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23-24 題。( 5 分) 子貢曰: 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23-24
題。(
5
分)
子貢曰:“
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14.17

23
.上述語段中,子貢和孔子對管仲的看法各是什么?(2
分)
答:
【.
知識點】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層次為B
。
【.
答案解析】答案:管仲非仁;(1
分)管仲為仁(1
分) 解析:閱讀文段,理解含義;抓住“
又”“
豈”
詞語,根據語氣確定觀點。
【.
思路點撥】解答此類題,先通讀材料,了解材料大意;根據上下文,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調動知識積累,結合背景理解文意。
24
.從孔子評價管仲這個特殊人物,談對仁者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3
分)
答:
【.
知識點】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能力,能力層次為E
。
【.
答案解析】答案:孔子評價管仲并沒有像普通人那樣要求他拘于小節(jié)小信,而肯定了他的大信大節(jié),(1
分)從孔子對待仁的觀點可以看出孔子知權達變,具體人物具體分析,所以我們看待人、事時,也不宜用統(tǒng)一的標準衡量,要學會辯證地、一分為二地分析對待。(2
分) 解析:先要搞清楚孔子的觀點,抓住“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再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自己的啟示。
【.
思路點撥】語言表達簡明的四種方法:①
圍繞中心,抓住要點。要做到語言簡明,首先是每一句話都要圍繞既定中心,不要節(jié)外生枝。有時僅僅圍繞中心還不夠,還要抓住要點,做到“
簡明扼要”②
善于概括,巧用指代。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頭表達,都不能總是具體敘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敘述和概括結合起來,表達才能簡明。其中運用必要的復指成分,是表達中不可少的。③
避免重復,刪除贅余。如果是單句,先梳理句子主干,再理枝葉。通過對句子成分的分析,理清句子結構,
以便發(fā)現(xiàn)和刪除重復的詞語。如果是句群,就要分析句間關系,以便發(fā)現(xiàn)多余的短語和句子。④
防止誤解,避免歧義。表意不明,令人誤解或費解,是與“
簡明”
的要求相違背的。要本著精簡原則,可有可無的不要。重點審查多義詞、指代不明的詞。
【翻譯】子貢說:“
管仲不是仁人吧?齊桓公殺公子糾時,管仲不能為公子糾殉死,反做了齊桓公的宰相。”
孔子說:“
管仲做齊桓公的宰相,稱霸諸侯,一匡天下,人民現(xiàn)在還都享受到他的恩惠。沒有管仲,恐怕我們還要受愚昧人的侵擾。豈能拘泥于匹夫匹婦的小節(jié)小信?自縊于溝瀆而不為人知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05118.html

相關閱讀:《劉仁贍字守惠》閱讀
節(jié)選自清代廖燕《金圣嘆先生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長清僧某,道行高潔”閱讀答案及翻譯
《送秦少章赴臨安簿序》閱讀答案
戰(zhàn)馬記 閱讀答案(重慶高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