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李白詩集》后序 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李白詩集》后序 曾鞏 《李白詩集》二十卷,舊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雜著六十篇者,知制誥常山宋敏求 ① 字次道之所廣也。次道既已類廣白詩,自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 《李白詩集》后序
曾鞏
《李白詩集》二十卷,舊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雜著六十篇者,知制誥常山宋敏求①
字次道之所廣也。次道既已類廣白詩,自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書,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蓋白蜀郡人,初隱岷山,出居襄漢之間,南游江淮,至楚觀云夢。云夢許氏者,高宗時宰相圉師之家也,以女妻
白,因
留云夢者三。去,之齊魯,居徂徠山竹溪。入?yún),至長安,明皇聞其名,召見以為翰林供奉。頃之,不合去。北抵趙、魏、燕、晉,西涉歧、?,歷商於,至洛陽,游梁最久,復之
齊、魯,南浮淮、泗,再入?yún),轉(zhuǎn)徙金陵,上秋浦、潯陽。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反,明明皇在蜀,永王?節(jié)度東南,白時臥廬山,?迫致之。?軍敗丹陽,白奔亡宿松,

坐系潯陽獄。宣撫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驗治白,以為罪薄宜貰,而若思軍赴河南,遂釋白囚,使謀其軍事,上書肅宗,薦白材可用,不報。是時,白五十有七矣。乾元元,終以污?事長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峽江,至巫山,以
赦得釋,憩岳陽、江夏,久之,復如潯陽,過金陵,徘徊于歷陽、宣城二郡。其族人李陽冰為當涂令,白過
之,以病卒,六十有四,是時寶應元也。其始終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也。
范傳正為白墓志,稱白

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勝
景,終不移

。則見于
白之自敘者,蓋亦其略也!杜f史》②
稱白山東人,為翰林待詔;又稱永王?節(jié)度揚州,白在宣城謁見,遂辟
為從事。而《新書》又稱白流夜郎,還潯陽,坐事下獄,宋若思釋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敘。蓋史誤也。
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
。而《新書》不著其語,故錄之,使覽者得詳焉。

(選自《曾鞏文集》,有刪改)
【注】①
宋敏求:字次道,北宋著名藏書家。②
《舊史》:指《舊唐書》,下文《新書》指《新唐書》。
5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久之,復如
潯陽


……

B
.白過
之,以病卒

經(jīng)過
C
.或遇勝
景,終不移

優(yōu)美,美好
D
.遂辟
為從事

征召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留云夢者三

復之
齊、魯,南浮淮、泗
A


B



項王即日因
留沛公與飲

項伯乃夜馳之
沛公軍

至巫山,以
赦得釋

則見于
白之自敘者
C


D


不賂者以
賂者喪

而君幸于
趙王
7
.從詞類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和

以女妻白

中的



相同的一項是:(


A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
學于師

B
.沛公欲王
關中,使子嬰為相
C
.余自齊安舟
行至臨汝

D
.秦王恐其破

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李白詩集》二十卷本來只有七百七十六篇,通過北宋著名藏書家宋敏求的增補變成了一千零一篇、雜著六十篇,宋敏求還親自撰寫了序言。
B
.李白因李?的牽連被拘押,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認為李白罪過很輕,應當赦免,并向皇帝上奏章推薦李白,但皇帝沒有答復,李白最終被判流放。
C
.李白是蜀郡人,最初隱居在岷山,但《舊唐書》記載李白是山東人。作者認為,《舊唐書》的記載和李白的自述不相吻合,因而大概是錯誤的。
D
.和一般序言不同,這篇后序沒有涉及對李白詩歌的評價,而是對李白的生平及蹤跡進行考辨,尤其是對李白被李?征召和流放一事的考證更為詳細。
9
.斷句和翻譯。(
10
分)

1
)用
“/”
給下列文段斷句。(
4
分)


























寡然





































《舊

史》











































2
)翻譯下面的句子。(
6
分)

余得其書,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3
分)



其始終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也。(
3
分)



參考答案:
5

B
應解釋為

拜訪。
6

D

D
、介詞,在
/
介詞,被。

A
、連詞,于是,就。

B
、動詞,到,往。
C
、介詞,因為。)
7

B

B
、都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A
、形容詞意動用法。
C
、名詞作狀語。
D
、形容詞使動用法)
8

D

沒有涉及

錯,原文最后一段也對李白的詩歌進行了簡短的評價。
9
.白之詩
/
連類引義
/
雖中于法度者寡
/
然其辭閎肆雋偉
/
殆騷人所不及
/
近世所未有也
/
《舊史》稱白有逸才
/
志氣宏放
/
飄然有超世之心
/
余以為實錄。

我得到這本書,于是考證各篇創(chuàng)作代的先后,按順序進行編排。(得分點:乃、考、次第)

他一生的經(jīng)歷就是這樣,這些從李白詩作、文章的自述中可以考證出來。(得分點:更涉、語意連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73116.html

相關閱讀:《江天一,字文石》閱讀答案及翻譯
《豆盧寧》閱讀答案及翻譯
《新軒樂府引》閱讀答案及翻譯
徐光啟《甘薯疏序》閱讀答案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