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任繼愈:每個學子都是他的學友》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散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任繼愈:每個學子都是他的學友 賈 曼 任繼愈 先生贈給我的《老子繹讀》,一直靜靜地擺放在書架觸手可及之處。先生的手澤如新,可人已悄然遠行。 2007 9 月 27 日 ,我有幸赴京采 任繼愈:每個學子都是他的學友

賈 曼
  
任繼愈
先生贈給我的《老子繹讀》,一直靜靜地擺放在書架觸手可及之處。先生的手澤如新,可人已悄然遠行。
  2007
9
月27
,我有幸赴京采訪先生。那日也許是我特意說了一口綿綿亙亙的濟南話,勾起了任老先生的思鄉(xiāng)之緒,老人興之所至,對著話筒,艱難而又快樂地吐出記憶中的鄉(xiāng)音:“俺在濟南上的小學,學校在貢墻根兒。”老人歷盡八千里路云和月,依然保留著濃重的鄉(xiāng)音鄉(xiāng)語,讓人聽了,覺得格外動人。當時,任老的兒子任重,對父親能說濟南話,十分驚異,他說:“幾十來,從未聽父親說過家鄉(xiāng)話。”于是,一屋子老老小小,開懷大笑。兩了,此番歡樂情景,似乎還是昨日之事,誰承想,這么短的時間里,健朗謙和的先生竟然去了。
  那時先生已91
歲,可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尚能拎著拐棍,乘車去離家不遠的國家圖書館上班,上下樓梯堅持步行,不用人攙扶。在采訪結束時,我真心實意地對任老說:我們知道您的“三不”規(guī)矩中,第一條就是“不過生日”,可我還是希望在您“茶壽”的時候,再來給您拍專題片,您一定要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過“茶壽”的哲學壽星。任老當場笑著應了。因為“茶”字拆開是一百零八,過“茶壽”是個吉利的話。
  談起他生活中經(jīng)受的磨難和不公平,與許多疾言厲色聲淚俱下的老人相比,任老自有一番沉浮于人世的不以為意,云淡風輕。
  “文革”時,他被下放到河南干校改造。風燈雨屋、繩床瓦灶的生活,寒素不堪,可任老照舊淡然度日。雖然沒有了深澀繁復的學問可做,可誰說一簞食、一瓢飲的居家日子,不是盡含禪意?那段日子里,任老目睹農(nóng)民看病難的生活現(xiàn)狀,他拿著醫(yī)書,在自己的身上練就了針灸絕技,竟也成了大半個赤腳醫(yī)生,醫(yī)好了不少病人,備受鄉(xiāng)人尊敬。人間冷了,人情還是溫的好,世態(tài)炎涼里,任繼愈對世事的婉轉體念,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斜逸而出的一枝白茉莉,在荒原冷雨里,默默地散發(fā)著馨香。我想,先生的這分受之坦然、得之安然的古道熱腸,多半來自于他內(nèi)心的穩(wěn)定和豐富。而這種內(nèi)心的強大,則得益于儒家對人生的清醒、理智的態(tài)度和“我來問道無余說,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禪宗境界。
  1975
,先生從河南干;鼐,長期的改造生活,使他目力有所不逮,回京不久,視網(wǎng)膜竟然脫落。突然間跌入一片黑暗中,先生依然心靜如水。談起那段歲月,任老說:“在上海治眼疾的時候,也不能閑著,我就學盲文,六個點的,我用手指頭摸,認字。”他和一同住院的小盲童結成了忘交,出院后,小盲童用盲文給他寫信,他竟然也能讀懂。
  先生為人處世親和平淡從容,我想,也來自于他對哲學的深悟。哲學是人生的學問,為萬學之母。中國哲學里儒、釋、道的融會,聚合在先生的身上,是對人情世事洞然于心,了然于目。
  我們前去采訪的時候,恰好敦煌研究會幾位學人前去拜望任老先生。幾天前這幾位學人還曾去301
醫(yī)院探望過任老的老友季羨林,他們告訴先生:“8
月初的時候,溫總理去醫(yī)院看望季老,特批季老第二天回北大……”
  任老凝神聽完老友季羨林的近況,便叮囑這幾位學人,要他們轉告季老:“人紀大了,不能因一時高興而大意。”又說,“我現(xiàn)在堅持不在外面吃飯,你們勸他也不要去。”
  對老友季羨林的擔心,其言之切切,情之殷殷,不是一般社交場合的客套,而是深藏著對老友的牽腸掛肚,更沉潛著極深的閱世體念,還有著一位哲學老人的自律自省,讓人佩服至極。
  任繼愈先生不愧是一位學行并重的哲人,他是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回歸于樸。”也許正是因為擁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心態(tài),老人在贈給我的《老子繹讀》上寫道“賈曼學友存”,讓我見之心驚,因為我委實不敢與任老以學友相稱。也許,對任老來說,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面前,每一個學子都是他的學友。
如今,我每每面對任老的題贈,更是見字如見人,讀書做人不敢虛浮。
注:①
任繼愈(1916.4.15—2009.7.11
),山東平原人,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②
作者賈曼,山東電視臺制片人。
19.
開頭第二段寫任老先生“
艱難而又快樂地吐出記憶中的鄉(xiāng)音”
這一細節(jié)有何作用?(4
分)
20.
任老先生為人處世親和平淡從容,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分條概述。(4
分)
21.
對任繼愈先生這樣的文化名人,要寫的角度會有很多,而本文在選材及表達方式上具有怎樣的特點?(4
分)
22.
任老曾定下“
不過生日、不赴宴請、不出全集”
的“
三不”
規(guī)矩,請結合其心態(tài)、學識、修養(yǎng),談談你對這“
三不”
規(guī)矩的看法。(6
分)
參考答案:
19
.(4
分)體現(xiàn)了任老對家鄉(xiāng)的思戀以及對家鄉(xiāng)人的親切情感;增強了紀實作品的真實感;再現(xiàn)老人的音容笑貌,加強了作者對任老的懷念哀悼之情。(一點2
分,寫出兩點得4
分)
20
.(4
分)在下放改造生活貧寒時照舊淡然度日;目睹農(nóng)民看病難便自學醫(yī)術為之醫(yī)病;對自己的眼疾心靜如水治病時學盲文;對老友季羨林的叮囑;把輕學子視為學友。(答對一點1
分,兩點3
分,三點4
分)
21
.(4
分)任繼愈先生是文化名人,但本文沒從學術角度過多論述,而側重于其人生經(jīng)歷和為人處事方面的幾個生活細節(jié)(生活瑣事),(2
分)在敘述描寫中加以適當?shù)氖闱樽h論,(2
分)表達了作者對任老的敬重懷念之情。
22
.(6
分)任老先生的“
三不”
規(guī)矩源于他的從容淡定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源于他內(nèi)心的穩(wěn)定和豐富,得益于儒家對人生的清醒、理智的態(tài)度和禪宗境界;也來自于他對哲學的深悟,儒、釋、道三者的和諧統(tǒng)一。(3
分)
過生日、赴宴請、出全集,對有資歷有地位有名氣之人來講,是當今的一種時髦一種約定俗成,無可厚非,但畢竟也是一種奢侈之風。任老先生以一位哲學老人的自律自省,堅守“
三不”
,體現(xiàn)一位真正對國家對人民做貢獻人所擁有的樸素心態(tài),令人敬重。(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79514.html

相關閱讀:《父親的山岡菊花金黃》閱讀答案
《雪花落在皇城根兒下》閱讀答案
老舍《想北平》閱讀答案
《懷念火柴》閱讀答案
韓少功《草木之情》閱讀答案