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與生態(tài)學》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天人合一 與生態(tài)學 周國平 九十代以來,國學好像又咸了顯學。而在國學熱中,有一個概念赫然高懸,這便是 天人合一 。在一些人嘴里,它簡直是新福音,用它可以解決當今人類所 “
天人合一”
與生態(tài)學
周國平
九十代以來,國學好像又咸了顯學。而在國學熱中,有一個概念赫然高懸,這便是“
天人合一”
。在一些人嘴里,它簡直是新福音,用它可以解決當今人類所面臨的幾乎一切重大難題。其最旗幟鮮明者甚至斷言,惟“
天人合一”
才能拯救人類,舍此別無出路。按照他們的解釋,西方文化的要害在于天人相分乃至對立,由此導致人性異化和生態(tài)危機,殊不知完備的人性理論和生態(tài)哲學在中國古已有之,“
天人合一”
便是,它的威力足以引導人類重建內(nèi)心的和外部的和諧。
我的印象是,“
天人合一”
原是一種儒家學說,把道家的“
物我兩忘”
、禪宗的“
見性成佛”
硬塞入“
天人合一”
的模子里,未免牛頭不對馬嘴。即使儒家學說也不能歸結(jié)為“
天人合一”
,“
天人合一”
僅是儒家在人與宇宙之關(guān)系問題上的一種較有代表性的觀點。關(guān)于“
天人合一”
的含義,我認為張岱先生在《中國哲學大綱》中的歸納最為準確,即一是濫觴于孟子、流布于宋儒的天人相通思想,二是董仲舒的天人相類思想。他認為,后者純屬牽強附會的無稽之談;而前者主張人的心性與宇宙的本質(zhì)相通,因而人藉內(nèi)省或良知即可知天道。這是基本上屬于認識論的范疇,頗有些道理,我們自可對之作學理的探討,卻沒有理由無限地擴大其涵義和夸大其價值。事實上,在西方哲學中也不乏類似的思想,例如柏拉圖的回憶說,笛卡兒的天賦觀念說,可是人家并沒有從中尋找什么新福音,相反倒是挖掘出了西方文明危機的根源。
把“
天人合一”
解釋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又進一步解釋成一種生態(tài)哲學,這已經(jīng)成為國學新時髦。最近看到一本書,是美國科學家和學術(shù)活動家普里邁克寫的《保護生物學概論》,譯咸中文洋洋五十多萬字,對生態(tài)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問題作了系統(tǒng)的研究和論述。我一面翻看這本書,一面想起某些國人欲靠“
天人合一”
解救世界生態(tài)危機的雄心,不禁感到啼笑皆非。
當然,學有專攻,我們不能要求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精通生態(tài)學,但我們也許有權(quán)要求一切學者尊重科學,承認環(huán)境保護也是科學,而不要在一種望文生義的“
天人合一”
境界中飄飄然自我陶醉。
15
.請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6
分)
首先,擺出謬論“
天人合人”
可以解決當今人類所面臨的一切概重大難題;接著,揭示謬論錯誤所在,闡明對“
天人合一”
的正確理解;最后,提出希望,學者應該尊重科學。(每點2
分)
16
.文中畫線句表明了作者什么觀點?(6
分)
作者認為鼓吹者一方面雜糅了儒道佛思想,縮小了中國哲學的內(nèi)涵;另一方面又擴大了“
天人合一”
的內(nèi)涵并夸大了它的價值。(每點3
分)
17
.文中說“
想起某些國人欲靠‘
天人合一’
解救世界生態(tài)危機的雄心,不禁感到啼笑皆非”
,結(jié)合全文,簡述“
啼笑皆非”
的原因。(6
分)
因為“
天人合一”
論是雜取拼湊出來的偽科學,鼓吹者卻宣稱可以解救世界生態(tài)危機,實在可笑;把本是認識論的儒家的“
天人合人”
思想加以拔高,不懂科學也不尊重科學,卻自我陶醉,實在可悲。(每點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71179.html

相關(guān)閱讀:《音樂與教育》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山寨版“獅身人面像”的警示》閱讀答案
《無主體熟人社會》閱讀答案
“我們的文化產(chǎn)業(yè)”
朱光潛《人生的藝術(shù)化》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