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幾段文字,完成第
23-24
題:(
5
分)
子謂顏淵曰:
“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
子路曰:
“
子行三軍,則誰與?
”
子曰:
“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
(
7
•
11
)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曰:
“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
6
•
10
)
顏淵喟然嘆曰:
“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
”
(
9
•
11
)
23.
當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時,孔子的話語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試問,得以充分表達這種情緒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1
分)
24.
孔子通過平時的言行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和崇敬。請結合上面三則談談你的理解,并作簡要分析。(
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23.
反復
24.
第一、孔子對學生生活上的關心。性格上的理解和引導。第二、孔子不僅希望自己的學生
“
博學于文
”
,還希望學生
“
約之以禮
”
,更難得的是對學生采取了
“
循循善誘
”
的教育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68279.html
相關閱讀:《贈黎安二生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王筠學習”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閱讀《李光弼》附答案譯文
《吾彥,字士則》閱讀答案及翻譯
高考文言散文閱讀理解題命題分析與答題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