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7
題。(
19
分)
于仲文,字次武,髫齔就學(xué),耽閱不倦。及長,倜儻有大志,氣調(diào)英拔。起家為趙王屬,尋遷安固太守。
高祖為丞相,尉迥作亂,遣將檀讓收河南之地。復(fù)使人誘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儀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擊,大破威眾,斬首五百余級。以功授開府。迥又遣其將宇文胄渡石濟,宇文威、鄒紹自白馬,二道俱進(jìn),復(fù)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棄妻子,將六十余騎,開城西門,潰圍而遁。為賊所追,且戰(zhàn)且行,所從騎戰(zhàn)死者十七八。仲文僅而獲免,達(dá)于京師。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見之,引入臥內(nèi),為之下泣。進(jìn)位大將軍,領(lǐng)河南道行軍總管。給以鼓吹,馳傳詣洛陽發(fā)兵,以討檀讓。
仲文軍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讓擁眾數(shù)萬,仲文以羸師挑戰(zhàn)。讓悉眾來拒,仲文偽北,讓軍頗驕。于是遣精兵左右翼擊之,大敗讓軍。檀讓以余眾屯城武,別將高士儒以萬人屯永昌。仲文詐移書州縣曰:“大將軍至,可多積粟。”讓謂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選精騎襲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
迥將席毗羅,眾十萬,屯于沛縣,將攻徐州。其妻子在金鄉(xiāng)。仲文遣人詐為毗羅使者,謂金鄉(xiāng)城主徐善凈曰:“檀讓明日午時到金鄉(xiāng),將宣蜀公令,賞賜將士。”金鄉(xiāng)人謂為信然,皆喜。仲文簡精兵,偽建迥旗幟,倍道而進(jìn)。善凈望見仲文軍且至,以為檀讓,乃出迎謁。仲文執(zhí)之,遂取金鄉(xiāng)。毗羅恃眾來薄官軍,仲文背城結(jié)陣,去軍數(shù)里,設(shè)伏于麻田中。兩陣才合,伏兵發(fā),俱曳柴鼓噪,塵埃張?zhí)。毗羅軍大潰,仲文乘之,賊皆投洙水而死,為之不流。獲檀讓,檻送京師,河南悉平。毗羅匿滎陽人家,執(zhí)斬之,傳首闕下。勒石紀(jì)功,樹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書記,以英略自詡尉迥之亂,遂立功名。
(選自《隋書•于仲文傳》,有刪改)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髫齔就學(xué),耽閱不倦
耽:沉迷
B
.仲文軍次蓼堤
次:駐扎
C
.檻送京師
檻:欄桿
D
.以英略自詡
詡:夸耀
5
.下列各項,意義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項是(
)(
3
分)
A
.起家為趙王屬
為之不流
B
.迥怒其不同己
仲文知其怠
C
.潰圍而遁
倍道而進(jìn)
D
.以討檀讓
檀讓以余眾屯城武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于仲文幼愛讀書,輕時就胸懷大志,氣度超凡,卓異豪爽。一被征召出來就做官,不久就被升遷。
B
.尉迥多次派部下攻打于仲之,在與宇文胄的較量中,于仲文棄城突圍,最終只有少數(shù)人存活下來,于仲文失去了三子一女。
C
.于仲文深諳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佯裝失敗,麻痹檀讓,趁其驕傲之時兩側(cè)夾擊,重創(chuàng)檀讓,最終趁其松懈之時打敗了他。
D
.于仲文博覽群書,有勇有謀,功勛卓著,朝廷為之刻石記功,名垂青史。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
1
)為賊所追,且戰(zhàn)且行,所從騎戰(zhàn)死者十七八。(
4
分)
(
2
)毗羅恃眾來薄官軍,仲文背城結(jié)陣,去軍數(shù)里,設(shè)伏于麻田中。(
6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30129.html
相關(guān)閱讀:“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三國志?華佗傳》閱讀答案
《歸去來兮辭?序》閱讀答案(附翻譯)
《毛贊行墓碑記》閱讀答案
《馮立忠義》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