讀:產(chǎn)生全反射的前提條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